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ID:30559077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_第1页
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_第2页
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_第3页
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_第4页
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摘要基于当代科学本质观,科学教育应从偏重于知识传授,转向注重于活动和探究的过程。我认为有效教学应从科学课要贴近儿童生活、创立有效的交流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科学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充满乐趣和享受欢乐。  关键词贴近生活交流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78-02  在一些课堂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作为探究主体的学生只有消极的追随,没有积极的融入;只有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看法;只有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的探究;只有附和

2、式的肯定与赞同,没有追问式的否定与怀疑。我不禁深思,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论述:  一、科学课要贴近儿童生活  1.科学联系生活,从儿童熟悉的现象入手。对于身边的事物儿童是最熟悉的,熟悉的事物中也包含着“深奥”的科学知识,更容易产生观察的兴趣。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精选生活素材,让学生经历生活现象科学化的过程。“民以食为天”5,食物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需品,是儿童每天都接触的。在四年级进行食物单元教学时,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自己家中每天吃的食物进行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对食物探究的好奇心,并对

3、食物等有更全面的感知。在教学中,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普普通通的食物也包含着许多科学信息。  2.有些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将教材加工或重组,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如六年级《物质的变化》单元,这单元包含着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老师可以从学生经常接触的事例入手,饮料(如橙汁和碳酸饮料)是学生喜欢的,制作饮料的过程中包含科学知识,要学生动手制作饮料,让学生亲身经历,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身边是不是还有什么物质变化。  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可以使学生感

4、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你留心去观察,主动探究,科学就在不远处。  二、创立有效的交流氛围  1.创建安全融洽的交流氛围  儿童时期,学生易受环境影响。有的学生在小组探究中有许多发现,在小组中也会交流,但是全班交流就是不说,怕自己说错了,被同学嘲笑。所以教师应该创建一个安全的氛围,如在交流之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如果你说错了被人嘲笑,你有何感受。由于每个人的思维、知识背景等都是不一样的,看法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也可能不准确。往往正确的见解都是在“错”中逐步形成的,只要敢于交流都是好样的。当学生的表述有疑惑时,教师应顺势引导,用

5、揣摩的口吻,引导出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不可将理论强加于他,所谓“强摘的瓜不甜”5。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肯定,才能使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2.学会倾听  “倾听”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认真倾听,才会意识到,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会引发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学生的思维、智力得到了发展。当别人表达不流利的时候,要耐心地给予鼓励,引导学生明白“倾听”也是一个人素质修养的体现。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在说的时候,希望有怎样的听众?  3.有效的交流方法  (1)实

6、事求是。在交流中,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对自己实验结果的不信任,或受从众心理的影响,随意更改数据。久而久之,会影响交流的质量,扼杀学生求实的精神。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实验结果,也让学生明白要如实汇报,才会明白科学道理。科学家在进行实验时,也要经历很多挫折。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或帮忙重做实验,不可否定学生,也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交流的表达方式  有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该允许他们的表达方式多样化,如文字交流,直接展示科学记录本的数据、观察报告等,也可以借助图片或画图的方式,使得有些无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的

7、现象更加具体形象。甚至让学生用动作、声音来克服语言上所不能表达的。我们只有使用各种交流手段,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全面地表达出来。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1)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学生不喜欢提问题和与科学有距离感的现象,我运用写科学小作文这一方法作为学生主

8、动探究的出发点,把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拓展和延伸。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首先让他自己想办法去寻找答案。再根据所写答案去判定学生是否有认真探究,并评出优秀的文章给予奖励。并在班级把优秀的文章与其他同学分享,如“下雨天时,蚂蚁会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