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48031
大小:11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31
《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 摘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当前职教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办学现状,探讨有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十堰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鄂西北模式”的成功经验。该模式为发展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就地培养实用型农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鄂西北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04-03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尽快构建校际、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政产学研优势互补、资源共
2、享、合作育人的机制,实现中职教育跨越式发展。十堰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成功运行经验对其他地区的中职教育发展,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产生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十堰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创建的背景 2010年,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和《十堰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提出“十堰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9基础性公益事业新目标。至此,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特色生态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培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作为加速推进十堰由农业资源大市向农业人才强市转
3、变的重点发展目标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使经济增长模式由依靠劳动者数量型转变到依靠劳动者质量型。 农业职业教育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在这种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政策背景下,学校抢抓机遇,优先部署,明确了“以促进学校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引领全市农业科技发展为导向,按照‘引领创新、支撑产业、主导合作、深化改革、和谐发展’的方针,优化全市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新时期三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的指导思想。按照服务全局、回应社会、推进改革、体现创新的思路,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基本
4、的办学模式,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不断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5月17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由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牵头与县市两级农口部门、科研院所、涉农职业院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等46家成员单位组建了十堰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鄂西北模式”,为实现职业教育发展探索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时明确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9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十堰市地处鄂西北,属山区农业大市,自然条件比较恶劣,集老、少、边、
5、库、贫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特点明显,农业基础薄弱,人均受教育程度不高,高素质的劳动力十分匮乏,多数青壮年劳动力没有一技之长。现有村干部、专业户、留乡青壮年农民、返乡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十分渴望接受系统的农业专业教育,渴望掌握脱贫致富的过硬本领,但因原有涉农学校办学体制机制问题和工学矛盾,他们无法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同时,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我市农业行政部门、科研推广部门、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涉农院校等各方面力量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不能资源共享,职责不能很好地发挥,成果得不到及时的转化利用,服务“三农”的叠加效应较弱。而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有
6、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急需且又留得住的实用人才,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做工不进城”,尽快发家致富,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 十堰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机制研究 2010年4月,十堰市农业局、教育局下发了《关于组建十堰市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这个框架性文件确立了组建职教集团的原则、方式、目标、程序和支持政策,全面启动了十堰市职教集团化改革。 模式内容十堰市职教集团化办学的运作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统筹,龙头带动;校际合作,校企结合;以城带乡,互利共赢”,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一统三分”9发展战略提供更好的
7、智力和人才支持。具体而言,以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为龙头和基地,以龙头学校的品牌专业为纽带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组建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集团的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整体优势,集中精力搭建好四个平台。(1)搭建起农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平台,共同探索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和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2)搭建起人才资源共享平台,让学校教师走向农技推广和生产实践的第一线,让农业科技专家、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走进课堂,实现成员间的人才优势互补。(3)搭建起交流平台,建立集团网站,收集、整理和交流农业职教和科技信息,组织
8、集团成员参加学术交流,共谋事业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