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线包络图分析

影响线包络图分析

ID:30161612

大小:1.4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7

影响线包络图分析_第1页
影响线包络图分析_第2页
影响线包络图分析_第3页
影响线包络图分析_第4页
影响线包络图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线包络图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影响线包络图概述在3跨连续梁施加移动荷载(标准车辆荷载)时,根据影响线估算出各截面的最大截面力,查看产生最大截面力的移动荷载的位置。Ø材料混凝土设计标准抗压强度:270kgf/cm2Ø截面形状:实腹长方形截面形状:BxH=3000x1000mmØ荷载1.标准移动荷载:QC-202.支座沉降:1.0cm图13.1分析模型(单位m)设定基本环境打开新文件以‘活荷载.mgb’为名保存。单位体系为设置为‘m’和‘tonf’。文件/新文件文件/保存(活荷载)工具/单位体系长度>m;力>tonf¿图13.2设定单位体系设定结构类型为X-Z平面。模型/结构类型结构类型>X-Z平面¿定义材料以及截

2、面连续梁的材料选择混凝土(设计标准抗压强度270kgf/cm2),输入截面数据。模型/特性/材料材料号(1);类型>混凝土规范>GB-Civil(RC);数据库>30¿模型/特性/截面数据/用户截面号(1);名称(长方形)截面形状>实腹长方形截面;用户H(1);B(3)¿图13.3定义材料图13.4定义截面建立单元首先输入节点,然后用扩展单元功能建立连续梁。正面,捕捉点(关)捕捉轴线(关)捕捉节点(开)捕捉单元(开)自动对齐(开)节点号(开)模型/节点/建立节点坐标(0,0,0)¿模型/单元/扩展单元全选扩展类型>节点à线单元单元属性>单元类型>梁单元材料>1:30;截面>1:长方

3、形;Beta角(0)一般类型>复制和移动;移动和复制>等间距dx,dy,dz(35/14,0,0);复制次数(14)¿图13.5建立连续梁输入边界条件输入连续梁的支承条件。模型/边界条件/一般支承单选(节点:5)选择>添加;支承条件类型>D-All(开)¿单选(节点:1,11,15);选择>添加支承条件类型>Dy(开),Dz(开)¿显示边界条件>一般支承(开)¿图13.6输入支承条件输入荷载输入移动荷载²关于移动荷载分析的详细事项参考用户手册的“关于桥梁结构的移动荷载分析”部分为了计算移动荷载产生的内力,首先应画出影响线。要画出影响线,应先输入车道。根据跨径(L)的不同以下面的公式

4、计算出各跨径的冲击系数(impactfactor),然后在定义车道时一起输入。本例题为不同跨径的连续梁,不同跨径的冲击系数要区分开来。i=冲击系数²在选择>两点时,可用鼠标编辑功能输入坐标,首先在输入栏(图13.7的部分)单击鼠标。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移动荷载规范>china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道;车道名称(L1);偏心距离(0)桥梁跨度(10);选择>两点>(1,5)8桥梁跨度(15);选择>两点>(5,11)8桥梁跨度(10);选择>两点>(11,15)8图13.7定义车道移动荷载(标准车辆荷载:QC-20)利用程序里内嵌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来输入。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5、>车辆规范名称>中国公路桥梁荷载(JTJ001-97)荷载名称>QC-20¿图13.8定义移动荷载定义车辆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等级;车辆组名称(QC-20)车辆荷载>QC-20选择的荷载¿图13.9定义车两组定义移动荷载工况。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移动荷载工况;荷载工况名称(MV);车辆组>VL:QC-20;VC:QC-20;系数(1)加载的最小车道数(1)加载的最多车道数(1)分配车道>车道列表>L1选择的车道¿图13.10输入移动荷载工况运行结构分析运行结构分析。分析/运行分析查看分析结果查看影响线在第二个支座(节点5),查看对反力的影响线。结果/影响线/反力标准

6、视图车道/车道面>L1;节点号(5)8;放大系数(2)反力>FZ¿图13.11在节点5对反力的影响线图查看单元4(j端)对弯矩的影响线。结果/影响线/梁单元内力节点号(关),单元号(开)车道/车道面>L1;单元号(4)8;放大系数(2)位置>j端;内力>My¿图13.12构件4(j端)的弯矩产生的影响线移动荷载引起的内力查看连续梁的移动荷载产生的负(-)弯矩。结果/内力/梁单元内力图正面,单元号(关)荷载工况/荷载组合>MVmin:MV;内力>My显示选择>5点;线涂色;系数(2)显示类型>等值线(开),数值(开)数值小数点以下位数(1);指数型(关);最大和最小值>最大绝对值显示

7、角度(开)(0);适用于选择确认(关)¿输出位置>全部(开)图13.13移动荷载引起的负弯矩图在图13.13中可以看出移动荷载作用下单元4的j端(节点5)产生最大的负弯矩。此时可以确认出移动荷载的加载位置。移动荷载的加载位置是根据影响线决定,在图13.14的对弯矩的影响线图中可以确认诱发最大负弯矩的移动荷载加载位置。结果/移动荷载追踪器/梁单元内力单元号(开)移动荷载>MVmin:MV;单元号(4)8放大系数(2);位置>j;内力>My显示类型>等值线(开),荷载(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