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025857
大小:70.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6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有磁性;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2、能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是否相同;自行设计并用多种方法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3、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探究磁铁的性质。三、教学难点: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四、教学准备:1、观察演示用: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多媒体课件。2、分组实验用:磁铁、铁钥匙、回形针、铁钉、
2、火柴、塑料尺、纸片、小钢珠、吸管、粉笔、铁片、装书钉、小车、水槽(里面有2/3的水)五、教学过程:(一)、激趣(游戏)导入1、游戏。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吗?现在老师就让大家玩一个游戏:让一辆小车(铁制)隔着物体沿着一定的线路走,看看那个小组先完成任务。2、隔着物体怎样让小车(铁制)走,想一想,利用什么方法?联系生活实际。3、师:对!要用到磁铁。磁铁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远,实际上它就在我们身边。中国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发现了磁石的存在,用磁石做成指南针指示方向在中国历代一直被使用着,成为中国对世界文化有重大影响的四大发
3、明之一。现如今磁铁的应用更是广泛。磁铁有哪些性质?本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磁铁,并探究磁铁的磁性,引出课题《有趣的磁铁》。(二)、新授一、认识磁铁(磁铁的形状、取名)1、出示一些常用的各种形状的磁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我们常见的各种形状的磁铁。(课件出示)2、让学生说说磁铁的形状。(U形、条形、环形、蹄形、、、、、、)3、根据磁铁的形状给磁铁取名字。(课件出示各种磁铁的名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圆形磁铁、棒形磁铁等)4、上面所出示的磁铁虽然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同之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
4、下,说说看。。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认识磁铁具有磁性。1、师:盒子里有好多物体,把这些物体一一取出来,注意轻拿轻放,我们先是推测磁铁能吸引其中的哪些物体,然后通过磁铁来吸一一验证。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3、进行交流、汇报各小组的探究情况。4、进一步引导出实验结论,师:通过这个探究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磁铁能吸引什么一类材料的物体?(课件出示)实验结论: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三、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1、师:磁铁具有磁性,磁铁各部分
5、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师生小结:条形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极,它有两个磁极。课件展示:磁铁两端磁性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称为北极(N极),一端称为南极(S极)。磁铁两极磁性强,中间磁性弱。四、探究磁铁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磁极相互吸引。每组两辆装有一块条形磁铁的小车,颜色相同的磁铁称为同性磁极,颜色不同的磁极称为异性磁极。实验探究先猜测,后实验验证。实验中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的操作并让学生注意总结。多媒体展示: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磁极相互吸引。五、总结磁铁
6、的性质分组讨论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如磁悬浮列车、我们教室里的磁性黑板、电冰箱的门、电脑中的硬盘等。)修改说明:本次修改在教学实际中,对原来的教学设计的补充和更改,使其更符合科学课教学的流程及学生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提示下能够对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所理解或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从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种方式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解放了老师,增加了交流空间。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教学反思:1.学生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7、心。好奇心是培养科学兴趣最好的心理基础。这节课通过“游戏”,亲自动手实验、小组讨论交流,激发起学生科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逐步形成对科学的兴趣和探求的愿望。较好地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2.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科学课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所以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使他们发挥智力,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这节课中,在实验、讨论、交流中,我走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由传授者转变为合作者与参与者,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3.“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
8、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过去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实验学生看,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其心理发展受到遏制,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学是单一地把目标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更大程度地把知识融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这节课教学中,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交流、实验,让学生操作,提出问题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自由发现、猜想、实验,使思维、情感等得到有效的发展。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