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李-灭苦手册

阿姜李-灭苦手册

ID:29998783

大小:6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5

阿姜李-灭苦手册_第1页
阿姜李-灭苦手册_第2页
阿姜李-灭苦手册_第3页
阿姜李-灭苦手册_第4页
阿姜李-灭苦手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姜李-灭苦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阿姜李:灭苦手册三篇短文[英译]坦尼沙罗比丘[中译]良稹HandbookfortheReliefofSufferingThreeEssaysTranslatedbyThanissaroBhikkhu  目录引言解脱苦痛人类价值佛教之道 引言 阿姜李1959年年底住院时撰写了这三篇短文,一年多后便去世了。文章以铺叙甚少的纲要形式写成,这是他后期文字的典型风格。他的写作目的,似乎是为了留给住院病人在治疗期间,作为精神食粮细细思考。尽管表达方式对其它宗教有兼容性,但基本要点完全来自于佛教。第一篇短文对两类病症的解说,遵循佛陀觉悟时获得的中心洞见:当下

2、事件的发生,同时由旧业(业乃指有动机的行为)与现业所构造。第二篇短文中关于人类价值的四原则,对治的是佛陀曾予以警戒的建立在以下四个基础上的偏见(agatis四不善),它们是:(1)喜好与欲望;(2)厌恶与嗔怒;(3)痴迷;(4)畏惧。第三篇短文──《佛教之道》,是对佛陀的教导所作的提纲挈领式的讲述。其依据一是《教诫波罗提木叉偈》中的短句,该经是佛陀说法之初1250名阿罗汉弟子传播他的教导时对他们讲述的;二是对一个佛教基本概念──造作[行]──的分析,其意为[造作]的力量、塑造过程、以及和合而成的事物。对两种造作形式的分析──世间层次与法的层次─

3、─为阿姜李的独解,它来自对两个巴利复合词语sankhara-loka[行世]与sankhara-dhamma[行法]的泰式解读。从巴利语法角度,sankhara[行,造作]在两个词语中的作用都是形容词:第一个复合词语意指造作而成的世界,第二个词语指的是作为现象本身的造作。这两个复合词直接为泰语吸收,但因为泰语把形容词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于是阿姜李把世与法解释为修饰造作的形容词,因此对两个词汇作了新解。他对于第五蕴,识蕴的理解有异于多数学者的解释,也颇具意味。除此之外,他所讲解的内容都是标准式的,其要点构成了对巴利经典中佛陀教导的方便概述。 英

4、译者 坦尼沙罗尊者美国上座部慈林寺 第一篇: 解脱苦痛  疾病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升起,可以有两种方式:1.物质元素为因(dhatu-samutthana,界生)2.业力为因(kamma-samutthana,业生) 1.物质元素为因:是指由五种物质元素(dhatu,界)失调造成的物质性疾病。这五种物质元素是:(1)地:身体当中固体的部分,比如骨胳、肌肉、皮肤等。(2)水:液体的部分,比如唾液、黏液、血液等等。(3)火:体内的暖意。(4)风:在体内来回动的力量,例如呼吸。(5)空间:全身各处的空隙部位,体内各种元素在其中混合、起作用。这些包括:耳道

5、、鼻腔、口腔、皮肤毛孔等。当这些元素受到激发或处于不平衡时,为疾病升起打开了一类缺口,称为界生(dhatu-samutthana)。 2.业力为因:是指缘起于业心(kamma-citta)或者说是心理动作的疾病,心对一些刺激性或者不良的主题攀缘不放。随着我们对这些事想得越多,心的力量会虚弱起来,使心动荡、不平衡,疾病得以升起。 有两种对治的办法──不过在治疗之前,我们应当首先自我检查,看看它们是怎么来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对治它们。对治的两种办法是:1.药物治疗:由各种化学成分组成的药物,可以使体内的元素恢复平衡,使我们的痛与病得以减少或者完全

6、消失。2.佛法治疗:有赖于我们自己改进自己,把心转向善良、有价值、明智的主题。例如,我们也许可以发愿做几件善事,比如以某种形式供养僧食、以某种形式出家持戒、资助造某一种姿势的佛像、或者以某种方式诵经坐禅。在某些情形下,当心里有好的动机升起时,我们会有喜乐感、开放感,它会给心带来能量、给身体带来力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减轻已经升起的任何病症。 另外几点供病人与治病的医生思考:我们生病时,自己的责任是,自我检查,找找病因。假如我们自己不能够了解,就应当去找那些了解并且愿意指点我们的人。譬如他们也许会告诉我们,我们生的这种病应当用药物治疗。我们于

7、是应该找医生,让他或她有机会舒解我们的痛苦。一旦得到医生的建议,我们有两个责任:1.听从医生的嘱咐。2.给医生完全的自由,让他或她看怎么合适就怎么治。 我们不需要担忧自己会康复还是死亡。那是医生的责任。我们有一个责任,那就是照顾自己的心──使心无病,把心转向善良、善巧的主题,增强心力,来帮助照顾我们的医生。当医生与病人这样相互帮助时,谁也不会给对方添加负担。医生有治疗我们身体的自由,我们在心的范畴之内有自由,这样我们就会有机会减少痛苦。即使我们死去,自己和医生双方都已经尽了力,医生照顾我们的身体尽了力,我们照顾自己的心也尽了力。即使我们死了,也

8、没有损失;我们有自己内在的功德可以带着走。因此,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治疗疾病时,才可以说,我们用了两种疗法:药物疗法,这是医生的事;佛法疗法,这是我们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