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700311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2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训练2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 )A.推行郡国并行制B.强化君主专制C.加强中央集权D.解决土地兼并解析:本题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推恩分子弟”“实分其国”等,可知是要解决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A项偏离材料主旨,故错误,B、D两项与材料无关。答案:C2.汉武帝先后以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裙带亲戚统大军驰骋塞外,后又下遗
2、诏以霍去病之弟霍光辅政,他宁可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肯信任同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同姓因血缘关系难以服众B.卫青、霍去病等才干超群C.同姓王发动“七国之乱”,中央对其失去信任D.同姓王主要负责地方管理解析:汉初大封同姓王使王国对中央政权造成严重威胁,“七国之乱”使同姓王失去了中央和皇帝的信任,故选C。答案:C3.有学者指出:“汉朝的察举制度经董仲舒等人努力,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但不能到原籍担任地方官。”下列对“不能到原籍担任地方官”这一举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削弱了宗族势力的影响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
3、避免了地方派系的形成D.体现了政府是“天下人”的政府的观念解析:经过察举制选用到中央的人才不能回到原籍做官,能够有效地避免宗族势力对地方政权的影响,避免出现地方派系,从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的表述不符合当时“家天下”的实际。答案:D4.史载:“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以前)司察之而已。”材料反映的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管理地方行政B.监察地方官员C.掌管地方军事D.掌管地方财政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汉季……刺史总统诸郡”,由此判断选A。答案:A5.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
4、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B.三省相互牵制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D.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和所学史实,可知唐朝皇帝的最终决策要受到三省的影响,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答案:D6.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
5、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解析:由表格中出身“平民”“贫寒家庭”的进士比例可以看出,科举制促进了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扩大了官吏来源,有利于巩固统治。答案:C7.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的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他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材料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唐朝的中书省、宋朝的通判B.唐朝的门下省、宋朝的通判C.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解析:
6、材料中“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牵制,三省中尚书省负责行政执行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颁发政令。“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体现了监察的职能,北宋的通判负责监督,元朝的行中书省是行政机构。答案:B8.“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法宝”核心的是( )A.在边疆设立军镇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和官员之间相互牵制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解析:从“防范”“制约”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法宝”的核心是通过各个部门、官员之
7、间的相互牵制来防患于未然,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B项。A项是唐朝实行的;C、D两项是“法宝”的具体体现。答案:B9.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体现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下面对这一特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皇权高度强化B.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相结合C.皇权独尊与世袭D.具有明显的人治色彩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的政治。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材料认为皇帝是和士大夫“治天下”,而不是与百姓“治天下”。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D与题意不符。答案:B10.古代中国自秦以来形成了三个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朝参”——决
8、策军国大事;由“三公”或地位相当于“三公”的大臣主持的“集议”——通过并执行议案;“谏议”——谏臣要拿出提案供皇帝和中央决策时参考。“朝参”“集议”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