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导学案 青岛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导学案 青岛版

ID:29603142

大小:148.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1

八年级数学上册《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导学案 青岛版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导学案 青岛版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导学案 青岛版_第3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导学案 青岛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册《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导学案 青岛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导学案青岛版学习目标:1、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能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够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重难点:重点:1、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2、能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1、能够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能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情境思考:•C如图所示,公路AB附近有两个村庄C,D,要在公路边建一个车站,为了方便起见,要求这个车站到两个村庄的距离相等,你能找出这个车站吗?•DBA二、探究新知(一)探究知识一1

2、、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第8页:实验与探究,第9页交流与发现2、成果交流,归纳提升A:(1)于线段,并且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是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是B: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的距离.EMA3、应用:如图1: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是MN上一点,则EA与E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B答:ON因为所以图1.EA4、练习:(1)、如图2:在直角三角形中∠C=900,DE是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则DA=________为什么?如果CD=1cm,BD=2cm,则AC=_____cm.DlBC图2.ABMN(2)如图3: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交AB于点N,M为

3、直线l上任一点,若AB=2cm,△MAB的周长为10cm,则MA=_________cm(二)探究二:能够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图3.我们能用折叠的方法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还可以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怎么做呢?请你自学第9页例题并尝试做一做。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作法:(1)(2)你能用折叠的方法验证上面尺规作图的正确吗?巩固练习:课本P9练习第1题课本P10习题A组第1、2题三、巩固与拓展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坐标为(0,4),B坐标为(6,0).那么线段OA与OB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的坐标为()2、已知:线段AB及一点P,PA=P

4、B,则点P在上。3、已知:如图,∠BAC=1200,AB=AC,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则∠ADC=。4、△ABC中,∠A=500,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DBC的度数。5、△ABC中,DE、FG分别是边AB、AC垂直平分线,则∠B∠BAE,∠C∠GAF,若∠BAC=1260,则∠EAG=。6、如图,△ABC中,AB=AC=17,BC=16,DE垂直平分AB,则△BCD的周长是。7、如图所示,已知等腰△ABC,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于D,且AB=AC=8,BC=6,求△BDC的周长。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并与同学交流。五当堂测试

5、A:夯实基础: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垂直并且一条的直线,称为这条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到这条线段两个的距离。2.在△ABC中,AB=A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相交于E点,且△BCE的周长为10cm,则BC=______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1)与线段垂直的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过线段中点的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平面上存在一点P,它到长度为4厘米的线段的两端点的距离可以同时为2厘米,也可以同时为5厘米。A、0个B、1个C、2个D、3个4.若点P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且PA=3厘米,

6、则PB=厘米,AB6厘米(填“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或等于”)5、如图5,点A,B是两家大型工业企业,现要建一座水电站,向这两家企业输送电力资源,问:电站建在哪里才能使送电量相同?•A•B图5B:能力提高3.如图6,在△ABC中,AB=AC=1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如果,BC=10cm,那么△BCD的周长是cmADCB图6五.自我评价项目等级ABCD掌握知识的情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自己一句鼓励的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