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88656
大小:192.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1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4《诗经》两首(练)(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经》两首1.下列句子使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答案】C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下列字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体无咎言 夙兴夜寐嗜草乘彼垝垣B.糜室劳矣 矛戟 彤管踟蹰C.自我徂尔 有炜 洵美 于嗟鸠兮D.泣涕涟涟 送子涉骐 晏晏 帏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常用字字形。A.“嗜”应为“蓍”;B.“糜”应为“靡”;D.“骐”应为“淇”。考点:识记并正确书
2、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mánɡ)静女其姝(shū)修我矛戟(qǐ)B.静女其娈(luán)乘彼垝垣(ɡuǐ)与子同泽(zé)C.夙兴夜寐(sù)隰则有泮(pàn)贻我彤管(yí)D.洵美且异(xún)无与士耽(dān)渐车帏裳(chán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常用字字音。“氓”应读“ménɡ”,“戟”应读“jǐ”。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芣苢①采采
3、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4.《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1分)【答案】赋(本答案具有唯一性,凡不答“赋”者皆不得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学常识。所谓“赋”,即是叙事,夸张
4、繁复地叙事。本诗对于妇女们采集芣苢这件事,反复地重章叠句的叙述,所以是“赋”。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请简要说明采集野菜的过程。(2分)【答案】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只要涉及相关动词或动作的变换即可得分。仅答其他内容不得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前人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答案】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
5、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劳动、唱歌、欢快是答案的三个要点,只要答出这三个要点的意思即给满分,要点不全者酌情减1-2分,与这三个要点无关的回答不得分)【解析】试题分析:《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的动作写出了采集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美文赏析美丽《诗经》鲍鹏山《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6、。《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
7、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
8、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做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