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_教案

咬文嚼字_教案

ID:29534037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0

咬文嚼字_教案_第1页
咬文嚼字_教案_第2页
咬文嚼字_教案_第3页
咬文嚼字_教案_第4页
咬文嚼字_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_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咬文嚼字教案【教学目的】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借鉴吸收。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和步骤】一、导语设计:一提到“咬文嚼字”,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介绍作者:朱光潜,现代美学

2、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诗论》、《谈美书简》等。其中《谈美书简》我们是应该读一读的。三、解题:请学生把课前预习查到的“咬文嚼字”意思说出来:“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

3、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这不是一个好词,贬义。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昨天让大家预习了,请一位同学把你划出相关的内容说出来,并告诉大家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其他同学补充)。明确: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

4、学生齐读第三段)。在朱先生看来,“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咀嚼揣摩呢?从第八段第一句话“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可以看出,作者是用例证法说明道理的。请大家先阅读1-5段,看作者举了哪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五个例子,我们一个个来看,看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一)分析第一个例子: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学生自己读如下句子: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你是你

5、是……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④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是个好不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⑤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学生读后谈谈感受,教师明确: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已经变化。而且“你这……”一般都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表示强烈的情感,因而也一般用于骂人时,所以郭沫若后来改的句子不仅不通,意思也不对。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第四个例子,“是”表假定语气,“这”则没有。

6、因此咬文嚼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滥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你这”表示坚决的判断﹑极端的憎恶﹑强烈的情感,“你是”不带情感判断。“你是个好小子。”——假定语气。“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结构不同,不合逻辑。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句式不同,不同意味。(二)分析第二个例子: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学生回

7、答。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分析的,明确: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但必须补充一些“情境”材料,因为这里不可以仅用“意味”“情感”来解释。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终不

8、能复入石矣”。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不可刻意简洁的。这谈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