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24769
大小:4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0
《提高教科研活动组织者教科研能力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4.06---2014.07)。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和教学骨干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课题组成员管理及业务能力都较强,学校全力支持课题的开展。2、收集问题,进行调研,确立教研活动研究专题。专题确立前,我们让老师常常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周让各学科教研组长将这些问题搜集起来,各学科依据各年级段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平时班子听课中的发现,选取典型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研究专题。3、制定研究方案接下来,课题组成员一起查阅资料
2、,分析、确定研究思路,指导各教研组长制定实施方案。(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4.09-----2015.07)1、完善本校制度,加强学习,保障教研有效性(1)、为了保证本校教研的顺利、有序进行,增强实效性,我本校着以“教师、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页.的原则,在本校教研开展过程中,我校逐步建立、完善了各种本校教研制度。例如:先后制定和实施了《本校教研实施方案》,《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研组考核制度》,《中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拜师帮扶制度》,《优质课评比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集体备课制度》
3、,《听评课制度》,《本校教研奖励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等。另外也制定出本校教研的评价办法,即:1、每学期根据各教研组开展研究、上交材料及取得的成绩方面,评比出“优秀教研组”和“先进教研个人”。2、加强了集体备课的有效管理。3、实行教研组活动主题制。在学期初,要求各教研组结合组内实际,制定组内主题式研究计划,有效开展教学研究。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创新教研组活动形式,促使“本校教研”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2)、学校还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个人专业成长档案夹。汇聚了教师个人学历进修、获奖、发表论文、专
4、题研究、综合考评等内容,激发了教师个人成才的动机。(3)、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并及时借鉴他人的先进方法,是我校本校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来,学校先后派6名领导到外地学习、观摩;学校几乎每年都让每位教师有机会参加区内的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后的教师,在每次周前会和教研活动时都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培训所得与各位教师分享,从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驾护航。(4)学习名师的优秀案例。一个案例,就是一面镜子。借用优秀的教育案例,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少走弯路,早日成功。为此,每年学校都买来一些优秀教
5、育教学案例光盘,以“科研快餐”页.的形式,组织教师观看,并进行讨论评析、对照研究,通过解读成功人士的教育教学理念、精彩和成功之精华,汲取营养,分享成果,找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启迪智慧,提升思想理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2、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促进本校教研有效性要提高本校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根本的是要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形成教学研究的内驱力与教研组的群体合力,必须“聚集课堂”,从小问题中探究出真问题。两年多来,我校每学期都以二期“工程”复评工作为契机,以开展小专题研究为载体,带
6、领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开展了“同课异构”、“说、讲、评”、研讨课、“优质课”评比及评课等活动。①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选取同一内容,结合自己年级组或教研组确定的小专题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虽说是同一个年级的相同内容的课,确立的小专题也相同,但由于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不同,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同,平时对学生训练的不同等,因此,每位教师向我们展示的课也各不相同,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三课”活动中,教师通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使教师的课堂教
7、学与教学设计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水乳交融的效果;“优质课“页.评比活动中,教师们通过集体评课、反思,汲取了前两轮课中的优点,改进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每位老师的课都几乎有不同的闪光点,真正体现了本年级专题研究的训练重点。②开展示范课活动。我校主管教学领导带头上示范课,为二期“工程”的复评和专题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③开展研讨课活动。学校引领教师紧紧围绕年级组小专题开展说、讲、评活动。研讨的目的是实实在在地改变课堂。我们遵循“教学设计—研讨反馈—调整设计”的原则,组织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由第一位教师授课后
8、,组内教师坐到一起,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二度备课,对集体研讨的成果做出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然后,再由第二位教师在其所在的班级实施教学,新的问题又产生后,大家再集中起来,交流互动、陈述意见、进行反思,到第三位教师课结束时,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理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