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365701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㈠本框的主要内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人教版第四模块《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第一框。本框共有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实践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三大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㈡本框在全书中的地位生活是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的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
2、是改造世界。无论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可见,生活与实践是我们进入哲学殿堂、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途径,是哲学的重要的基本的观点。因此,学好本框不仅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点和本质特征,实现全书的教学目的,在全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综合分析的能力。但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很有
3、限,对实践活动、实践主体等认识不多,这对于他们理解本课的基本观点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教学设计思想1、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各种小栏目(如毛泽东格言)、身边典型事例(如冥王星降级)、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学生例举),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构建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2、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针对高中生思想活动
4、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对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采取讨论、案例分析、演绎归纳、分析比较等教学方法和发现学习、比较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构建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能力。3、注意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新旧知识的联络点,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认真研究电教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时机,适当适时选用多媒体等
5、直观教学手段,包括图片、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创设情景,给予刺激,引起注意,激发兴趣,扩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课程资源,增强教学效果。4、突破难点的设计思想。本框难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突破这个难点主要采用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绎归纳法、分析比较法和发现、比较、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通过“文字、逻辑上分析讲解”“身边事例多媒体展示”“一、二特征比较”三个阶段,化难为易,实现为学生对“主观能动性”的理解升华,增强教学效果。5、重点突出设计思想。本框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突出这
6、个重点,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演绎归纳法和发现、比较、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首先,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同学们交流课前做的家乡环境情况调查,得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然后通过多媒体材料展示“科学输血发现过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加深理解;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冥王星的发现到降级的过程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巩固新课、强化认识,突出本框重点。四、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2、理解;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3、分析:⑴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
7、与以上观点的不同。⑵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㈡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征在教材中对实践的含义除了给出含义外只是略
8、作解释。以此为据还不能完全把握实践的内容。因此在只有深入理解实践的基本特征,才能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在实践的三个特点中,“客观物质性”与“社会历史性”都不是实践所独有的性质,不能充分体现实践的根本特点,只有“主观能动性”最能体现实践的本质。因此,把“主观能动性”作为重点和难点,着重加以分析以便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阐明实践是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