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69556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7
《鲍子鼎铭文考释商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鲍子鼎铭文考释商兑袁金平摘要:新见鲍子鼎铭内容十分重要,学者们已经给出了很好的考释意见。本文在诸家研究基础上,对铭中“君”、“及”的用法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君”当读为“引”,训长,“寿引毋死”为祈寿嘏辞;“及”在铭文中用做并列连词,并就相关金文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关键词:鲍子鼎;铭文;君;及《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2期刊发了吴镇烽先生所撰《鲍子鼎铭文考释》一文(以下简称“吴文”),介绍了一件2007年4月发现于西安的春秋晚期齐国鲍子铜鼎。该鼎内壁铸铭文45字(包括重文3),内容非常重要,吴先生的考释
2、亦十分精彩,后侯乃峰、程燕两位先生又有所补释①。拜读后,有一些不同意见,在这里提出来向诸位先生请教。根据吴文,将鼎铭释文转写如下(采用宽式):鲍子作媵,仲匋姒其获皇男子,勿或阑已,它它熙熙,男女无期;仲匋姒及子思,其寿君毋死,保而兄弟,子孙孙永保用。一、“寿君毋死”之“君”吴文指出,“君,用在此比较费解。金文中常见的是‘用祈寿老母(毋)死’(镈)”,“(君)只能是指子思的父母,也就是仲匋姒的舅姑。‘其寿君毋死’当是希冀仲匋姒的舅姑(公婆)长寿不老”。很显然,吴先生将此铭中的“君”理解作名词,为父母之称。
3、侯文认为此说可信,并有所阐发。假若“君”为“舅姑”说成立,就必须承认“舅姑”当时尚健在,否则所谓“毋死”的祈寿语则无所依托。陈英杰先生曾对两周金文中“君”的用法做过详尽考察,根据其考察结论可知,“君”可以指称丈夫或已逝先人等相关亲属,然而可以指称出嫁女子健在“舅姑”的用例至今尚未发现,侯文中所提及的三条铭文也都存在较大疑问②。“君”指称“舅姑”一说目前在金文资料中得不到任何确证。另外,侯文还提到《尔雅·释亲》中关于“舅姑”的解释,认为铭文中的“君”“似可视为‘君舅、君姑’之省称”。此说可商。据《尔雅》,
4、“君舅、君姑”为古时女子称健在公婆之语,典籍常省作“舅、姑”(汉时或称“公、威”),似未见省作“君”者。春秋早期器晋姜鼎铭(《集成》2826)云:“余唯司朕先姑君晋邦”,该铭中“先姑君”从形式上看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已故去的姑舅”,目前学者们对此的理解虽存有分歧,或云“君”作动词,意为治理③,或谓“先姑”是晋姜的婆母,“先君”是其夫④,但未将“君”理解作“舅姑”或“舅”则是一致的。因此,吴文、侯文认定鲍子鼎铭“寿君毋死”之“君”是指“子思的父母,仲匋姒的舅姑”的看法,目前来说是站不住脚的。其实,“寿君毋死
5、”与金文习见的“寿老”、“寿考”、“眉寿”等语是属于同样性质的祈寿嘏辞。吴文中所提到的镈(《集成》271)亦为春秋时齐国鲍氏之制器,其铭云“用祈寿老毋死,保吾兄弟”,与鲍子鼎铭用语上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寿君毋死”之“君”与“寿老毋死”之“老”语法位置相当,其语义及其功能也应相类,“寿君”当与“寿老”同意。夆叔盘铭(《集成》10163)“寿老无期”,意思也与之近似。“君”当读为“引”,训长。“引”训长,为典籍常诂,不烦赘举。《说文·口部》:“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段注:“尹亦声。”或认为“(
6、君)从尹,加口为分化符号,尹亦声”⑤。“君”从“尹”得声,向无异议。尹,喻纽文部;引,喻纽真部,二字古音声同韵亦通⑥。《易·萃》:“引吉。”“引”,马王堆汉墓帛书本作“尹”。典籍中亦见“寿引”之例,如《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得天地泰者,其寿引而长。”⑦因此,“寿君(引)毋死”是作器者为“仲匋姒及子思”祈寿之语,而非如吴文、侯文所言为仲匋姒的舅姑所作。二、铭文中“及”的用法“及”,铭文中原作“”,二字异体。目前学者们对于该铭“及”性质的认识颇不一致,上述程文对此已有很好归纳,此不赘述。论者多将其与邿子姜
7、首盘(或称公典盘)铭“及”相联系,其铭云:1、邿子姜首及邿公典,为其盥盘。(《新收》1043)此“及”对于理解盘铭意义及其自身定名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程文认为此二“及”用法相同,允为卓识。其实早在此前,李家浩先生在对益余敦铭进行考释时就已经将邿子姜首盘铭“及”联系起来讨论了。益余敦铭云:2、邵翏公之孙益余及陈叔妫,为其膳敦。李先生谓:“过去人们对盘铭(引者按,即邿子姜首盘铭)开头一句不得其解,现今把它与益余敦铭文‘邵翏公之孙益余及陈叔妫为其膳敦’句对照,不难看出‘及’所连接的‘邿子姜首’和‘邿公典’都
8、是人名,前者是后者的妻子。这件铜盘是邿子姜首以她和丈夫邿公典的名义制作的,与益余敦的情况刚好相反。”⑧李先生在这里虽未明确指出“及”的语言学用法,但将两例形式类似的铭文进行有效对比的做法无疑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我们认为,邿子姜首盘、益余敦以及鲍子鼎铭中“及”的用法相同,均用作并列连词,相当于“和”、“与”,连接两个并列的名词主语⑨。此类用法的“及”再如:3、郑登伯及叔作宝鼎,其子子孙孙永宝用。(郑登伯鼎,《集成》2536)很显然,上揭三例铭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