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831020
大小:20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4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随堂跟踪训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4讲生态工程(选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工程1.(2015·洛阳模拟)中华鲟濒临灭绝,利用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人工繁殖中华鲟鱼苗的原理如下:鲟鱼产生的氨氮,被植物吸收;植物释放的氧气在封闭的车间里形成“氧吧”,供鲟鱼生存;投放一些能取食鲟鱼粪便的花鲢;以石头作载体繁育微生物,调节水中酸碱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中华鲟生态养殖池设计利用了生态学的________原理。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不用换水,每天只需补充一点蒸发水,池底干干净净,所有生物正常生存,说明生态池具有________能力。(2)花鲢主要吃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也以浮游植物等作为食物。花鲢作为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_______。(3)以下是该生
2、态池中碳元素的转化途径,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整。(4)刺激中华鲟每年都从海洋洄游到长江产卵的外界因素有水温、盐度等,这类信息类型属于________。建立中华鲟生态养殖基地,提供和改善中华鲟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中华鲟种群的________,从生态学角度讲,是为了保护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1)中华鲟生态养殖池实现了物质循环往复、分层多级利用,从而达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是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建造起来的。生态池能进行自我净化,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花鲢摄食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
3、者;花鲢还取食鲟鱼的粪便,属于分解者。(3)图中缺少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花鲢摄取浮游植物和摄取鲟鱼的粪便等过程。(4)水温和盐度属于物理信息,改善中华鲟的生存环境从本质上是提高中华鲟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从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 自我调节(2)消费者和分解者(3)如图所示(4)物理信息 环境容纳量(数量) 生物多样性2.(2015·肇庆模拟)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1)列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分解者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2)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4)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5)该生态工程突出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这个基本原理。[解析] (1)分解者是以分解有机物质为生的异养微生物或动物。由图示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分解者是蚯蚓、苍蝇、细菌。(2)④、⑤途径运用生态学原理可充分地利用垃圾中的物质,即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明显优
5、于③途径燃烧。(3)甲烷杆菌为原核生物,而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甲烷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4)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将生活垃圾分类包装,以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5)从图示看出该生态工程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这个基本原理。[答案] (1)蚯蚓、苍蝇、细菌(微生物)(2)④、⑤途径可以充分地利用垃圾中的物质(对物质的多级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3)甲烷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4)将生活垃圾分类包装(5)物质循环再生3.(2015·宿迁质检)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如图所示
6、。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体性原理和系统性与工程学原理等。(2)该生态工程能将蚕沙、蔗叶、滤泥等变成鱼类的饵料,塘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甘蔗、桑的光合作用提供无机营养,这一过程不但实现了废弃物的________,而且体现了________的“循环经济”原则。(3)蚕沙是蚕食桑叶后排泄出来的粪便,蚕沙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上等的肥料,也是猪、鱼、羊的理想饲料。某种鱼专以蚕沙为食,假设某一时间段蚕从上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1.5×105kJ,那么这部分能量最
7、多有________kJ被这种鱼所同化。(4)该生态系统向外输出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5)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________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6)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改造前的传统耕作方式比较,主要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2)资源化 生态经济(3)0 (4)蚕丝、鱼、糖等(5)抵抗力 (6)减轻水患、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等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