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63311
大小:1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传说在开垦宜兰之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傳說在開墾宜蘭之初,漢人與原住民兩方人馬爭戰時,有馬匹跌落橋下而亡,所以就稱為跌死馬橋。還有人說過去這座拱橋仍是用木造的,因為天雨路滑,所以曾有馬匹再經過這一座橋的時候摔下河床,因此大家就稱這一做橋為「跌死馬橋」,希望提醒其他人這裡很滑,要注意。現在跌死馬橋已改用石磚整齊堆砌。整個草嶺古道共有兩座拱橋,在跌死馬橋之前,有另一座圓拱橋,拱橋旁加蓋了亭台供遊客休憩。兩座橋間的步道與山中溪流平行,濱水而生野薑花,就點綴在溪流與步道間,待花期一到,沿路都有野薑花的清香陪伴 位於台北縣貢寮鄉遠望坑及宜蘭縣頭城鎮大里間的山區,一面環山,三面望海,路程適中,風
2、景優美,又有虎字碑,雄鎮蠻煙碑等古蹟,每逢假日山友造訪絡譯不絕,而其勝人一等的山海景觀更令人留連忘返,可說是近年來「古道熱」之起源。 由貢寮火車站循著站前馬路往東行,約5分鐘可達一叉路口,循路標走右側叉路下坡轉彎沿雙溪河南行,依山磅水一路清涼,15分鐘到了德光宮(貢寮鄉民信仰的中心),出了德光宮,是一路鄉村田園景色,10分鐘後過明燈橋,看看橋下用竿的釣客,也是賞心悅目的事,再2分鐘走到102公路先左轉,過橋(即土地公廟前)再右轉沿著遠望坑溪前進,昔日羊腸小徑都經過整修,相當寬廣平坦,10分鐘過遠望坑橋,再40分鐘到跌落馬橋舊址,(據傳說昔日有客
3、騎馬過橋,因路狹橋窄,不慎跌落橋下,故有此名)此處有解說牌,開始正式踏入古道。 走了5分鐘路線開始進入緩坡,15分鐘後坡度轉平,再10分鐘到仙人腳印,當然已是仙蹤渺渺,人云亦云,信不信由你了,續走10分鐘到雄鎮蠻煙碑,說是碑,其實是一塊巨石,雄鎮蠻煙四個大字就嵌刻其上,筆鋒蒼勁有力,續行是15分鐘的緩坡,有木造觀景亭,亭邊有公廁,景是馬馬虎虎,人倒是擠成了一堆,過了觀景亭7分鐘,虎字碑就在路右小澗旁,碑石是硬砂岩巨石,縱六尺橫七尺,石面磨平刻有草書〝虎〞字,下筆毫邁,續行3分鐘到鞍頂小土地公廟及一片廣場,上方有木搭景觀台,登高遠眺,大里村落及海
4、岸線盡收眼裡。 還有體力可由鞍頂攻彎坑頭山,有二等1181號三角點,標高616公尺,為東北角名山,離開鞍部走小徑(部份循車道)12分鐘到客棧遺址;心細者還可看到部份石墩遺跡,又5分鐘到另一景觀台,地處山腰風勢較小,續行8分鐘到護管所,是「噓噓」的地方,再下15分鐘就到大里天公廟,廟前有台汽客運,而火車站則在偏南100公尺的地方。雄鎮蠻煙碑雄鎮蠻煙碑俗稱金字碑,與臺北縣瑞芳鎮侯硐里之金字碑同為台灣鎮總兵劉明燈於1867年(清同治六年)冬所題,古蹟位於臺北縣貢寮鄉草嶺古道內。「雄鎮蠻煙」四字,字長320公分,高116公分,每字寬55公分、高70公分
5、,字體乃屬於行楷書碑,工匠特地把它雕成一塊匾額的樣子,並以溝紋為框,如遇雨時,好讓雨水順溝紋流向下方,使字面不受到損壞。「雄鎮蠻煙碑」為國家三級古蹟,公告時間是1985年(民國74年)8月19日「雄」旁其卯星,「鎮」迫龍更抱心胸,「蠻」氣霏霏龍吸雨,「煙」兌亨亨虎吞風。 雄鎮蠻煙碑位於草嶺古道半山腰,寬三公尺卅六公分、高一公尺十九公分,每字寬五十五公分、高七十公分。雄鎮蠻煙其實是一塊巨石,四個大字就嵌刻其上,筆鋒蒼勁有力。相傳當年劉明燈北巡噶瑪蘭,在古道山腰,遇大霧瀰漫、難辨方向,危害過往商旅,劉明燈就地題字勒碑,鎮壓山魔。 東北角海岸
6、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台大城鄉所調查草嶺古道上的客棧遺址,總共發現兩處,一處是靠近大里方向的「大里客棧盧宅遺址」,另一處為靠近遠望坑方向的「粉倌客棧」遺址;風管處表示,未來將優先在大里客棧遺址設置平面解說牌,讓民眾瞭解古早客棧的廬山真面目。 風管處表示,據當地耆老的說法,早期旅人從宜蘭出發至基隆台北,約需二日的路程,古道沿途因此有人開設「客棧」,提供行旅過夜休息;由台北往宜蘭方向的旅人,大多會在過字碑後的客棧落腳;自宜蘭往台北方向的人則多在遠望坑一帶的客棧停歇。 離開啞口,就是日本探險家伊能嘉矩1897年10月8日曾經路過此地,在他的「
7、台灣通訊」上說:「接近嶺頂時,新路與舊道會合了。這裡有一塊大石,約六尺長,石面平滑,刻有草書體的虎字,筆勢渾,右側刻有同治六年冬,左側也刻有臺鎮使者劉明燈書等幾個字。 這是由台北進入宜蘭的越嶺道在修復的時候,所建立的歷史紀念物。附近沒多遠的地方就是嶺頂,也就是基隆郡與宜蘭郡的分界線。(楊南郡譯註,遠流出版,1996年9月)。這將近一百年前這位探險家所見到的虎字碑跟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沒有兩樣。 草嶺古道是先民從台北、基隆翻山越嶺前往蘭陽地區的路徑之一。後來由於北宜公路的開僻,來往於台北宜蘭的商賈、旅人,皆走北宜公路,草嶺古道逐煙沒於芒草之中,近幾
8、年由登山界及有關單位重新整理完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