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强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观察

扶正强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观察

ID:28252173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扶正强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观察_第1页
扶正强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观察_第2页
扶正强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观察_第3页
扶正强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扶正强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扶正强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观察刘亮(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中图分类号】R54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7-0048-02【摘要】探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性,我们选取4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辅酶Q10、维生素C等,治疗组给与扶正强心汤,通过治疗检测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T发现在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上述检测好于对照组(P<0.05)o因此,扶正强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效,中医药治疗木病具有一定优势。【关键词】

2、扶正强心汤病毒性心肌炎扶正祛邪病毒性心肌炎(VMC)是指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改变的心肌疾病。近年我国湖北、云南等地曾发牛小范围的病毒性心肌炎的暴发流行,流行期间当地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达26.8%〜50%,病死率达23.6%o其主要表现为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气短不足以息,活动后加重,甚者卧床休息。后遗症期逐渐出现心功能不全,心脏储备功能下降,严重地影响患者工作能力及日常牛活,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经济的巨大负担。一临床资料1.1-般资料选取符合诊断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3、,以上资料均来源于2007年9月・2009年10月期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1病房的患者。1.2诊断标准小儿均符合1999年昆明全国小儿心血管会议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成人均符合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2]o①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②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I、II、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成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

4、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③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l或cTnT)阳性,且血清中分离到病毒。1.3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的妇女;②频繁房性早搏和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③合并严重的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④急性全心衰竭,III度房室传导阻滞;⑤精神障碍,无自主行为能力者。1.4疗效评价患者除进行常规入院检查外,于入院治疗后第1、7和14天分别测定肌酸磷酸激酶MB(CK・MB)和肌钙蛋白T(TnT)o1.5统计学分析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

5、较采用F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组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0.1克,辅酶Q1010毫克,维生素C0.1克,均日3次,口服。治疗组给与扶正强心汤人参15克,黄茂30克,双花30克,连翘15克,板蓝根15克,白术10克,苹苗子10克,丹参30克,甘草10克。早饭前、晚饭后,日2次,口服,儿童根据年龄减量使用。三实验结果两组患者根据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T检测结果进行疗效判定,统计结果通过整理后具体结果详见表2。四讨论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I、T、C三亚基构成,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

6、横纹肌动蛋H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当心肌损伤导致凋亡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小吋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T能在血液中保持6-10天。而肌钙蛋白T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所以肌钙蛋白T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在临床中其对心肌细胞损伤导致凋亡的敏感度是CK-MB的5-20倍,因此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对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再有,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心悸”或“怔忡”范畴。近年来,中医药界对本病证的研究颇多,从因机证治、有效方药、剂型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

7、深入的探索和尝试。中医药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和防治心肌损害的研究已受到重视,大量临床资料证明,中医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具有针对病原和保护心肌的作用,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对这类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扶正祛邪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根本。中医自古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自身正气不足是导致本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邪正的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3]。无论内外之邪,无虚不入,正

8、气亏虚,外邪有机可乘,如同西医学的免疫功能低下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正气不足,使得外邪从口鼻而入,疾病之初,或上犯肺卫,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上焦肺系病症;或直犯中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焦症状。继而邪毒侵于心脏,导致心失所养,心脉痹阻,出现发热,心烦,胸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