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61090
大小: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8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自动保存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湘西州民族文化发展的思考湘西州是以苗族、土家族传统文化为主体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和谐共存,其民族文化散发着原生态的魅力,具有人类早期文化的印记,是我国多元文化体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奠定了详实的基础。同时,湘西苗族是中国乃至世界语言、宗教、服饰研究的活化石,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属于农耕与稻作文化区,对于国内外学者研究农耕与稻作是弥足珍贵的。一、湘西州民族文化保护现状为认真落实《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我州多举措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一
2、是以点带面实施整体性保护。根据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存续现状及非遗整体性保护需要,湘西州制定了“8+1+3”的工作方案,即在8个县市分别确立1个整体性保护试点村寨,并根据每个试点村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各县市特色的3年实施方案,探索非遗整体性保护最具实效的范例,最终在整个保护区内推开。民委系统确定了以张家界-吉首-凤凰-铜仁大兴机场,泸溪-吉首-边城-里耶-龙山“两条风景线”,芙蓉镇、乾州古城、里耶“三个景点圈”为重点范围,全面推进“百个特色村镇、千栋百年老宅、万栋民族民居”(简称“百千万”-..)保护工程。对全州“两条风景线、三个景点圈”以及“凤凰
3、古城景区”的特色村镇、百年老宅、民族民居调查调研,共调查出了特色村镇108个,其中特色镇5个,特色村103个;百年老宅1947栋;民族民居10971栋。特色村镇、百年老宅、民族民居在全州八县市“两条风景线、三个景点圈”内均有分布。二是借力旅游展示文化魅力。近年来,我州借助快速发展的旅游,积极推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吉首市非遗园建有湘西非遗展示馆。积极发挥凤凰旅游的龙头作用,借助节日民俗文化增加旅游亮点,例如:凤凰四月八跳花节、六月六对歌节及两年一度的苗族银饰服饰节;花垣苗族赶秋节;吉首苗族鼓文化节等均收到了重大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保护和宣传效果
4、。三是搭建平台推动非遗活态传承。湘西州因地制宜,大力引导和支持对优秀非遗项目实行生产性保护。四是积极发掘濒危项目申遗。保护区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种,保护区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8人,保护区内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0种,保护区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4人,保护区内湘西州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41项,传承人131人。五是支持民间自发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民间自发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形式主要表现在各地的岁时民俗节日、民族民间的祭祀活动、婚丧嫁娶礼仪、传统民居建筑习俗、民间博物馆(凤凰山江博物馆、龙山民
5、俗博物馆)等。随着政府参与的程度加深,民俗文化复兴成为民族民间群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二、湘西州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湘西苗族、土家族同属于山地民族,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苗族、土家族精神的写照。随着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建立,苗族、土家族世代繁衍生息的社会经济环境与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传统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日益呈现断裂态势。(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革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迁苗族、土家族为湘西州境内几千年来的定居民族,传统以稻作、狩猎为
6、主要生活方式,随着改革开放浪潮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逐步脱离早期的封闭性社会经济环境,走上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分配制度与经济观念发生改变。在大众观念里,商品意识以及私有意识极为淡薄。社会经济的转型引起衣食住行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发生了变迁。传统的手工棉纺衣物逐步被轻便的化纤、羽绒服装取代,并作为民族艺术品陈列于博物馆内;野菜与野果被蔬菜和水果取代;传统的竹、木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具也被现代的生活器皿所代替。(二)自然生态的破坏阻碍了民族文化的延续苗族、土家族是典型的山地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也是在农耕与狩猎过程中形
7、成,并通过父辈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自然传承。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湘西州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和当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原因,原始森林的覆盖率逐年递减,随着矿产资源踩空时代的到来,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动植物资源遭到极大破坏。湘西州境内的传统民族文化亦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无所依附,延续千年的传统生活方式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自然的文化传承受到阻碍。(三)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加剧民族文化的消逝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人之间的代代相传。湘西州苗族、土家族有民族语言而无民族文字,传统民族文化只能在民族成员中通过
8、言传身教进行纵向传承,受现实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现代教育、经济与生活方式的侵袭,传统民族文化知识逐代递减,影响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进程。外来文化渗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