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49249
大小:4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2
《在保护中传承在弘扬中发展(汇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徽州文化保护与弘扬工作的汇报一、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况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名称始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一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历经宋、元、明、清,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时间长达890年。这些稳定的行政区域和徽州宗族社会、新安理学思想、徽州商人经济三个基础,带动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徽州教育、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剧徽菜等学术艺术流派,产生了朱熹、戴震、俞正燮、王茂荫、胡适、陶行知、黄宾
2、虹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灿烂徽州文化,它是中国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黄山时,对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勉励我们:“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它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徽州文化在历史上辉煌灿烂,影响遍及全国并流传于今,我市现遗存下来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世界文化遗产92处(黄山,黟县西递、宏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3、1处,名村6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名镇名村1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15处,其中国保17处,省保63处,市保73处,县(区)保262处。拥有古村镇103处,1911年以前的古建筑8144处。馆藏各类文物约15万件。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徽墨制作技艺等1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徽州版画等24个项目入选省级保护名录,叶村叠罗汉等市级保护名录91项,十番锣鼓等县级保护名录184项。第三,有超过40万件的徽州文书。这些文书,数量巨大、涉及面广,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徽州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活动,是徽州历史文化研
4、究的珍贵资料。今天,黄山以绮丽的山水、灿烂的历史文化、厚重的民风民俗、古朴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着无数对它充满兴趣、渴求认知、魂牵梦绕的人们。二、徽州文化的保护和弘扬现状(一)坚持正确的徽州文化保护思路黄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依法管理、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对承载徽州文化的现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有序研究、保护与开发。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继承、弘扬、保护徽州文化为中心,开发和利用徽州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弘扬中发展,让徽州文化为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9(二)重视加
5、强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国内外对徽州文化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期,本地的徽州文化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市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成立了徽州文化研究院、徽学研究会、文联、社科联等一批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组织了多支徽州本籍及寓居外地的徽州人组成的科研队伍,举办或参与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徽州文献与文书学术研讨会、戏曲·民俗·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徽州古街文化论坛等国内外徽州学学术活动,公开发表徽州学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有《徽州社会科学》、《徽州文化研究》等学术性期刊,主编或参与编辑《徽州文化知识读
6、本》、《徽州文化》、《中国文化遗珍·徽州卷》、《徽州文书类目》、《徽州五千村》等徽学研究专著。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共出版有70余部徽学原始资料、资料汇编和调查资料(含点校和影印出版),近百部徽学研究专著和译著,10余部国内、国际徽学专题讨论会论文集等。研究成果已在海内外产生很大影响。同时民间也有着众多研究徽州文化的学者、爱好者。(三)制定保护徽州文化的规范性文件近几年来为解决徽州文化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文物保护法》、《安徽省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9市政府
7、先后下发了《黄山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黄山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颁布了《黄山市古民居保护暂行办法》、《黄山市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办法》、《屯溪老街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和《弘扬徽派建筑文化,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的暂行规定》。各区、县政府也相应制定和下发了规范性文件,如黟县的《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歙县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等,还有许多乡村在乡规民约中也突出了古建筑、古遗址的保护内容,形成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所有这些为加强古徽州文化的历史遗存提供了法规依据和
8、制度保证。(四)认真保护徽州文化资源1、成立了国家级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包括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三地。从而从文化空间上回归到古徽州一府六县的格局。保护区将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建设一个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依存,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区域。2、加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