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oc

《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oc

ID:28153703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oc_第1页
《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oc_第2页
《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oc_第3页
《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oc_第4页
《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淮南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杨玉帅(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摘要:《淮南子》对人的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提出“因性而教”的教育原则,实现“用之于其所适”的自我价值;特别重视环境教育的社会性内涵对人的影响,提高人的主体能动性;《淮南子》提出“积极有为的人生观”,把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整合起来:自动的适应环境与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存在。最终构建一个“天、地、人”多层次统一发展的“和谐”之人。关键词:《淮南子》教育自然性社会性和谐"HuaiNanZi"theHarmonyofEducationThinkingandtheValu

2、eofModernYangYushuai(TheResearchInstituteforEducationandPsychologyofSouthwesternEthnicGroups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Abstract:Aspecthasbroughtforwardalotofpreciouseducationthoughttodevelopmentofperson"HuaiNanZi",hassuggestedthateducationprinciple,realization"teachingbecauseofna

3、ture""areusedforoneselfvaluesuitablebywhose";Takeanimpactofthesocialnatureconnotationthattheenvironmenteducatesoverpersonseriouslyspecially,improvepeople'smainbodyactivity;"HuaiNanZi"conductnaturalworldnatureandsocialnatureofbringingforward"promisingactiveoutlookonlife"conductintegrates:Be

4、adjustedtoenvironmentautomaticallyandtherebeexistedinoneselfincomingtrueinpractice.Structurea"day,field,person"multipleechelonspersonofunitingthe"harmony"developingultimately.Keyword:HuaiNanZi,education,Nature,Social,harmony《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来自当时抱有不同思想的宾客的集体著作,可以说它是一本把先秦各家各派综合起来的博采众长的巨著,《淮南子》

5、二十篇,又有《要略》作全书的自序,它除以道家思想为主旨外,杂糅儒、法、阴阳、兵家等诸家思想,是对先秦百家之学一次大规模的融合与反思,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以来,对《淮南子》的多元文化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加以阐述,以现代学术眼光对《淮南子》各篇所讨论的问题重新对其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文学、哲学、美学、伦理学等层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就从教育的角度来初步探索《淮南子》是如何促进人的发展的。一、混合折衷中的教育思想《要略》中有:“玄眇之中,精摇靡览,弃其畛挈,斟其淑静,以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1】《要略》P730高诱注:“楚人谓‘泽浊’为‘畛

6、挈’。”《汉典》中的解释为:畛挈,污浊;淑静,清净。因此“弃其畛挈,斟其淑静”就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意。这样的思想基调定位了《淮南子》是一个大混合折衷的思想集团,并于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对应的万事万物中,孕育着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淮南子》书中的教育思想丰富且博杂,著者的指导思想中对儒道两个骨干思想采取妥协的办法而组织写作,即用批判继承的方法把两者统一融合,既有儒家教育内容,也有道家教育内涵:《淮南子》批评儒家礼教“禁其所欲”、“闭其所乐”的过分约束和克制人的自由,主张道家的“因性而教”,从尊重人性自然价值的立场出发,揭露和批判礼法制度对人性“削足适履”的限制;《淮南子》

7、的理想人格也是儒道杂糅的,既有道家远离社会现实而近于虚无的“真人”“至人”“圣人”“大丈夫”,也有儒家培养治国安邦的贤良人才——“贤人”【2】。《淮南子》中对各家学说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扬弃,成为其和谐教育思想的前提。二、“因性而教”——人之自然性《修务训》:“性命可说,不待学问而合于道者,尧、舜、文王也。沉湎耽荒,不可教以道,不可谕以德······此教训之所谕也,而芳泽之所施。”【1】《修务训》P656很明显,它把人分为三等,上等之人如尧舜文王之善不可教,丹朱、商均下等之人恶教而无益,中等之人“教训之所谕也”【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