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92201
大小:61.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脑病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脑病体会孟长君李春华陶伊娜张晶(黑龙江省第五医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150070)【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308-02高血压脑病指在高血压基础上,由于脑部小动脉持续、严重痉挛后出现被动或强制性扩张,引起脑组织水肿及颅内高压和相应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起病急骤,头痛、恶心、呕吐、黑蒙、视物模糊、烦躁、意识模糊、嗜睡和癫痫发作等,出现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不多见。在血压控制后,症状在1〜2小时内可完全恢复。高血压脑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头痛”、“肝风”、“肝火”、“
2、中风”范畴。笔者认为木病主要与肝、肾两脏有关,病位在脑。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为其发病关键。《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证指南医案》谓“肝为风木之脏,内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素体阳盛,肝阳上亢;或因工作生活紧张、压力大,K:期忧思恼怒,嗜食烟酒、膏粱厚味等因素均使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风木过动,必犯中宫,则出现恶心、呕吐。《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华岫云按说:“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阳之风阳上冒耳,甚者有昏厥跌扑之虞
3、。其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治胆,治胃,治肝之分……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天麻钩藤饮是平熄内风的代表方剂,出自《杂病证治新义》一书。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共为君药。《木草纲目》云:“天麻为治风之神药”;乂云“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石决明平肝熄风;黄芩、山栀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共为臣药。桑寄生、杜仲补肝益肾;益母草合川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夜交藤,朱茯祌安神定志,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活血,清热安
4、神之功。正如《杂病证治新义》所云:“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钩藤、生决明之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以平肝之逆。并辅夜交藤、硃茯神,以安神安眠,缓解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晕眩、失眠之良剂”。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天麻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2];钩藤具有降压、镇静作用;杜仲、桑寄生也具有降压作用[3】。笔者临床中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病效果较好。典型病案郭某,男,36岁,公务员。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未系统治疗,血压最高达200/120mmH
5、go因“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1天”,于2014年5月30日入我院。入院吋血压高达200/135mmHg,査体:意识清楚,语言流利,概测智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冋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双侧眼球活动灵活,视物清晰。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侧深浅感觉对称存在,双侧Babinski征(-)。诊断为高血压脑病。其诊断符合《急诊医学》[1】中高血压脑病的诊断标准:血压在短时间内(数小吋至数日)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30mmHg,伴头痛、呕吐、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水肿,缺少神经定位体征。入院
6、后予以20%甘露醇125ml,每6小吋一次快速静脉滴注,并予苯黄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口服,洒石酸美托洛尔片25mg,每日三次口服。降压效果不佳。次日晨测血压200/120mmHg,患者仍觉头晕,左侧肢体麻木。继续静脉滴注甘露醇,继续口服苯黄酸氨氯地平片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0前患者头晕、肢体麻木、恼怒加重,烦躁易怒,多梦,U苦,颜面潮红,形体肥胖,舌红苔薄黄,边有齿痕,脉沉弦有力。中医诊断为眩晕,肝阳上亢型。予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I5g,钩藤(后下)30g,石决明(先煎>20g,栀子IOg,黄芩10g,杜仲10g,益母草15g,桑寄生1
7、5g,夜交藤10g,朱茯神IOg,胆南星IOg,菖蒲10g。水煎,日一剂,分两次U服。第二日晨血压降至160/105mmHg,停止静脉滴注甘露醇,继续口服苯黄酸氨氯地平片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效不更方,继续服上方三日,血压降至正常,继续口服五日,血压正常,头晕及左侧肢体麻木均消失,出院冋家。【参考文献】[1]王一镗•急诊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387—391.[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著。中草药现代研究[M]第一卷。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43.[3】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主编。现代中
8、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