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和成因

流动人口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和成因

ID:27942814

大小:7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7

流动人口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和成因_第1页
流动人口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和成因_第2页
流动人口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和成因_第3页
流动人口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和成因_第4页
流动人口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和成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动人口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和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流动人口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和成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在全国范围内人口流动呈现大规模、快速流动的现状,这些流动人口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流动人口道德方面现存的状况,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日益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本文着重对这一群体所产生的道德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关键词:流动人口;道德;道德教育本世纪头20年,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历史时期。一

2、个城市或地区外来流动人口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该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水平,[1]加强流动人口的道德建设对本地区的发展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一、客观原因(一)我国法律对公民迁徙自由的规定几经波折。建国初期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1954年《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居住和迁徙自由。”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1957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动的指示》,

3、第一次提出了对人口迁徙和流动进行限制的政策。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登记条例》,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正是我国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的开始,标志着我国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1975年《宪法》取消了“公民有居住和迁徙自由”的规定,在以后的每次宪法修改中,都没有恢复公民迁徙和居住自由的规定。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正是在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这种僵死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造成了农村人和城市人的不平等,

4、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而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是由于我国这种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才使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即使在城市生活多年,却不能被城市户籍政策所接纳,无法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有些城市存在着对流动人口就业的歧视性规定,有些企业中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现象,因此导致流动人口在思想上产生诸多的矛盾和冲突,增加了流动人口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工作的难度;目前,户籍制度改革仍不彻底,即便是暂住证制度也未能从根上消除“城市人”或“农村人”的划分,使得流动人口在心理上没有办法消除其“过客心理”和自卑感。[2](二)我国近几年颁布的政策、法律、法规等

5、很多都是关心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物质利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流动人口的道德教育这一方面关注的比较少,对流动人口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任务究竟应该是什么,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对流动人口的道德教育工作缺少权威的、合法的支持与依据。[3]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秩序和社会风尚和建立有效的道德控制机制。(三)缺乏流动人口的组织管理力度。流动人口“进城打工,在农村的时间比较少,农村基层组织把握不了他们的思想,管理很难到位;虽在城里打工,但是没有城市户口不属于街道办、社区、工会管理的范围;企业老板们“只管手脚,不管头脑”,对他们来说赚钱才是硬道理,对流动人口的道德状

6、况视而不见。再者流动人口属于分散流动状态的社会群体”,[4]更增加了加强道德教育的难度,是道德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点。二、主观原因(一)被剥夺意识感较为强烈剥夺感是个人将自己的地位与别的地位的人做了比较之后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十几年来,流动人口为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创造了不可估量的财富,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但却未能享受与群体同样的待遇。以农民为主的流动人口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大多从事着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脏、累、险行业工作。在许多工厂里,他们不仅不能享有应有的权利、当家作主的地位,而且还遭遇到非人的待遇

7、。流动人口处于相当艰难的生存状况之中。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一方面容易加重他们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也很容易滋长他们对改革的不满,导致他们对“共同富裕”政策的怀疑。(二)法制观念薄弱,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流动人口由农村到进入城市打工,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发生了转变,即使进入了城市却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社会。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感到城乡、工农之间的悬殊,遭受到了许多不公平待遇,但却没能力改变现状。他们渴望在城市里发展下去,通过自己的劳动快速致富,但由于缺乏规范的就业市场,而且普遍劳动技能不高,大多难以实现愿望,再加上贫穷、地位低下和歧视,难以被城里人接受,

8、诱发他们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对城市产生疏离感和缺少责任感,而产生心理失衡和敌对情绪。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