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37790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阶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阶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关键词:阶段教学重要环节读后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课任务型教学论文摘要: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高中生英语水平的重要内容。作者通过对阅读后阶段的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英语教学经验,对如何改善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读一直占有主导地位。XX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的途径,而阅读课的教学程序也已相对固定,总体上是由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三个阶段构成。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习者利用语言与非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去寻求沟通,进
2、行意义共建,努力用语言做事。为完成任务,在师生与生生之间产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彰显个性和提高学生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读前和读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关注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对于读后阶段的处理往往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虎头蛇尾。在阅读课的教学中,读前、读中和读后三阶段活动的比例失调。很多教师在完成了阅读中设计的各项活动后就结束了阅读课的教学,将读后阶段的活动变得可有可无,这势必会使得学生在课内很少能获得各种机会去运用所学语言,综合发展读和写等其他各项语言技能1.活动单一。单一的理解题型及其练习方式对学生大脑的刺激,相对单调,易使学生产
3、生厌烦情绪,还容易造成学生能力的片面发展。形式多样的题型及其练习方式则能对学生大脑产生多元的刺激,且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平衡各方面的能力。2.忽视对语言知识的聚焦。一些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新标准的理念,以为课程标准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倡导任务型教学,语言知识、语法教学不重要。在此观念下,不少教师在读后教学中未能引导学生借助语法正确理解句子,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全面、正确的理解,使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学习课文。3.忽略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输入过程,写作是一个输出过程。语言输出的前提是输入。高中英语教材正是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材料。但是在实际的
4、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于作者遣词造句以及布局谋篇方面的特色的分析,割裂了阅读与写作之间内在的联系,使得阅读这种有效的语言输入形式无法服务于写作教学,造成部分学生阅读成绩与写作成绩不能平衡发展的局面。著名语言学家JeremyHarmer(1998)在阅读教学的第六条原则中对阅读后活动做出这样的评述:“仅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就停止进行其他学习是不明智的。优秀教师应能够挖掘阅读材料。优秀教师应能运用课文开展有趣的课堂教学步骤,运用话题展开讨论和完成更深一层次的任务。”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改善阅读后阶段的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1.做好基础词汇、语法知识的精讲精练,夯实基础随着任务型教学的推
5、广,很多教师将都淡化了语言知识的教学,没有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当的讲解和训练。但是Long和Crookes(1992)指出,如果过分注重意义,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都放在交际上,从而忽视语言形式,结果使学生无法真正地发展语言能力。因此语言教学不应完全排斥语言形式,而应对其给予一定的重视。其次,课文语言点的讲解必须贯彻在具体的语境中。2.巧借课文朗读、讨论、课文复述等形式,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口头上初步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有一个说法被广大英语教师所接受,那就是:Tellme,Iforget.Showme,Iremember.Involveme,Iunde
6、rstand.英语作为——种交际工具,学生必定是在大量“说”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掌握。在阅读后教学阶段,教师首先应该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利用跟读的方式,培养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为“说”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还可以通过课文复述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和积累。此外,教材每单元的阅读文章后都安排了针对课文内容的对话编写活动和讨论话题,以及适合学生进行表演的素材。1.精读泛读相结合,扩大阅读量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这就要求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课本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
7、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课堂和课外两者的有效结合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为有效和快速的提高。2.以读促写,提高学生书面表的能力Smith(1983)认为,只有当读者带着和作者一样的心态阅读时,才能达到较好的写作水平。阅读过课文后,我会让学生思考“你会如何写这篇文章”,通过这种对语篇动态的比较分析,不仅使学生知道作者说了什么,而且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说的”这一过程。只有这样,阅读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