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

ID:27883950

大小:208.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2-06

上传者:U-1390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1页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2页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3页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4页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编号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属学校清华大学(是否部属)是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程层次(本/专)本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þ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工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电器信息类课程负责人王行言申报日期2005年8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五年七月 填写要求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名王行言性别男出生年月1945年12月最终学历大学职称教授电话010-62792961学位学士职务主讲教授传真010-62782728所在院系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E-mailwxy@cic.tsinghua.edu.cn通信地址(邮编)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100084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授课情况:课程名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数计算机文化基础公共课351000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公共课34800Java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36900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公共课3101500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32300 实践性教学数据库综合练习学生总数1500主持教学研究课题1.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实验基地建设来源:清华大学985年限:2001-2004 参与起草的教学相关文件1.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白皮书”和“教学基本要求”。2.教育部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 3.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CFC2004) 教学论文1、国外著名大学计算机教学考察《计算机教育2004年2-3期》2、“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计算机教育2005年4期》获得教学奖励:1.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2005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研究课题1.《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承担一个子课题):来源: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课题年限:2002-2004 2.校园网中基于信息整合的检索系统来源:清华大学985项目年限:2003-2005 发表论文(指导研究生)1.校园网中基于信息整合的检索系统解决方案计算机应用2005-9排名第32.基于RTP协议的MPEG-4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室技术与管理》第21卷第5期2004-10排名第43.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考试平台解决方案《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第38卷排名第44.基于Web的远程教务管理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教育信息化》2002.7排名第4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主讲教师情况⑴2⑴-1基本信息姓名郑莉性别女出生年月1963.10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电话62782934学位硕士职务无传真62782728所在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E-mailzhengli@tsinghua.edu.cn通信地址(邮编)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00084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2⑴-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授课情况:课程名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数计算机文化基础公共课21150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公共课2112213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公共课32279Java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25294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292337  累计学生总数:5513 承担实践性教学情况:辅导“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300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及工程实践:4人指导“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30人 主持教学研究课题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来源:教育部(8校合作项目)年限:1996-2001本人作用:清华大学项目负责人获得教学奖励: 1.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112.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53.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94.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0.1主要出版物:教材:作为第一作者出版教材9部,主要的如下:1.《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2.《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Java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多媒体课件:作为第一作者出版多媒体课件2部论文:1.“面向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4月(增刊),25页,第二作者。2.“教学软件应用与开发策略”,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0.9。第一作者。2⑴-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研究课题1.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制与推广——ELearning系统架构接口规范研究子项——标准咨询服务系统建设子项项目来源:教育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年限:2002-2004本人在项目中的作用:子项负责人2.教育信息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年限:2001-2003本人任务:负责标准测试与认证近两年发表论文:1.“AnImplementationofLearningObjectsManagementSystem”,AdvancesinWeb-BasedLearning-ICWL2004Proceedings,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2004年8月,卷3143,393页,第二作者。被SCIweb版收录。2.“E-learning技术标准化思考”,《教育信息化》,2004年7月(增刊),235页,第一作者3.“InformationManagementinE-learningSystem”,2005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eb-AgeInformationManagement (WAIM),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第二作者(获录用通知)4.“可重用教育软件体系结构研究”,2005年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NASAC‘2005),南京大学学报,第二作者(获录用通知)5.“学习内容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2005中国计算机大会,第一作者(获录用通知)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⑵2⑵-1基本信息姓名黄维通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5月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电话13366351988学位博士职务无传真62782728所在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E-mailhuangweitong@tsinghua.org.cn通信地址(邮编)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基础教学部(100084)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2⑵-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授课情况 课程名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公共课2184500v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公共课3122500   累计学生总数:7000  承担实践性教学情况辅导“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500人 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及工程实践:10人指导“V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30人 获得教学奖励1.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52.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1.1 主要出版物教材:作为第一作者出版教材9部,主要的如下:1.《V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2.《V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解析及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多媒体课件:作为第一作者出版多媒体课件2部2⑵-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研究课题教育部网络学院示范工程项目--网络考试系统,项目负责人发表论文1.“计算机网络考试的发展与自适应网络考试系统的实现”,《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年3月,129页,第一作者。2.“InnovatingTestingStyle,ImprovingQualityEducation”,ProceedingsofIE&EM’2002&IceCE’2002 Sept.19-21,2002.Beijing,P.R.China ,第一作者3.“ReformingInstructionModeofBasicComputerKnowledge,ImprovingQualityEducation”,ProceedingsofIE&EM’2002&IceCE’2002 Sept.19-21,2002.Beijing,P.R.China ,第一作者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⑶2⑶-1基本信息姓名李莉性别女出生年月1969年4月最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电话62781849学位硕士职务无传真62782728 所在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E-maillily@cic.tsinghua.edu.cn通信地址(邮编)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基础教学部(100084)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2⑶-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授课情况 课程名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数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21100   累计学生总数:100承担实践性教学情况“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的“Flash工具”讲授与辅导:280人2⑶-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研究课题1.机房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推广来源:清华大学985年限:2000-2004本人在项目中的作用:项目负责人  发表论文1.“虚拟机房管理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2004年7月(增刊),第246-247页,第一作者2.“用BIOS进行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的用户注册”,《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年6月,第37-39页,第二作者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⑷2⑷-1基本信息姓名乔林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年5月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电话62792961学位博士职务无传真62782728所在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E-mailqiaolin@cic.tsinghua.edu.cn通信地址(邮编)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基础教学部(100084)研究方向智能信息检索与并行处理2⑷-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授课情况1.《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公共课,周学时4,6届,学生总人数2000。2.《现代操作系统》,公共课,周学时3,7届,学生总人数800。3.《Linux环境下的程序开发》,公共课,周学时3,3届,学生总人数300。4.《VC++程序设计》,公共课,周学时2,1届,学生总人数60。实践性教学1.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6人。2.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1人。教学研究成果1.《Linux课件制作规范》,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软件重大专项《基于Linux的高等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子项目,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教学表彰奖励1.2004年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2004年获北京市工会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2⑷-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研究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FMmlet变换的空间对称性、多维变换、快速算法及应用》,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快速算法子项目负责人。2.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FMmlet变换的性质、算法及应用研究的研究》,2001年11月至2003年10月,快速算法子项目负责人。已发表或已录用的部分论文1.QiaoL,WenQ,ZouHX,HuangWT.CommentsonComputingWordSimilarityBasedontheHowNetSystem.In:(IpHS,ShiYC,ZhangXJ,eds.)Proceedingsofthe10thJointInternationalComputerConference(JICC’2004),InternationalAcademicPublishers,WordPublishingCorporation,Kunming,China,Nov4-6,2004,pp.5-12.2.QiaoL,ZouHX,WenQ,TangZZ.ExploitingInstruction-LevelParallelismfortheFMMletTransformation.In:(IpHS,ShiYC,ZhangXJ,eds.)Proceedingsofthe10thJointInternationalComputerConference(JICC’2004),InternationalAcademicPublishers,WordPublishingCorporation,Kunming,China,Nov4-6,2004,pp.587-592.3.乔林,黄维通,孟威,汤志忠.软件流水领域多维数组数据相关性的测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Vol.41,No.20,pp.48-50,97.4.QiaoL,HuangWT,WenQ,FuXL.AnIntegratedInformationRetrievalSupportSystemforMultipleDistributedHeterogeneousCross-LingualInformationSources.In:Lu,X.,Zhao,W.(eds.):Proceedingsof2005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NetworksandMobileComputing(ICCNMC2005),2-4Aug.2005,Zhangjiajie,China,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Vol.3619.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2005)863-8725.QiaoL,HuangWT,TangZZ.ADynamicDataDependenceAnalysisApproachforSoftwarePipelining.In:Jin,H.,Reed,D.,Jiang,W.(eds.):ProceedingsofIFIP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etworkandParallelComputing(NPC2005),Accepted学术研究表彰1.论文《CommentsonComputingWordSimilarityBasedontheHowNetSystem》获JICC’2004优秀论文奖。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王行言男1976-12-01教授计算机主讲教授,主持课程的建设与教学,以及教师队伍培养郑莉女1976-10-25副教授计算机课程设计与实施,包括课程体系结构设计、教材和资源建设、授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教师队伍建设黄维通男1976-05-12副教授计算机课程设计与组织及实施、教材编写、试验设计、课程主讲等李莉女1969-04-20讲师计算机教材建设、授课乔林男1972-05-06讲师计算机教材建设、授课余小沛女1955-07-01副教授计算机负责网络教学组织与实施张瑞丰男1976-01-09助教材料教材建设、教学辅导王永才男1978-03-15助教自动化教学辅导、教材建设白红星男1982-07-10助教自动化教学辅导、教材建设顾雷男1979-04-28助教计算机教学辅导、教材建设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职称结构:教授、副教授40%,讲师20%,助教:40%学历结构:博士(包括在读)60%,硕士20%,学士20%年龄结构:45岁以上20%,40-45岁20%,30-40岁20%,30岁以下40%学缘结构:从清华以外学校取得博士学位1人本科/硕士学历在其他学校,博士学历在清华的2人10名教师分别毕业于4个不同专业,其中计算机专业4人,自动化专业2人,其他专业4人。目前从事计算机专业研究的7人。  师资配置(以2005年情况为例):主讲教师:学生——1:48 (主讲教师5,学生240)辅导教师:学生——1:48  (辅导教师5,学生240)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此项目为教育部立项,多校合作,清华大学牵头。在对国外大学计算机教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课程体系研究、重点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一批成果。该教学成果获“2001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实验基地建设”校985项目。提出了清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重新规划、设计了清华大学软硬件课程体系。该项目还重点建设了清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该中心由6个实验室组成,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计算机课程实验环境。本项目成果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校精品课建设建设/更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其中本课程教材6部,多媒体课件3部,以及教学网站,并设计和实施了多种教学模式。4.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本课程两部主教材均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且分别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我们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根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培养、加强教师队伍,进而又促进课程的建设,形成持续的正反馈。主要措施:1.对每一个新教师在上岗前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和考核。2.有经验的教师将教学经验总结提炼成为教师用书、电子教案,并录制视频课件,供新教师学习借鉴。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传、帮、带。3.有计划的安排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目前已经有两位主讲教师先后赴剑桥大学、墨尔本大学进修。4.要求中青年教师在以基础课教学为主的同时,积极投身科研。为教师创造科研条件。成效:目前教师队伍中多人获得国家级、教育部、北京市和校级各项奖励,已经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高素质教学队伍。中青年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力,目前本课程全部教材、教学资源、教学网站都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建设的。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建设背景与出发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自1999年起开设,此前从1990年起,我们就开设了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系列课程。起初程序设计类课程只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讲授的程序设计语言为FORTRAN和C,属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和软件开发方法,逐渐显露出其优越性,尤其是当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开始流行,图形界面的应用软件日益普遍之时,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便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优势。在1999年,为非计算机专业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公共课的学校还比较少见,但是我们看到面向对象的方法必然会迅速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方法,而且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构建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我们尝试将C++语言与可视化的V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引入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本课程发展现状本课程从开设之日起,一直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这些年来我们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不断研究、改进,及时将程序设计技术的新发展融入课程中,目前教材已经出版了三版,并建设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最新版的书面教材及参考书六部,配套的电子教案(Powerpoint文档),一个配音课件,两个视频课件。其中两部主教材分别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并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本课程教学模式也丰富多样,除了常规大课、实验课以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进行交流、答疑、作业处理等。还同时开设了网络授课班,使一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在系列课中的定位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目前,我们开设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侧重基础,内容广泛,课程多样,形成了一个丰富的课程群,以适应众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需求。本课程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没有先修课程要求。其后继课程可以是“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基础”等等。与其平行的课程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是介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不同的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指导学生选修相应的课程。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本校的学生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对象是清华大学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   清华大学的建设目标是研究型大学,研究型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其它学科间交叉、融合日益增强。在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都是一个重要因素。而面向对象的理论和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是先进而且应用最为广泛的。 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我们对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是基于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对工科其他专业与计算机专业交叉渗透、互相融合的研究,对社会人才需求的研究、对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在课程内容中,加深基础、拓展应用,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组织内容。基础篇(C++语言程序设计),深入、透彻地讲授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础,及C++语言;应用篇(VC++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通过对可视化程序设计这个专题的讲授,使学生学会实际应用程序开发的方法;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定位本课程定位为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其后即课程可以是“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基础”等等。与其平行的课程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是介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不同的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指导学生选修相应的课程。 课程目标   本课程总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具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概念,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具有对大型软件开发的初步认识,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各专业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很好的运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论和技术。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课程学时:两学期,讲课:80学时。实验:80学时。知识模块学时数绪论1C++简单程序设计3函数2类与对象2C++程序的结构2数组、指针与字符串4继承与派生4多态性2群体类和群体数据的组织4泛型程序设计与C++标准模板库2流类库与输入/输出2异常处理2MFC库与Windows程序开发概述2windows编程构架3消息相应机制3字体的应用2图形的应用2键盘与鼠标的消息响应3资源文件的结构及其应用6文件的结构及其应用3类库知识2应用控件开发应用程序6基于对话框的编程开发6基于文档的应用程序开发3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3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3网络应用程序设计3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与难点 这门课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而且是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课程内容信息量如此之大,对初学者来说,有许多难点。我们抓住其中的最关键问题,所有的困难便都不难解决。本课程的重点体现在基础与应用两个方面,主要包括类与对象的概念,类的重用机制,以及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类与对象的概念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类的重用机制,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精髓。而应用能力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 本课程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程序设计基础课所面临的共同那么点,就是如何在讲透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拓展应用能力。学生能否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否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试金石。 二、解决办法 为了使学生克服难点、掌握重点,解决目前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普遍存在的“基础不透、应用不够”的问题,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采取了加深基础理论、拓展应用能力的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1.从思维方法入手,引导入门程序设计的目的,是运用计算机语言描述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我们在每学期第一次课上就首先强调的。从这一点出发,那么学会面向对象的思维方法就是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根本。而面向对象的方法,正是人类经过几千年文明史所积累的自然思维方法的一部分,是我们每天生活、工作中都在自然使用的思维方法,与以往的程序设计方法相比,新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更接近人的自然思维方法,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问题的方法。通过简单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用这种观点来讲述类与对象的概念,学生接受起来就很自然,就很乐于接受类与对象的语法,学习也就成功了一半。 2.以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为引导,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线,以语言和语法为工具。本课程使用的编程语言是C++语言,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C++的语法比较复杂,尤其是实现类重用的机制——继承和多态的语法。教学过程设计不好的话,学生特别容易陷入语法细节的泥淖,常常拣芝麻丢西瓜,同时复杂的语法又成为很多初学者的拦路虎,使得一些人知难而退。其实语法细节即使背下来,过一段时间不用的话也必然会忘掉,因此只学会语法就等于什么都没学。只有学会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才是长期受用的,即使以后忘了语法,查查手册就解决了。因此我们采用与自然语言对比的思路,来启发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学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是一种语言,与自然语言中的汉语、英语等一样,是思维、表达的工具。只是为了让计算机能够理解,C++语言的语法相对于自然语言来说特别简单,词汇量也非常少,因而其表现能力也非常弱。所以写程序比用自然语言写文章要难一些。但是任何语言都只是工具,要写出好的程序,与写出好的文章一样,关键是能否对实际问题有正确的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以后,我们在讲授类的继承、多态性等知识点时,都从对问题的分析入手,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C++语言仅仅是作为描述的工具。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语法。这样便脱开语法细节的束缚,使学生着重掌握思想方法。从源头上解决了根本问题后,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点。 3.多种教学手段互相补充 由于大课重点在于强调思想和方法,使学生透彻地理解课程内容,那么在有限的学时内,必然淡化了对语法细节的讲解。可是理解与熟练掌握之间尚有距离,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了主要的思想方法之后,在编程实践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语法细节方面的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也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影响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此,我们从几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1)通过实验课和作业让学生及时消化、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实验课是在助教的帮助下,按照实验指导的要求通过简单编程实践巩固大课学习的内容,作业是通过独立完成简单编程任务,复习和检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2)通过教学网站使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本课程的教学网站上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和方便的师生讨论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交流,及时获得同学和老师的帮助。(3)通过参考书对大课和主教材进行补充。我们编写了参考书《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通过针对性的案例,对所有语法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它与主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的章节结构相同,由三百多个小的案例和十几个综合案例组成。每一节均包含知识点综述、疑难辨析和典型语法案例解析,每一章都有综合案例分析。每个小案例只针对一个语法知识点,而每个知识点有多个例题从不同角度讲解。每个案例都包括案例解析、代码注解、思考与提示几部分。以此作为课程的参考书,对大课的讲解是很好的补充,能够对学生的实践环节提供很好的参考。上述这些途径,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4.通过应用专题,学习实际应用程序开发的方法,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的含义 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是第一步,很重要,但是远远不够。为了解决学生学会了编程语言,但是不会写程序这种普遍性问题,我们以VC++和Windows图形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这个应用专题为背景,详细讲授了开发图形界面应用程序的方法。这一方面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会编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规模较大的实用程序,才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代码重用的意义,对类与对象的概念、类的继承和多态有较深刻的认识。 5.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这门课的最终目标。要真正解决如何能够学以致用的难点,仅有大课、试验和作业环节是不够的,学生必须自己动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本课程的项目训练环节解决的问题。项目训练,也叫大作业、课程设计,通常有两种实施方案,一种是规定题目,规定较详细的要求(相当于确定了需求分析文档),由学生编程实现。这样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是有两点弊端,一是大家做同样的一个(或几个)题目,容易助长抄袭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诚信的品德。二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试行了另一种方案,由学生自己调研、自主选题,编写出简要的选题报告,然后自己进行需求分析、设计、编程实现,最后通过答辩取得成绩 。这样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助教也需要在整个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指导。但是学生的收获相对更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法。同时由于各人选题、分析、设计不可能完全相同,有力地杜绝了抄袭现象,最后的答辩更能够保证成绩的真实性,培养了学生的诚信品德,达到教书育人。 6.全面介绍不同的程序设计方法,在分析和对比中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的方法为了对面向对象的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广泛了解不同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横向对比也是很必要的。C++语言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但是同时也支持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泛型程序设计方法,因此本课程对这两种方法也作了介绍,使得学生能够在对比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能够针对不同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课程本身的实践性特点计算机程序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听课是不可能完全掌握的,学习程序设计的最重要环节就是实践。尤其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技术,是为了将其应用于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极为重要。要想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所需要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实践环节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编程技能为起点;以综合应用面向对象的理论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实践教学模式与相关资源本课程的实践环节采用课内实验+课外作业+课程设计的模式,与之相应的辅助资源主要包括学生用书(含习题与实验指导)、教学网站、开放实验室,教师在大课讲解实验要点、点评实验中问题,助教辅导实验课、答疑、批改作业。学生自行调研、自主选题进行课程设计,最后要通过课程设计答辩。各环节的侧重点及配合关系课内实验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巩固与基本编程能力的训练,学生用书中给出了详细的试验任务和参考步骤、参考程序。实验课上有助教辅导。课外作业题目与实验任务难度相当,侧重培养学生独立编写小程序的能力。课程设计环节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项目训练,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一个软件开发项目全过程。因此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基于自己的调研,自行选题、分析、设计并编程实现。最后每一位同学都要通过课程设计答辩来取得成绩。总体效果整套实践教学方案,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和探索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一、教材本课程教材及教辅资源全部由本课程组教师编写,属于“清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系列教材”,从1999年开始建设,至今已出版3版,是教育部重大项目“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清华大学985项目——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课程与实验基地建设”成果的组成部分,先后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并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两本主教材的使用量,累计超过了40万册。①《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郑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②《VisualC++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第2版)》黄维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③《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学生用书》,郑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④《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教师用书》,郑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⑤《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郑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⑥《VisualC++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习题解析与编程实例(第2版)》黄维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教学实验室 本课程实验使用具有450台微机的教学机房。 三、多媒体课件 本课程开发了视频流课件,及配音课件。①《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配音课件②《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视频课件③《VisualC++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第2版)》视频课件视频课件包括课程的全程录像及同步讲稿,目前已经全部上网,并使用了一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网络教学环境 课程网站位于清华网络学堂(http://learn.tsinghua.edu.cn/learn/courseinfo.jsp?course_id=22106)与常规面授课程同步开设网络教学班,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网站内容包括“在线讲堂”、“答疑教室”、“师生讨论”等栏目,在线演播课件,提供教学资源下载,组织教学活动。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崇尚个性与创造,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习惯也是多样化的。这是教学研究中所必须研究的,也是教学模式设计中所必须考虑的。1.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实验课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基本的实践能力。   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仅仅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听课是不可能完全掌握的,学习程序设计的最重要环节就是实践。   凡是学习程序设计的人,往往有这样的感觉:看书或听课时,对老师讲的和书上写的内容基本上能够理解,但是当需要自己编程时却又无从下手。相信每一个讲授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问题,尽管我们在课上再三强调,反复举例,学生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上机时更是错误百出。应该说,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要想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所需要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实践环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习者自己,旁人是无法代劳的,也不能期望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捷径。但是针对初学者的特点,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随时随地得到指导,无疑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少些曲折和彷徨,多些成功的乐趣。  本课程针对初学者精心设计了与主教材内容同步的实验指导,由助教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完成课内实验任务。2.课内实验与项目训练相结合以课内实验进行基本能力的培养,用于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践能力。以项目训练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开发能力。项目训练给学生以自由选题、自行设计开发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开发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编程基础课中的项目训练,是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真正的实弹演练,成功的项目训练使学生通过编写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程序,可以体会到基础知识的运用、了解一个项目开发的过程,以及成功的乐趣。但是训练如果设计和实施得不好,这第一次也有可能是对学生创造力杀伤最大的一次。因此我们进行项目训练时,不限定题目,由学生自己调研、自由选题,撰写简单的选题报告,选题报告通过以后自行设计和开发、测试系统,最后通过答辩取得成绩,而<任课> 老师和助教,随时给予答疑和指导。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了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自行选题、答辩等个性化的环节,杜绝了抄袭、枪手等现象,培养了诚实的品格。3.常规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以常规教学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网络课程作为补充,以适合不同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并鼓励自主学习。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学生学习,我们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广泛调研。以下列举几类与大多数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一是学习吃力的学生,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速度,成了大课的掉队者,逐渐地听课成了听“天书”,进而失去学习兴趣。二是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不能忍受连续两个学时听讲而不动手尝试,在课堂上总显得跃跃欲试,有些躁动。但是百人以上的大课,让学生动手尝试的机会总归比较少。三是学习能力较强、理解问题较快的学生,没有耐心按部就班听课,愿意自己安排学习进度。针对上述几种偏爱个性化学习的学生,我们与面授同步,开设了网络班,用多媒体视频课件实现网上授课,这样学生的学习时间、进度都可以自由控制。没有看懂的部分可以反复看,已经会的可以迅速浏览,还可以在听讲过程中随时停下来动手实践。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我们制作了配音网络课件、视频网络课件,供学生上网学习。还将讲课录音制作成mp3文件,将PPT讲稿给学生下载。4.通过网络平台使师生交流、学生协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学生的所有学习模式,我们都提供网上答疑、讨论,方便学生随<时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网络使师生的交互、学生的协作更为方便。更利于实施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习的引导着,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育变成主动地探索知识。5.多种形式综合考核不同的考核方式,可以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不同方面。而单一的考核方式无论怎样精心设计,都难免有失偏颇。针对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特点,和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采用开卷笔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平时作业成绩督促和检查学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情况,通过项目训练考查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等等。最后学生得到的总成绩,是综合了上述各个方面的结果,基本上如实反映了学生的全面情况,并以考核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5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本课程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欢迎,在历年的教学评估中都获得学生的好评,所有教师的评价成绩均属优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极为重视学生的评价,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并针对学生的意见及时补充、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增加新的教学模式。主讲教授王行言的45分钟教学录像已经上网。郑莉、黄维通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都已经全程录像并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已经上网使用了一年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部分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关于课程:2001011499吴捷这门C++课,我认为它与其他课的最大不同就是有极大的灵活性,并且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001010861刘东韬我觉得布置的作业比较好,难度适当,有很多题目构思精巧,紧密配合课堂教学,使自己在寻找程序错误的时候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2003012748肖祯C++需要投入的精力要比其他我所听过的公共基础课多得多,老师授课方式不同,更严谨,涉及到的知识需要更多理解而不是硬性记忆。关于教师:2002010546陈长久尽管我也埋怨过这门课的负担重,但是我也知道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我也不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学习,也就学不到什么真东西。<郑>老师讲课很亲切,风格不错,感觉也不错。希望能够开设一些后续课程!实验课是很重要的,一般编程中的疑惑都是问实验老师解决的,很直接,也很容易懂,助教老师很负责!!关于网络教学:2001011834郑明我选择的是网络课,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形式,但我觉得这样有特别的好处。一是可以更加灵活的分配时间,二是比较容易掌握重点,因为这样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多钻研几遍。2003010463贾湛湛 网络课件的学习效果很好。因为大课有时候因为一时听不懂,接下来就感觉是沧海桑田,我却完全茫茫然了。网上课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接受的进度来播放,能够比较好的掌握详尽一些的知识。关于教材:2001011483钱洪伟感觉教材的定位比较好,知识较全面,又有重点,适合初学者,2001011770唐晓斌我觉得教材真的非常好,对概念分析得非常透彻。2003011966顾炳富以我个人为例,以前从未学习过程序设计,但感觉我们用的C++教材难度程度比较合适,循序渐进,对程序设计入门很有帮助,学习收获很大。2001010865曹阳我觉得教材很精练,也很适合学校的学生阅读。  5.自我评价5-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内容结构特色——先进性与基础性统一,深入性与广泛性结合以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为基础和主线,另外还介绍了UML语言、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泛型程序设计和“C++标准模板库”,以及可视化编程技术。课程资源特色——全方位、多媒体自编优秀获奖教材,配套资源齐全,包含全程讲课录像的视频课件已经全部上网。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特色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项目训练等多种模式一体。 5-2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课程建设成果的最好体现,是广泛的认可和经验的规模化应用。因此,我们将教学思想、经验融于教材和教辅资源之中,推广至全国许多高校。目前教材已经出版了三版,两本主教材的使用量,累计超过了40万册。除清华大学外,大量兄弟院校采用本课程教材、资源,借鉴本课程教学模式,其中与作者本人保持联系的学校就有50多所,包括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石油大学(华东)、西南交大、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广州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厦门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商大学……。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支撑环境的建设,在课程网站中增加实践教学专用平台和学习资源库系统。6.课程建设规划6-1-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本课程今后的目标三个方面:1.内容建设由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课程的内容也将始终处于更新之中。2.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建设如前所述,程序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虽然我们现在在实践教学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更多的改革仍在继续。目前我们正在开发实践教学专用平台,目标是提供一个集基础知识学习、案例演示、实践与交流为一体的学习环境。3.教学资源建设目前正在开发本课程的学习资源库,预计2006年8月完成。 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实践教学专用平台预计2006年8月开通学习资源库,预计2006年8月上网包含全程讲课录像的视频课件,以及其他资源(见“6-2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已经全部上网 6-1-2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目前包含全程授课录像的视频流媒体课件已经上网。请从下列链接进入课程资源主页。从左侧导航栏选择“讲课录像”,可以访问45分钟讲课录像。从导航栏选择“网络课程(课件)”,可以访问包含郑莉、黄维通授课全程录像的视频流媒体课件。http://qcourse.tsinghua.edu.cn/apply/teacher/course_preview_index.jsp?from=teacherview&curid=374&coursename=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urstyle=default&starts=null&orderitem=curlevel6-2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网上资源名称列表资源网主页:http://qcourse.tsinghua.edu.cn/apply/teacher/course_preview_index.jsp?from=teacherview&curid=374&coursename=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urstyle=default&starts=null&orderitem=curlevel资源列表:教学大纲授课教案:   ①《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电子教案   ②《VisualC++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第2版)》电子教案讲课录像网络课件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配音课件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视频课件 《VisualC++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第2版)》视频课件习题实验指导考试样卷及答案(在“其它教学资料”栏目下)参考资料目录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从下列链接进入课程资源主页,然后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其它教学资料”http://qcourse.tsinghua.edu.cn/apply/teacher/course_preview_index.jsp?from=teacherview&curid=374&coursename=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urstyle=default&starts=null&orderitem=curlevel 7.学校的政策措施所在高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2001年清华大学正式启动了“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这一工程的基本目标是,“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百门精品课程,推进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整体水平提高,初步建成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结构体系的前提下,重点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和授课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一工程建设中,我们实施了七方面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主要领导参加规划研讨,明确基本思路与方针,检查工作落实。(2)以科学的办法立项。首批确定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05项。中期考核后又确定了11项实验、实践类课程。“一期”精品课程建设学校投入了910万,建设项目2-20万不等,124万用于培育项目。中期考核后又对10门课程进行了提档资助,金额3-5万不等。学校还为数学、物理、生物等院系开设的基础课程有专项拨款。学校为实验室专项的投入也大大促进了课程实践、实验环节的建设。(3)确保组织落实。在建精品课程中,项目负责人为教授的占90%以上。同时学校明确要求,各个院系教学主管领导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协调,院系要从制度上和资金配套上支持精品课程建设。(4)加强理念上的引导。一是学校一再强调,要建设好精品课,就必须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贯彻始终。二是为使各课程项目负责人和院(系)领导加深对学校建设精品课程的内涵和指导思想的理解,多次召开“精品课建设研讨会”,以使各院系的思路和经验有所交流。三是为增强精品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结合课程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重点讨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理念与教书育人;与研究型大学教学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手段与教书育人等问题。四是“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启动四年来,编辑了十二期《精品课程建设简报》、八期《精品课程建设通讯》,以及《清华大学教学名师与精品课程建设文集》。(5)加强监督和督促。一是采取“协议管理、协议上网、中期考核、滚动资助、建成验收”的全流程管理方式,以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管理的严肃性和透明度。二是安排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对重点资助项目和英文授课及使用英语教材的课程进行“跟踪听课”。三是突出中期考核。2003年3月—4月组织了“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院系和项目建设单位是否很好地贯彻了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思想与思路;院系及其领导在精品课程建设和项目培育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各项目建设精品课程的理念、思路与方法,以及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6)加强制度建设。2001年学校出台了“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工作意见”。2005年6月学校又出台了“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纲要”,明确了“二期”精品课程的建设方针。“二期”精品课程建设将公共基础课、学科大类平台课以及文化素质课精品课程建设纳入相应“计划”中。学校本科精品课程建设“专项计划”包括两个子计划,即“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和“精品课程延续资助计划”,前者主要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后者主要针对已建成的校级精品课程,以支持那些已建成精品课程所形成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独特教学方式的持续实施。(7)营造主讲一门精品课程是一种荣耀的氛围。在“ 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纲要”中明确规定,每年通过校务会审议的精品课程,在教师节时,课程负责人将获得由校长亲自签发的荣誉证书。对承担“精品”称号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学校将在职称晋升、奖励津贴等方面有所考虑;将他们取得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与“重点科研项目”成果同等看待。对部分在建精品课程提供网络课件的制作与经费支持;对申报北京市以上的精品课程除课程原配的助教外另提供1-2个助教岗位,并提供拍摄录象、材料刻盘与网络课件上网平台的技术和经费支持。我校“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从课程分布看,按照目前的立项课程结构,工科学生在本科期间将接受的“在建精品课程”学分约占其总学分70%。(2)从中期考核结果看,评审专家认为,80%以上的课程有精品的意识,80%以上授课教师能“将精选的内容、以精彩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考核发现,在建精品课程有五个特点,一是研究型教学理念已植根于大部分课程。二是多数课程定位明确。三是在本科培养方案中举足轻重,且自成体系。四是一些院系的精品课程建设依托和带动了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五是不少课程完善了教学环节,增设了讨论课,60%的课程已综合采用“理论+实验、理论+实验+设计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实验环节;一些院系以系列课形式进行课程整合,教学模式鲜明;一些在建精品课属项目训练课,成为学生进入综合论文训练前重要的实践环节;一些课程将第一、第二课堂结合。(3)从学生反映看,多数在建精品课程受到学生的好评。在01秋、02春、02秋、03秋、04春、04秋、05春七个学期对学生教学质量问卷调查中,“在建精品课程”平均优良率为95%及上。从专家评价看,98.4%的教师的教学效果被评为“优良”。8.说明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