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渗透之数学学科.doc

心育渗透之数学学科.doc

ID:27858139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心育渗透之数学学科.doc_第1页
心育渗透之数学学科.doc_第2页
心育渗透之数学学科.doc_第3页
心育渗透之数学学科.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育渗透之数学学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育渗透之数学学科感悟椭圆之美宁波市北仑明港高级中学李鑫娟(15058879172)一、渗透缘起《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继学习圆以后运用“曲线和方程”理论解决具体的二次曲线的又一实例,也是圆锥曲线一节入门课。从知识上说,它是对前面所学的运用坐标法研究曲线几何性质的又一次实际演练,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华罗庚教授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所以数学是一门富于美感的学科,而本节课也处处透露着数学的数、形、式之美。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知、情

2、、意、行的和谐发展,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数学。本节课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点有:1.以美为媒,增强学生审美创造力;2.以问为源,培养学生善思敢疑;3.以形论理,树立学生人生价值观,用数学的美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二、渗透节点师:哲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是真、善、美的结合,简洁美、对称美、方法美、奇异美,品味椭圆的数学美,感悟美育,绝对是一个奇妙之旅。1.发现椭圆定义的数学美。本节课先由学生课前预习,以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卫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近地点、远地点为突破口,以椭圆在天文上的应用为基点,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好奇。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细绳、铅笔等工具

3、画出椭圆的图形,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精确作图,给出椭圆的形成过程。师: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往往源于好奇,请同学们大胆质疑提问,从而解决在平面上到两定点距离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一定是椭圆吗?还有其他情况吗?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满足条件后,得到椭圆的定义,符号表示为。师:数学来源于生活,从椭圆的图形定义可见其简洁美,从椭圆的定义引申可见其应用美,数学的美无处不在。2.感悟椭圆方程的数学美。(1)通过坐标系的选择,感悟椭圆的对称美。师:坐标系是构造出数与形的桥梁,它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曲线方程的构造。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由椭圆的对称美为切入点,并类比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建立合适的

4、坐标系。(2)通过要素的选择,感悟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师:建系后,关键是将条件转化为关系式,将椭圆定义符号化,以过焦点的直线为x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系,设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焦距是2c,M与两点的距离和为常数2a。请同学们考虑,这里为什么不取“c”和“a”,而要取“2c”和“2a”,从中我们能否感悟数学符号的简洁美?(3)通过方程的推导,感悟椭圆的奇异美。师:根据椭圆的定义,可得到方程,作为椭圆的方程,它不符合数学简单性原则。如果通过化简可将其整理为,但化简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同学们要增强信心,克服困难,我们就可以领略到数学解题方法的奇异美在这里显露无遗。椭圆的图形有对称性,表示它

5、的方程也该有对称性。由于,故大家研究令,得,大家看,此方程竟是如此的简洁优美!3.品味椭圆性质的数学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下问题:方程表示什么样的曲线?你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画出它的图形吗?学生活动:(1)列表、描点、连线进行作图,在取点的过程中得到椭圆的范围;(2)求出椭圆曲线和坐标轴的四个交点,联想椭圆曲线的形状得到图形;(3)方程变形,求出a、b、c,联想椭圆画法,利用绳子作图;(4)只做第一象限的图形,联想椭圆形状,对称得到完整图形。最后,通过实物投影,教师展示画图过程,挖掘学生的原有认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数与行的统一,体现出数学的和谐美。4.通过椭圆研究

6、方法,感悟人生坐标。师:用坐标法研究椭圆,它把几何中的“点”与代数中的“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的对应关系,将点的位置由纵、横坐标确定。我们所处的社会实际上也是无形的坐标系,个人的定位参数包含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而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密不可分。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要如何对自己定位?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三、渗透感悟“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本节课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年龄特点,挖掘椭圆独特的数学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寓美于教、寓

7、美于学,用数学的美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愉悦,反过来,也能激发学生去创造美。创造美是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利用教师的导向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也是如此美好,使其心理健康得到良好发展。今天的高中生由于高考压力,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有人甚至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对于一部分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困难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在现实中遇到挫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