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研究

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研究

ID:27837322

大小:47.1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研究_第1页
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研究_第2页
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研究_第3页
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研究_第4页
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研[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瘤体大小、内分泌类型、肿瘤的切除范围等与临床效果的关系。结果微腺瘤的治愈率(89.8%)显著高于大腺瘤和巨大腺瘤(P20岁,主要表现为肢端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2例,其中3例患者表现为Cushing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及向心性肥胖等,3例患者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低血压、低血糖、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贫血。1例患者在术前出现亚急性垂体卒中,出现眼肌麻痹

2、、视力障碍,原有症状加重,患者意识清醒,无脑膜刺激征。促性腺激素腺瘤2例患者,男、女各1例。男性患者表现为性欲下降、头晕、双下肢乏力、视物模糊、颖侧偏盲。女性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颖侧偏盲。无分泌功能腺瘤患者18例,表现为视力下降,部分伴视野缺损,头晕头疼,垂体功能下降等。混合性腺瘤20例。1.2术前及术后相关血清激素及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检查,明确诊断。术前1周及术后1周,晨起采集静脉血送检,检测血清中的GH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研[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

3、顾性分析120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瘤体大小、内分泌类型、肿瘤的切除范围等与临床效果的关系。结果微腺瘤的治愈率(89.8%)显著高于大腺瘤和巨大腺瘤(P20岁,主要表现为肢端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2例,其中3例患者表现为Cushing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及向心性肥胖等,3例患者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低血压、低血糖、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贫血。1例患者在术前出现亚急性垂体卒中,出现眼肌麻痹、视力障碍,原有症状加重,患者意识清醒,无脑膜刺激征。促性腺激素腺瘤2例患者,男、女各1例。男性患

4、者表现为性欲下降、头晕、双下肢乏力、视物模糊、颖侧偏盲。女性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颖侧偏盲。无分泌功能腺瘤患者18例,表现为视力下降,部分伴视野缺损,头晕头疼,垂体功能下降等。混合性腺瘤20例。1.2术前及术后相关血清激素及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检查,明确诊断。术前1周及术后1周,晨起采集静脉血送检,检测血清中的GH(生长激素)、PRL(催乳素)、T3、T4、TSH(促甲状腺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及颅脑MRI检查,均确诊为垂体肿瘤。

5、其中微腺瘤59例,直径W1cm;大腺瘤42例,1cm4cm。1.3手术方法完善术前准备。术前清洁鼻腔,剪鼻毛,全麻下进行手术。鼻腔消毒,置入鼻窥器,由一侧鼻孔向上,经中鼻甲到蝶窦的腹侧,穿过鼻中隔,推向对侧。置入扩张器,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蝶靖以及蝶窦开口。剥离扩大部分蝶窦开口粘■■■膜,使孤星蝶窦开口及腹侧壁暴露充分。将蝶窦腹侧壁凿除■■■掉,暴露蝶窦腔,分离黏膜,暴露凸形鞍底,根据肿瘤的情况,确定骨窗的大小。凿开骨窗后,可见鞍底硬脑膜。切开硬脑膜,暴露肿瘤,切除肿瘤。止血彻底后明胶海绵填充于鞍内。鼻中隔黏膜复位,

6、彻底止血后,鼻腔填塞膨胀海绵或者油纱条3do1.4疗效评价术后随访1〜2年,评价临床疗效[3]。治愈: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内分泌亢进的症状以及体征消失,血生化检查的指标均正常。未治愈包括症状缓解但未复发以及复发的病例。症状缓解包括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体积缩小,内分泌亢进症状及体征改善,生活检查指标好转但未完全正常。复发指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内分泌症状体征曾一度正常,后又复发。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3讨论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

7、生的肿瘤。此组肿瘤以前叶的腺瘤占大多数,来自后叶者少见。据不完全统计,其中PRL瘤最常见约占50%〜55%,其次为GH瘤20%〜23%,ACTH瘤5%〜8%,TSH瘤与LH/FSH瘤较少见。无功能垂体腺瘤,占20%〜25%。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o垂体瘤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多步骤过程,至今尚未明确。主要包括两种假说:一是下丘脑调控失常机制,二是垂体细胞自身缺陷机制。前者认为病因起源于下丘脑,在下丘脑的异常调控下,引起垂体功能亢进、增生以致产生腺瘤,垂体腺瘤只不过是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的表现形

8、式之一[4]。后者则认为是垂体局部因素使垂体细胞功能亢进状态,进而形成腺瘤。垂体瘤按功能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按肿瘤直径大小分类,W1cm者称为微腺瘤;1〜4cm为大腺瘤;>4cm为巨大腺瘤。按生物学行为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率高,原因一是很难切干净,二是增殖指数较高,肿瘤残余组织很快增长。Kovacs等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