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

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

ID:27655547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5

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_第1页
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_第2页
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_第3页
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_第4页
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摘要:有些西方学者和国内学者认为儒家伦理仅仅是动机伦理和德性伦理,认为儒家伦理在道德评价中以人的内在动机决定其行为善恶,与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无关。实际上儒家伦理是兼含德性与德行的道德伦理学,在道德评价中是“仁”与“礼”的统一。儒家的代表者孔子在对个体的道德评价中兼顾德性和德行两个方面,不仅注重个体内在道德品性的培养也重视在内在品质基础上的具体道德实践。孔子在道德评价中兼顾德性与德行对当代社会公民的个人修养的培养以及道德践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关键词:儒家;道德评价;德性;德行西方伦理学主要可分

2、为德性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德性伦理学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和休谟的德性效用论为代表,规则伦理学的代表是康德的义务论。儒家伦理学在学术界一直被视作德性伦理学,国内外学者认为儒家伦理学仅仅是动机伦理学,只以人的动机来进行道德评价,忽视了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考察。如有国外学者认为儒家伦理学是强调人格的塑造和个体美德的培养的德性伦理学。这些观点虽然点明了儒家伦理学的主要特征,但对儒家伦理的理解并不全面,以最具代表性的儒家经典《论语》为例,孔子对其众多学生道德评价既重视德性也兼顾德行。从屮也可以看出儒家伦理是内在美德“仁”和外在行为规则“礼”

3、的统一,并不是学界认为的仅仅是动机伦理,而实际上儒家伦理既注重内在道德修养乂注重道德践履。文章在梳理儒家“仁”与“礼”内涵的基础上,对孔子在道德评价时兼顾德性和德行的思想进行探讨,以阐发其当代借鉴意义。一、儒家伦理中的德性与德行“德”字的伦理和道德涵义在先秦时期己基本定型,不仅包括人的内在的“德性”,而且还包括人的外在的“德行”。即在“古代屮国文化屮,德字的使用,德目的列表,常常兼德行与德性而言。”[1]“德性”不是看出来的,是人本身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人的“德行”。德性,道德品性。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正如《礼记?中庸

4、》:“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郑玄注:“德性,谓性至诚者也。”[2]孔颖达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何为“德行”?谓道德品行。在《周礼?地官?师氏》里:“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上述说明,徳性不是看出来的,是人本身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人的德行。虽说德行包含了内心品性和外在行为,但德行一词实则偏重于“行”。简单的说,德行就是道德之行为。在儒家思想中,何谓德性?何谓德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万德之目,是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德性。在儒家思想中

5、,“仁”没有统一的具体的概念,“仁”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的道德品格,也是作为内在于心的精神形态的品格,即我们所说的“德性”。在《论语》中有近十处问“仁”,孔子并没有说出“仁”具体是什么,孔子面对不同的人,做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比如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尽管他没有明确表明“仁”是什么,但是我们也能看出忠恕就是核心的“仁”。《论语》中的“志士仁人,无以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能表明这一观点。“德行”一词在论语中也出现过。《

6、先进篇》里说到,“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门所重,正在‘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务求禄利、有表现,而遂特尊之円德行。”[5]这里的“德行”是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在孔子那里是指道德行为的意思。因此,如何“得仁”,也就是化德性为德行,孔子强调要通过个体作为、个体的道德实践而获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推己及人”是孔子的“仁之方”。而“克己复礼为仁”也说明了遵循礼是自身寻求或意识到仁的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践行礼必须是以仁为基础的,如孔子讲:“人

7、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6]“礼”作为限制行为的外在标准;“仁”则作为塑造稳定道德人格的内在道德。“仁”与“礼”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理由,“礼”是“仁”外化了的形式,或者说是仪式化、制度化了的“仁”,两者统一于儒家伦理思想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中的“仁”与“礼”的关系表明了儒家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与规则伦理学的统一。儒家伦理既注重培养内心品格也注重把内心的道德品质在道德规则下表现出来,“在强调美德培养和人格塑造的同时,也强调评价一个人时,应同时考虑其A在动机和所导致的外在结果”。[7]二、孔子道德评价兼顾

8、德性与德行儒家道德兼顾德性与德行,这也是由儒学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儒家伦理重修养,重践履,主张积极入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是儒?W的突出特点。1.理想人格培养在孔子看来,如果一个人经过长期的教化后具备了优秀而稳定的品格,他自然就会在行为中表现出自己的品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