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51484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第47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7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 孝文帝改革1.改革背景(1)有利条件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社会较安定,民族融合加强(2)社会矛盾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对改革积极推动2.主要内容时期概况措施内容作用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
2、北方经济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北魏吏治有所好转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迁都洛阳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移风易俗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3.实质: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4.历史影响(1)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
3、,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4)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随堂验收学以致用的训练营1.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
4、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
5、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6、。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2)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3)材料二中胡阿祥、赵翼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指出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第47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随堂验收】1.(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2.(1)条件:
7、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目的:巩固北魏统治。(2)特点: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通南北。(3)不同:胡阿祥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而赵翼对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因素:评价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与角度;还有时代变迁等因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