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479840
大小:6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4
《语文教师及其精神的三个维度与自身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师及其精神的三个维度与自身的发展 摘要:教师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人文关怀的真实本质是关怀关注人的及人性的本真的存在方式;教师是一个审美者,我们需要一种审美教育,不仅教育本身需要审美,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审美,需要审美精神的介入;教师要召唤一种宗教意识,引入一种异质文化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和战略,我们的最终的目的是要从异质文化中吸收一些本土文化所欠缺的内在品性以便来弥补、完善并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变革。 关键词:教师;人文关怀;审美;宗教意识 自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形势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迎接“课程改
2、革”所带来的挑战,教育上级部门和机构及其学校都对教师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或进行了专业化培训,这似乎预设了教师专业化是一个走出教育森林迷宫的路标,但却对教师的专业精神或多或少忽略了。如果没有专业精神作为一个专业的底蕴,对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语文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嘲讽和讽刺。 在一条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所看到的或所理解的却是社会的现代化(工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与教育的现代化或其他)而不是人的现代化;是花样形式的现代化而不是实质内容的现代化,例如现代教育中,形式多于内容、功利决定价值,花样多多,而实质空空。由于这样一种教育取向的出现,“因而现代教育往往陷入现实
3、性与合理性、实践性与理论性、功利性与真理性以及肉身性与精神性的矛盾之中,使得教育本身日益发生异化”①。异化教育的出现使教育参与者的精神取向不同程度地受到扭曲,为了恢复教育的启蒙功能和本来面目,使教育成为教育;也为了使教师及其精神摆脱受奴役和被扭曲的境况,使教师成为教师,使精神成为精神,教师应该走自身的以专业精神为底蕴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一、教师精神:一种“悟”的人文关怀 何为“人”?何为“文”?何为“人文关怀”?人有大小写之分。大写的人有一种形而上的集体整性与社会属性(阶级属性);小写的人有一种个体的自我独性和存在属性。人的存在属性与社会属性、自我独性与集体整性
4、⑵是相对立的,前者的共性使人融入某一群体而合群;后者的属性使人从这一群体中突兀而彰显自我,二者的和谐统一乃人的本质特征。合群而不被束缚,自由而不孤独是人的本性所向,这种进出自由、合而不同的本真,是谓真人。孔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乃是一种存在的方式与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的真实本质为关怀人及人性的本真的存在方式。一言以蔽之:人文关怀即关怀“人”与“文”。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与观察中,教师过分地对教育形式和花样(“文”)投入了大量的心思并借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睛(这本身并没有错),而对“人”自身的关注却被淡化了以致造成了对教师自身存在的遗忘,进而不
5、知何为“人文关怀”。这是视觉社会中现代化教育带给我们的一个误区。“人文关怀”不是通过眼睛来看的,而是通过内在的灵魂和心灵来被感悟和体验的。 教师呼唤一种人文关怀精神。由于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意识的欠缺,以至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的“集体整性”被无限拔高,人物只是作为“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而被教师传授给学生,而人物的“自我独性”相当程度上受到忽视,人物的“存在属性”长期被遮蔽而湮没。这种关注“大写的人”却忽略“小写的人”做法,造成了我们对人物片面性的理解,甚至在高级别的公开研讨课上,教者运用的还是单一的受经典马克思主义影响的阶级斗争论来解释其人物的行为、形象
6、和意义,不能不说这是我们语文教育的遗憾。我不是在贬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相反,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对20世纪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力的痕迹至今还在我们心中强势地延续。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就有“一代人有一代人对文学的理解”。作为新生代的教师,用别一种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潮来理解现有的语文课本内容,这不会是一种错吧。我们也总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吧!况且,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经典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理论除了自身的局限与不足外,还要受特定的环境因素及意识形态的人为地误解与扭曲。正因为这样,于是就有学者喊出了“19世纪
7、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在20世纪中国的影响最大,受的曲解也最大”②这一悖论性的呐喊。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大胆地创新与尝试,遵循“课改”方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和思变能力,用一种与时代紧密联系的多元化共存的教育理论和文艺理论来阐释解 读入围“课改”的作品。其实,无论运用哪一种文艺思潮和理论来解释,人文关怀不能被遗忘,它是一个出发点和前提,同时也是一个归宿和底线。要理解人文关怀,要增强我们教师的人文意识,读“鲁迅”就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鲁迅是一个我们无法饶过也不能饶过的存在。一个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