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79500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3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归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归因研究摘要:大学本应是汲取知识的圣地,如今的大学校园却充斥着逃课的恶劣风气。有些高校为加强学风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却招致学生的强烈抵触。基于此,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为例,调查了大学生的逃课现象,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希望为高校改善大学生逃课的不良风气提供帮助。中国5/vie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现象归因研究 据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而哲学等公共课逃课率则高达50%。如今,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课堂上,学生寥寥无几,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甚至出现了“
2、大学逃课族”。 高校为加强学风建设,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招到了部分学生的强烈抵触。基于此,笔者研究了大学生逃课的现象,并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方式与抽样方案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是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笔者从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的10个学院中随机抽取了3个学院,即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美术学院和历史与社会学院。由于大四学生基本离校,所以不在抽查之列。每个学院随机抽取300人,其中按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层次各随机抽取100人,且三个年级按男女两个层次各随机抽取50人,共计90
3、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笔者总共发放九百份问卷,有效回收900份。 2.研究内容 问卷设计为基本资料、逃课内容、逃课行为检测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首先,调查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其次,调查在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无逃课等基本情况;第三,笔者调查了学生对逃课行为的自我检讨;最后,笔者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关于当前在校大学生逃课状况的建议。其中,笔者重点关注了“是否应该把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并与奖学金挂钩”“教师应该怎样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家庭所给予的良好学前教育是否有利于抑制孩子后期的逃课行为”“社会经济形势的千变万化、就业前景的变幻莫测以及消极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
4、影响”“在校大学生们应该怎么样使自己专心投入到大学课堂”等问题。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本次�{查分层抽取男女各450人,共计900人,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00人。 2.调查内容 (1)大学期间是否逃过课的问题 在调查的900位在校大学生中,有100人从来没有逃过课,90人基本不逃课,90人经常逃课,其余620人偶尔逃过课。经常逃课和从不逃课的大学生都只占10%,80%的学生基本不逃课或者只是偶尔逃课,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受群体影响比较大。 (2)对逃课的看法 调查表中对逃课的看法有四个选项:选项①,逃课是不对的;选项②,偶尔逃
5、课一两次无所谓;选项③,有些课不得不逃;选项④,不逃课不算大学生。超过60%的学生选择了偶尔逃课一两次无所谓。 只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选项④,大部分人认为偶尔逃课无所谓,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并不认同“不逃课就不是大学生”这个观点,说明大部分学生不经常逃课。 (3)逃课类型 本次问卷设计把逃课类型分为: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以及选修课;②英语课;③专业课;④视情况而定。27%的人不喜欢英语课,专业课逃课现象少,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会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教师的严厉程度以及课堂的吸引力等因素考虑逃什么课。 (4)逃课后做什么 笔者大致把“逃课后做
6、什么”这一问题设计了睡觉、上网玩游戏、看电影、上自习室、去图书馆、运动、逛街、做兼职、陪男女朋友九个选项。笔者通过调查发现,450人逃课是因为睡懒觉,190人逃课是做兼职,约20%的人逃课去图书馆,还有些人逃课陪男女朋友,甚至沉迷网络游戏。 (5)逃课原因 据统计,21%的学生觉得期末考试前,教师会划考试范围,所以才选择逃课;20%的学生因为教师不经常考勤,所以选择逃课;18%的学生因为上课无聊,所以选择逃课。与此同时,25%的学生因为别人不去,所以我也不去上课;7%的学生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所以选择逃课;5%的学生因为不喜欢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所以选择逃课。 3.逃
7、课行为的自我检讨 根据笔者的调查,30%的学生在逃课后,心里会感到不安,但很快就会消失;30%的学生逃课后会有负罪感;10%的学生会觉得逃课已成为习惯,没有不安全感;极少数的学生认为逃课后感觉很爽,会继续逃课;26%学生因为只是偶尔逃课,所以心里没有负担。 4.逃课原因分析 为什么逃课问题盛行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呢?笔者大致归纳出以下原因: (1)学生方面 首先,有的学生是被调剂进校,所以对所学专业缺乏学习兴趣;其次,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最后,部分学生集体意识差,以自我为中心,沉迷网络,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