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

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

ID:2737667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_第1页
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_第2页
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_第3页
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_第4页
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摘要: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事关代际正义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却引发了公共空间的诸多争论。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意见的梳理,可以发现:总体来看,公众对小区开放政策普遍存在误读,并呈现出工具性的利益表达倾向;细分来看,公众对政策转型的评价具有显著的群体差异,已购房者最不赞成这项政策,其他群体各有自身的利益考量,政策选项的差异以及政策执行的模糊性影响公众的态度。就其奉质而言.城市空间调整涉及广泛的利益变动。业主假以尚未成熟的“共有权益”来进行自我保护,使得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存在复杂性。官民之间、个益与公益之间在政策议题上话

2、语失衡,共同导致形势复杂化。必须推进理性的沟通交往以保证政策的程序正义,推进系统性改革以保证政策的实质公平。中国4/vie  关键词:封闭小区;街区制;小区开放;城市空间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1003-854X(2016)05-0040-06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2月21日晚,新华社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客观地说,《意见》里的很多提法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改革措施具有新意、富有内涵。但是,社会舆论对《意见》的其他方面关注并不多

3、,却形成了聚焦第十六条“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以下简称“小区开放”)的舆论漩涡。相应的话题连续多日在社交网络呈现“霸屏”之势,直到3月5日“两会”开幕时。关于推广街区制的争论仍在持续发酵。  以“小区开放”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自2月21日到27日,得到的相应条数高达667万,其中新闻数量为296万篇。“街区制”的百度媒体指数在2016年2月22日达到峰值10886条,“小区开放”的媒体指数于2016年2月23日达到峰值6332条。2月21日晚上8点15分,央视新闻微博发出关于《意见》的新闻,第二天上午lO点,就已经

4、有近15000条转发,3600多条评论。截至2016年3月5日上午10点,各类微信公众号分别发布了11136条和7985条关于街区制和小区开放的信息,新浪微博开设的“#开放住宅区#”主题讨论有1416.9万人次阅读、5879人次参与讨论。  在主要门户网站,关于小区开放政策的讨论如火如荼。新浪网2月22日发布的《小区道路充公,问过业主吗?》、2月23日发布的《最高法回应开放小区是否与物权法相悖》,到2月27日晚分别收到11.2万、5.7万次评论;同期,凤凰网发布的《开放封闭小区,先从机关大院开始》,有7571人参与评论。借助便捷的网络平台,各类观点博弈与互动相当频繁

5、。这些观点或者对立或者一致。出于各种立场又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但是最终汇成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  尽管有一些学者介绍国外或港台地区的街区制。阐述街区制改革的正面性,但这些声音很容易被淹没在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中。人们似乎发现,关于小区开放的舆论在虚拟空间呈现出总体性的质疑状态。实际上,“网络所代表的民意是有偏性的,因为网络人口群体本身具有偏性”,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利益需求。相应地,网络意见表达一定与线下的立场、身份具有紧密联系。不同人群为什么、什么情况下表达怎样的政策意见,不能简单地用“支持”或“反对”一概了之。只有还原不同意见主体的态度,抓取个体意志的差异性,才

6、能精准研判舆论形势,推进政策改善。  为此。笔者借助网络平台发起了问卷调查。自2月22日到2月23日两天时间内。回收有效问卷1636份。样本范围遍及全国27个省、区、市。调查细分了已购房者、未购房者、房地产商与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四类群体,并且细分了不同的政策选项,以准确把握政策转型面临的形势。  二、关于城市小区开放政策的总体认知  由于缺乏理性对话的公共空间,也缺乏必要的政策沟通,公众对于小区开放议题存在非此即彼的回答,进而形成了简约化的总体认知。  (一)公众对小区开放政策普遍存在误读  自《意见》发布当晚起,各类社交媒体和网站反应强烈。一时间,“要拆你家的围墙,

7、你愿意吗”之类的问题。迅速挑起公众心中的疑虑。笔者的问卷调查表明,68.09%的受访者不赞成开放封闭小区。赞成的比例仅为31.91%。  实际上,《意见》中关于从封闭小区走向街区制的论述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新建小区不再封闭、已建小区要逐步打开,表明新旧小区的政策有所区别,并非“一刀切”;二是巳建小区要逐步打开,并非一蹴而就。但是,普通民众对于这些政策走向并未有细致的观察,加之网络媒体存在总体性评价的导向,舆论和公众大多将政策转型简单解释为“小区拆围”,认为政府要拆除所有小区的围墙,因而引发了网民的抵触。显然,不能把推广街区制理解为简单的“拆墙运动”,也不能说是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