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59113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7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联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联姻研究摘要: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小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对产业集群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析基础上,提出通过产业集群方式提升中小企业的核竞争力的几种途径及存在的风险。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模式1产业集群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产业集群作为中小企业的一种重要模式,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共同打造市场,从而加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根基,使中小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产业集群能够促使中小企业提升起核心竞争力,同时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与增强也使得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大。产业集群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方法与手段,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非常适合使用这种方法,因为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与大企业无法进行抗衡,在市场竞争中只能作为配角,任凭别人表演。所以,中小企业要想摆脱这种局面,比较快、比较好的办法那就是这些相关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就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这些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产业集群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就是产业集群对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核心竞争力对产业集群有影响作用。产业聚集增强了竞争,竞争也同时提升了集群的竞争力。相互竞争的确会给集群企业带来一定威胁,然而,合适的竞争对手能够有助于企业增加持久地竞争优势以及改善所处产业的结构。群内企业的竞争行为作为一种动力机制,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提升了集群的整个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产业集群模式下中小企业的联姻 中小企业发展先天不足,因此通过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是企业规模小、市场势力弱、融资渠道少、人才储备不足、信息资源欠缺等等,而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正是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尤其在由众多中小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中,各厂商都只是该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具体企业,产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市场势力很强,集群内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有效地避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因此,通过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2.1分工协作经营模式即把为大企业配套作为企业发展,走向市场的途径。成功的中小企业非常注意避免直接与大企业竞争,而是尽可能与大企业合作,做大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伙伴。中小企业在为大企业配套时要在成本领先的基础上寻求差异化,要主动研发不同类型的产品为多个大公司配套,以分散自已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利用这种经营模式来规避自己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达到在合作中壮大自己,发展自己,让自己不在竞争中被吃掉。同时利用这种模式还可以达到产业集群的目的,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2.2特许权经营模式这是连锁经营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特许经营机构将自己拥有的商标、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的统一的业务模式从事经营活动并支付相应费用。它有助于中小企业在不需要大量资金的基础上快速拓展业务。同时,特许经营机构还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培训,弥补中小企业在管理上的先天缺陷并获得经营上的支持。 广大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市场细胞和组成部分。以先进管理为纽带的中小企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创新载体、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是维系经济稳定增长的市场基础、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在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融资难等外部困难,同时还有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先进高效的组织形式等问题。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认为,发展特许经营是推动一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特许经营倡导的“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合作双赢”的理念,符合市场信用体制建立的要求。同时,“散、小、差”的中小企业通过到特许经营方式加入到拥有先进经营技术和品牌的龙头企业的行列,利用特许者的信誉、品牌、专利技术、管理诀窍等,有助于使这些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并通过“借梯上楼”方式获得良好的经营效益,提高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提升和提高,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 2.3利基经营模式作为中小企业,大多是市场补缺者。作为市场补缺者,他们应精心服务于市场的某个细小部分,不与主要竞争对手竞争,而是通过专门化经营来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利基经营模式是指通过对市场的细分,企业集中力量于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严格针对一个细分市场,或重要经营一个产品和服务,创造出产品和服务优势。通过选择一个特殊的利基市场,企业的战略更突出表现为企业家对顾客和竞争对手的决策。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的方面最具竞争力。中小企业利用这方面的优势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达到在竞争中保护自己、发展自己。中小企业利用这种经营模式能够壮大自己,它利用大企业忙于大规模的竞争而没有注意到小市场的细分,中小企业抓住这种机会形成产业集群来壮大自己,以至于能够和大企业来抗衡,迅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4虚拟经营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正在发生一场由物质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的深刻转变。这种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兴的经济对传统的工业和农业进行了一场革命。知识和信息通过对传统生产要素即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整合和改造,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虚拟企业经营。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企业的资源相对缺乏。所以,中小企业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而虚拟经营则是一种克服资源缺乏劣势的现代营销模式。“虚拟经营” 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只保留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功能,比如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而努力将其它功能虚拟化,即企业内没有完整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而借助企业外部提供。所以,对于某些已经掌握核心资源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来讲,采用虚拟经营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极佳战略。中小企业可以虚拟人员,借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以弥补自己智力资源的不足;也可以虚拟功能,借企业外部力量,来改善劣势的部门;还可以虚拟工厂,企业集中资源。专攻附加值最高的设计和营销,其生产则委托人工成本较低的地区的企业生产。美国耐克的发展便是“虚拟营销”成功的典范。耐克是一个既无生产车间又无销售网络的企业,只拥有在全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动鞋设计部门和营销部门,生产和销售全部虚拟化,通过外部组织来完成。 3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联姻的风险分析3.1创新惰性风险中小企业内协同与溢出效应在促使集群获得外部经济性的同时,也滋生着集群内的创新惰性。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在资金、人才、信息、财政金融的支持以及市场控制力等方面处于劣势,无法进行高水平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3.1.1技术人才储备明显不适应核心技术创新。人才,尤其是高、精、专技术人才是核心创新的宝贵资源。中小企业缺少高技术人才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阻碍了这些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创新活动。3.1.2资金投入难负其重。核心技术需要企业负担起高昂的技术创新费用,这不是一般企业中的中小企业所能负担得起的。3.1.3缺乏规模经济效益和较强的市场控制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核心技术的带动作用和扩散效应,因而大企业从核心技术创新中获取的受益要远大于中小企业。 3.1.4核心技术创新风险较大,中小企业抵抗风险能力不足。维持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两个关键因素是企业家精神和渐进式技术创新模式。企业家精神主要指创新精神。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指企业集群内部的隐含知识、技术甚至经营理念,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为企业集群内的创新一般是围绕集群内的主流产品渐进展开的,一旦有新的产品或工艺技术出现,很快会在集群内传播、溢出和渗透,将一个创新活动发展成一群创新活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具有一定的周期,不少有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因而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打击。3.2柠檬市场风险柠檬市场(TheMarketforLemons)也称次品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随着社会大分工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是产品生产的趋势,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过于专业化也会导致单位个体涉及领域狭窄,最终产生柠檬市场效应。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区中的个体一般规模较小,每个单位在全系统内部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而集群区是有大量个体共同组成,形成了一个共同合作、专业化程度极高的庞大生产系统,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集群区这种中小企业组织形式,只是一种单纯的生产联盟,并不具有抵御外来风险的功能。而且这些个体单位由于具有严格的专业化分工,专业设备利用性很高,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行业出现不景气,经营者很难处置这些专用设备,所以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经营或偷工减料极力降低成本,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不断退化,出现所谓的“柠檬市场”效应。在“柠檬市场”上,企业主之间的信任和承诺关系网络遇到破坏,加剧了偷工减料之风蔓延,最终导致整个企业集群的毁灭。即使少数企业在恶性竞争中生存下来,成为低价竞争的幸存者,当这种低价、无品牌的商品大量涌进国际市场时,很容易被进口国视为倾销行为而启动“反倾销”法案进行回击。 3.3锁定性风险集群内企业地理位置接近,企业以及辅助性机构之间密切的相互关联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也逐渐转变为一个封闭自守的系统结构,从而使整个集群不能迅速地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的交换,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不断减弱,形成锁定性风险。所谓“锁定” 是指企业群一旦捕获某种机遇形成区位优势,由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产生累积效果,就会沿着这种轨迹发展下去,但这也可能是一种非最优资源配置,只是根据经验和习惯选择一种熟悉的发展路径。国家的分权式改革造就了具有独立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各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通常将企业集群限制在其行政边界内,使跨区域的企业集群很难成长。其后果是大部分的产业集群都被局限在狭小的地方行政边界内,集群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无法引进,导致集群内部表现出僵化封闭,知识技术趋同,互补性消失等不良后果,最终使集群丧失创新的活力和竞争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