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摸索和探讨,以求提高课堂质量。【关键词】讨论;探究新课程要求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要求多样化的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学的愉快、轻松、自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和实践能力。而课堂上的讨论以至争论,恰恰是能较好的体现以上要求和达成以上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就结合本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心得。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
2、敢于自主讨论在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中,教师搞“一言堂”,把学生作为“待灌的鸭”,一切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这是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长期受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大多只愿听,不愿说,更不愿意讨论。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被禁锢,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要让学生的思维奔腾起来,就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自主讨论。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这一目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1 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察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适应学生的活跃思维
3、和情绪变化,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对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成绩也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对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这样就可以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轻松投入讨论,投入学习。1.2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交流少指责,多关怀少批评,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师生通过讨论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1.3 宽容学生。无论年龄、阅历还是知识和能力,师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要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尤其是学生中的不同见解,即
4、便学生的意见和见解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也要让他们说完,容他们辨解,给他们理解和改正的机会。这样哪怕是学习上再有困难的学生,只要他们有一丁点自己的见解,也会大胆的说出来与我们交流讨论。2.精心策划教学,激发学生积极讨论新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创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所,让知识在互动对话,讨论交流中不断生成。而结合教学经验,运用教学艺术,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使教学得以充分互动,使知识得以充分交流、生成,常见方法如下:2.1 创设愉悦问
5、题情境,进行讨论探究。学生对老师的最初印象往往在课始阶段,课始阶段的教师语言与情境创设,往往形成课堂教学情感氛围的基调。只有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产生与教师,与同学交流、讨论、探究学习的欲望。如在讲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节时,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动画: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往一杯水中先放入一勺糖,糖溶解完后,馋嘴的它尝后觉得不甜,又放了一勺,溶解完后尝觉得甜多了。于是它就自言自语说:“把糖继续加下去,一定会继续溶解下去,那么水也就越来越甜了。”但事实上当它又加了一些后,发现就不能在溶解了。
6、急的小老鼠向在座的同学说:“怎么会成这样呢?谁能帮我找到原因呢?”虽然是初三学生,但他们看这段动画时,仍是抑制不住兴奋、激动,还没等播放完,学生就已经开始三言两语发表言论,自主交流了,甚至有个别同学因意见不同已经争论起来了。可见将呆板的知识借助儿童的语言思维,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仅感觉亲切,而且更愿意、更乐于、更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师生、生生的讨论探究之中。2.2 把重难点设计为思考型问题,进行讨论探究。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学生探究问题是走向探究的第一步,而教学中的重难点更不例外。如在中考复习中,复
7、习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当鉴定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哪种药品呢?而吸收和除去二氧化碳时呢?可先让学生自行思考,再讨论,再设计出符合小组讨论结果的实验,亲自进行操作实践,此知识不仅明晰了,而且当以后再碰到如此“硬骨头”问题时,学生就会不由自主的进行讨论探究,各抒已见、集思广益,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的探究品质和实践能力都得以提高。2.3 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讨论探究。“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不是老师强加给我的”,有利于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的新奇感,增强主动学习的愿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8、。如在中考复习中,复习PH值时,可让学生事先查找资料,采集大量PH值与生活、生产相关的问题,并让他们自主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的、详细的讨论,使知识在丰富的同时又得以深化。经过课堂实践检验,学生自主选择的问题,更容易在学生中激起波澜,在一片惊叹、佩服、赞扬声中,彼此欣赏着讨论探究的成果,忘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