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66399
大小:4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9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并安排了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认识细胞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还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会运用该模型解释相应的生理现象。2、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
2、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一定的想象能力。同时他们对科学发展历史很感兴趣,引导学生据其因究其果,学生通过思考、查资料等,充分认识理解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通过画平面图把它表现出来。这样,整合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丰富了知识内容,培养了学生思维表达、推理等各方面能力。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二、设计理念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同时注重评价,激励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2)简
3、述细胞膜的结构。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资料信息中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进行评价;(2)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2)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 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3)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4)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点难点】1、重点: 细胞膜的结构2、难点: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结构与功
4、能的统一性。 四、设计思路由于本节教学内容属于生物学史,对学习者而言很枯燥,因此采用“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以“细胞膜结构中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为切入点,并通过问题、资料分析、板图及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构建模型,并不断修正评价,进而突破难点;以概念图的构建和动画演示,引导学习者更好的理解和构建流动镶嵌模型。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六、教学实施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新课1、用多媒体展
5、示某些膜结构功能的视频) 生物学观点认为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那么生物膜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使其能完成以上的功能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 观看,思考模型构建需要的材料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参与模型构建。二、细胞膜的成分展示学案材料1,并提出问题:①. 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小组交流后 利用材料,设计“问题串”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欧文顿认识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②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③那
6、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呢?归纳: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并用柱状图加以标示。回答问题。 是为了以问题驱动学习,让学生知道模型构建需要的条件和知识等。以柱状图形式,直观形象的表示各种成分的含量,形成直观的认识。三、细胞膜的结构 提出问题:磷脂和蛋白质是通过什么样的排列方式参与膜的构建? 观看图片,了解磷脂分子的性质: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投影简介磷脂分子的结构: 【探究活动1】若将磷脂分子置于盛水的烧杯中,那么在空气和水的
7、界面上,它们会怎样排布呢?请画出相应的示意图。讨论可能方式,并说明理由。 变式问题:若有很多的磷脂分子在水中会怎样排布呢? 依据材料2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合作,利用已有知识和模型,动手画出可能的排布并绘图表示,并加以判断。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展视野,巩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质疑、探索的精神。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得出的结论提出问题:双层磷脂分子又会怎样排布构成生物膜呢?【探究活动2】请同学分组利用画的模型进行模拟,并进行判断。 归
8、纳得出结构:磷脂双分子层 【探究活动3】让学生在磷脂双分子的泡沫结构模型上进行蛋白质位置的模拟,得出可能情况并画图。 阅读资料3 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合作,利用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模型构建的修正;绘图表示,并加以判断。 动手演示画图,构建模型,并评价。阅读课本: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明——暗——明”,提出“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