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57472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高效课堂“一点一”教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一点一”教学法陈凤英摘要:“一点一”教学法是在“导拨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和教学实际,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形成的。该教学法充分吸收了“导拨式”教学法的优点和“微课”的教学模式特点,以及理科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一点”为中心,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探一探”,“练一练”,“辩一辩”,“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自由组合,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关键词:知识点教学法微课堂立体式陈凤英,女,内蒙古五原一中,中学高级教师,政治特级教师。“一点一”教学法渊源于“导拨式”教学法。“导拨式”教学法是“九五”期间研究的省级立项课题,通过结题验收获
2、得黑龙江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导拨式”教学法内容:寓“导”于讲之中,寓“导”于议之中,寓“导”于疑之中,寓“导”于练之中。“导拨式”教学法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导”即引导、指导、诱导。“导”即导思路、导方法。“导”是教学过程的主线。“拨”即教师点拨知识、点拨思路和方法。这种方法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克服“填鸭式”教学法的弊端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足之处是过于重视教师的作用。一、“一点一”教学法“一点一”教学法是在“导拨式”教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形成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充分吸收了“导拨式”教学法的优点,以及“微课”的教学模式特点,和理科
3、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点”就是一个知识点,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原理,总之,将知识碎片化,一个碎片就是一个完整的微课堂。一节课由许多独立完整的“微课堂”组成。“一点一”教学法中后面的“一”指的是把教学过程分为“读一读”,“讲一讲”,“探一探”,“练一练”,“辩一辩”,“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宜读则读,宜讲则讲,宜看则看,宜练则练,宜做则做。没有固定的格式,同课可以异构,不同学情可以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不同。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这里的“材”,一是教材,二是学生。1.“读一读”。一是带着问题式的读,二是发现问题式的读。带着问题式
4、的阅读一般是教师预设的问题,这样指向目标明确,读的有针对性,避免读书的盲目性,既节省读书的时间,又有利于知识的落实。苏东坡曾经说过:“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里的“一意求之”,就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围绕着问题读书。学生学会了读书和使用教材,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深远的意义。发现问题式阅读是学生边读书边把学习的内容设计成问题,即书本知识问题化,这个过程是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5、怠。如果是复习课“读一读”可以用于读材料,一是根据“问题”读材料,一是根据“材料”设计问题。后者有一定的难度。2.“讲一讲”。读完一段后,可以就教师预设的问题或学生读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由学生主持互答,谁展示谁就是小老师,谁就有提问同学的权力,没有答对的可以找同学帮助回答。“讲一讲”既可以是教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讲。学生设计的问题如不能体现或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可以对学生设计的问题进行“点拨”使问题设计水平更高、更好、更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好地体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果教学内容简单,直接给出一些测试题目即可,进入“练一练”环节。如果对问题理解存在问题,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具有启
6、发性的“探究”的内容,课堂进入“探一探”环节,在“探一探”中如果内容有讨论的价值,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辩一辩”环节。如果学生对教师预设的问题理解了,教师可以进行“点拨式”或归纳性的讲解。如果对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进行“拓展性”的讲解,即进入到“讲一讲”这一环节。这里的讲是点拨式的讲即画龙点睛,“扩展式”讲解强调的是广度,“拓展式”的讲解强调的是深度。3.“探一探”。针对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可以预设一些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这个环节一是要求教师预设的问题有“探究”的必要,一问一答就解决的问题,不用“探”就已经很明白了,这样的问题没有“探
7、”的必要,更没有“究”的必要。二是在预设问题的“维度”上和“广度”上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思辨具有可能性。“探究”的前提是“疑”,“疑”可以是教师设置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认为确有必要的,可进一步“设疑”。这就要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诱导”学生进入“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师既是运动员也是教练员和裁判员,总之,教师要做到收放自如,必须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且具有必要的教学机智和应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