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ID:25288741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对加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加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加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加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对加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加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加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对加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道论文联盟.L.cOm德水准历来是教育的中心问题。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及党中央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方略中都明确了德育的首要和中心地位,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状况却与这一要求有相当的差距,突出的问题就是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  一.关于德育观念的思考  每周一节的班会课上,德育处的老师利用有线喇叭宣讲着行为规范之类的内容,而在各班的教室里,学生们有的在开小会,有的在写作业,有的在闭目养神,有的

2、  相信这不是个别学校的个别现象。即使畏于学校的规定、班主任的威严,学生正襟危坐也未必在认真听讲,而作为德育专业课的班会课尚且如此,德育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说,正常人的一切行为都与需要密切相关,接受教育也不例外。需要是指主体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一方面缺乏而引起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状态形成了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依据。首先,需要是一种摄取状态,是主体有目的地活动的动力,具有动力性;其次,需要是与不足或缺乏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对象性;第三,需要是在主体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动态性。由此可见,学生不乐于接受教育,甚至排斥教育,

3、表明他们至少在目前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没有感到这方面的不足或缺乏,因此也就不具有这种摄取状态,一句话,他们没有这种道德需要。  既然需要是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那么它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当前中学生的道德需要不是得到了满足,恰恰是缺乏这种需要,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要认真反思,比如学校的德育过分强调其适应性,甚至以压制、灌输的单一模式复制产品,其结果必然是学生愈听愈厌,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道德从实际上看,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用以认识、发展、完善、超越自我的手段。道德教育的根本宗旨不

4、在于劝告人们去过哪一种生活,而是揭示人们本来能够拥有哪一些美好的可能生活。学生能够刻苦学习,也正是来自于对其未来可能拥有美好生活的描绘。  就基本的行为规范而言,我们有必要进行灌输,并加强专门的训练,但对一些较高层次的意识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事实上就无法用现成的价值体系去进行灌输或纯粹叙述性的教育,有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课关系不大。况且,德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规范、束缚,更重要的是对其人格的提升。中学的德育工作应当立足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塑造其创造性人格,引导他们追求美好的未来,从而使之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信

5、心,大胆开拓,进取创造,而不是让他们简单模仿过去。  二.关于德育目标的思考  在一次为什么而读书的主题班会上,一名学生直言不讳地说:读书就是为了赚钱,而全班一半以上的同学明确表示认同,持反对意见的了了无几  面对此,我们也许会吃惊,会唉叹,甚至会愤怒,但这是事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商品经济观念已深植于人们的意识,这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变化,若我们仍一味地空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现在的学生眼里该是多么的空洞,甚至虚假。读书不是为了赚钱,但没有钱就不能读书,人不能光靠吃饭活着,但没饭吃是万万不能活的。需要是与不足或缺乏联系在一起的,

6、我们绝对不能赞同读书就是为了赚钱,但读书终究与赚钱分不开,更何况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因此,我们必须使我们的德育目标跟上时代变化发展的步伐,切合(但不是迎合)学生的道德需要,从而取得实效。  可以说,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正处在一种颇为尴尬的境地,它因倡导理想而存在,而又因倡导这些理想而难以存在。忘我无私奉献,几近共产主义战士,这样就等于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表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就是以勤奋的态度否定效率的作用,以集体观念否定竞争意识,以尊重否定创造,以一致否定个性,以艰苦朴素否定合理消费等。过高的目标难以达到,

7、即使努力也难以达到,其直接的结果便是放弃,这样就必然导致学生与德育的疏远,导致其道德需要的消失。  当前学校的德育目标应当以社会现实为参照基础,与社会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定位于合格的公民,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鲜明的个性,这样势必会使学生与德育亲近起来,并成为其精神追求。  为什么而读书?也许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学习上向上看,生活上向下看,就缺少了学习的动力;生活上向上看,学习上向下看,就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学习上向上看,生活上向上看,岂不两全其美?这样既肯定了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又指明了超越商品意识的

8、必要性。我们的学生并非不通情达理,而他们所期望的也正是通情达理的德育,亦即切合他们需要的德育。  三.关于德育途径的思考  考试刚刚结束,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学生们有的欢呼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