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视野中:辽宁职工群体的利益分化与整合

社会分层视野中:辽宁职工群体的利益分化与整合

ID:25247774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上传者:U-991
社会分层视野中:辽宁职工群体的利益分化与整合_第1页
社会分层视野中:辽宁职工群体的利益分化与整合_第2页
社会分层视野中:辽宁职工群体的利益分化与整合_第3页
社会分层视野中:辽宁职工群体的利益分化与整合_第4页
社会分层视野中:辽宁职工群体的利益分化与整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分层视野中:辽宁职工群体的利益分化与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社会分层视野中:辽宁职工群体的利益分化与整合一、辽宁职工群体的基本构成及社会影响  在中国社会进入了急剧变迁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进一步完善,导致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乃至不同人群的目标越来越独立,利益边界越来越明晰,并由此分化出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为此,必须从建立现代社会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各职工群体存在的社会基础、利益分配及生存状况,及时把握住职工队伍中各利益群体的发展趋势,引导扶持各利益群体健康发展,使其达到应有的社会定位,使社会结构现代化并日趋合理。  辽宁作为一个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省份,不同利益群体的重构在辽宁社会的阶层建构中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特殊性,私营企业主群体发展滞后,大量产业工人阶层社会地位总体下移,工人阶级的整体认同感弱化,经济发展与社会不同利益群体构成不相适应的群体分化整合特征,构成辽宁社会阶层结构的特有变化,其基本构成如下:   1.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社会的稀缺资源,集企业的决策权、经营权、管理权于一身,是企业各种资源的支配者、市场化政策的积极推进者和制度创新者,其群体素质的完善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普通工人的命运。  2.普通工人群体。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城镇企业的工人、服务业中的工人与下层管理人员和由农村流入城镇的打工者,约占辽宁职工队伍中的60%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传统重工业基地的特征之一。  3.专业技术人员群体。拥有社会文化资源和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能力。目前辽宁专业技术人员群体规模比20世纪90年代略有下降,但大多收入较为丰厚,因单位所属系列的不同和专业技术等级的不同,其工资存在3-4倍的差距。  4.公务员群体。具有等级差别的科层系列,在相应的科层位置上取得相应的对社会资源的支配权和经济权益,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较大收益者之一。自进入21世纪以来,辽宁公务员群体约有41万余人,按30%为国家社会管理者计算,这一群体数量比重约占辽宁职工队伍的0.7%。   5.下岗失业者群体。是普通工人群体的派生物,也是社会转型期间的特殊现象。这个群体为改革做出了牺牲,是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其经济利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因失去工作而受到损害,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转移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风险,辽宁在产业结构调整与深化企业改革中,大量解雇或变相解雇劳动者,1995年~2001年,辽宁每年下岗失业人员40万人,到2003年辽宁实际失业率已高达10%以上,成为全国下岗失业率最高的地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引起工人阶层内部群体结构的变化,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首先是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事、用工制度,往往使职工被固定在某个单位身份、社会职业身份上,既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使人们从传统的固定身份的壁垒中摆脱出来,大范围的职业变更引起职业分化,在促进工人阶层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形成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人才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但适应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社会财富的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工人阶层内部结构由简单向复杂演化的同时,也适应了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社会工作和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工人劳动的流动性和职业身份的可变性为工人阶层内部结构的多元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人阶层内部新、老群体的消长,实际上是工人阶层对社会关系变革的适应性调整,从而使自身内部结构对外部社会的适应性更趋完善,内部群体的互补性不断增强,达到工人阶层结构与社会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相互支持,在维护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和谐中发挥着自身作用。  二、职工群体分化现状与发展中的不足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辽宁工人阶层中各群体之间成员流动频率加快,各自的规模在进一步调整,但各群体之间的界限、利益关系、总体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其发展趋势主要反映在群体利益关系和群体发展规模等方面。  在群体利益关系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之手”的作用,经济利益的第一次分配,倾向于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群体。中国加入WTO进一步引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新的调整,使这种倾向更加明显。体力劳动者与非体力劳动者、有管理权与没有管理权的人,有文化技术技能与没有文化技术技能的人的经济利益差异明显拉大。公务员群体、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专业技术人员群体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得以提升。为促进职工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协调、和谐,实现双赢互利,共同分享改革成果,“政府之手”加大了经济利益二次分配力度,“低保”政策、社会统筹和各种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实施,增加了普通工人群体、下岗失业者群体收入,基本生活得到保证。   从各利益群体发展规模看,公务员群体经过各级政府的机构调整和人员精简分流,群体规模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政企分离进程的加快,其规模还应适当的减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和专业技术员群体目前在辽宁各群体间所占比例偏低,离社会现代化还有相当的差距。随着教育、科技、各种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两个群体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仍处于上升、扩展趋势。普通工人群体现在仍是辽宁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群体。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辽宁重工业基地的历史地位,加之农民打工者源源不断地进入城镇和企业,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群体规模不会大幅度下降。下岗失业者群体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再就业难度大,经济结构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有些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会萎缩或破产,农村富裕劳动力仍会继续增加,在诸多压力下,下岗失业者群体规模还有进一步加大趋势。  由于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正处于起步阶段,一些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政策还有待完善,使辽宁职工队伍内的各个利益群体均面临着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   1.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健全。收入差距过大主要表现在城镇内部差距拉大、行业收入差距拉大和地区收入差距拉大,此外,隐性收入依然是高收入的主要。一些行业凭着对优厚资源的垄断占有,而非劳动素质、能力因素得到高出资源不丰厚行业几倍的收入。  2.双轨制的负面效应。社会资源多元化的配置格局虽然打开了人们获得社会资源的多种方式,但同时也打开了权钱交易的腐败阀门,使社会上大部分公共资源被少数利益集团占有,社会资源分配方式的缺陷和资源配制的非制度性因素,不仅产生多元化的社会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实现方式,还聚合成当前社会利益群体分化最主要的演化机制——个人对社会资源的快速占有与积累。  3.现行税收制度不健全。国家税务始终存在着对再分配调节力度过低、执行中漏洞较多等问题。特别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税手段较落后,缺少规范性。这些不合理、不合法的高收入带来反面的示范作用,严重挫伤人们合法经营的积极性,阻碍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使经济运行紊乱、低效。  4.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亟待加强。在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快速转型过程中,己显著地形成了一个为数甚众的弱势职工群体,这部分职工主要为下岗失业人员,多集中在效益低下、亏损和停产半停产的国有企业。其特点是收入少、消费低,起码的温饱受到威胁,劳动技能低下,再就业困难。这部分职工的现实问题,如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5.农民工的维权问题。作为一个新的职工群体,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并迅速走向规模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在具体的劳动关系中,打工者群体与其他普通职工群体相比,其合法权益更易受到侵害,近年来许多生产中的恶性伤亡事故和歧视性事件,多发生在打工者群体身上,他们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尚没有相应规范的制度安排来提供援助。  6.职工队伍的素质亟待加强。在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直接、间接地与职工素质有一定关联,因为职工素质决定利益关系。部分职工群众的素质低下,不能适应效率优先、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其利益诉求面对市场化的劳动关系不能不受到一定的抑制。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经济性的投入,既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因为迫切需要提高技术素质的职工,多为困难职工,在其温饱尚面临窘境的情况下,单靠其个体追加这方面的投入,显然是不够的。  三、制度完善的路径选择  面对职工队伍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企盼与诉求,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应在一定的时期中给予其各种经济性的制度援助,其对策如下:   1.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同时,要发挥政治优势,有效协调整体利益相同、具体利益各异的不同职工群体的关系,激励与约束结合,调控分配差异的悬殊,整顿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减少行业性垄断经营带来的高额利润,同时运用税收手段,调节分配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并控制在社会所能认可和承受的范围内。  2.健全和完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确保困难职工群体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提供就业条件以保证稳定的收入和介入社会生活的发展平台,提供教育条件以保证自身的发展基础,提供社会保障以降低风险因素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调剂方式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使中低收入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准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准保持同步。  3.政府应加大劳动关系监督力度,加快劳动立法步伐,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和解决劳资冲突,运用国际惯例搞好三方协商,维系劳动关系的平等、和谐。同时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为原则,调整产生于市场供求关系的效率与涉及社会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问题。针对社会初次分配秩序混乱、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的不争事实,应搞好分配领域的监督和制约工作。对于已经为社会发展做出牺牲、垫付成本的弱势群体的利益,应变现部分国有资产以做补偿。  4.充分保障不同群体职工的平等发展机会,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以知识化促进社会结构的中间化,以提高接受教育程度有效扩大职工的职业选择范围和拓展上升性流动的空间,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把职业教育作为职工的终身教育,扭转普通职工、下岗职工和打工者群体由于缺少职业深造机会以及长期从事简单劳动却又缺少多技能培训造成科学文化知识相对贫乏、技术储备不足和缺乏岗位竞争能力的状况,在提高职工素质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职工队伍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形成,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和生产力发展解放的社会转型期中,以工资为主要生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大范围职业变更引起的职业分化,是素质与能力、贡献与报酬的有机关联和平等的机会选择。在拉开职工队伍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同时,导致了不尽相同的利益诉求和维权需要,多角度地推动着辽宁地区经济民主、政治平等的发展,而政治认同的一致性、根本利益的共同性和由改革的深化不断弥合与减少的群体差别,又使辽宁职工队伍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呈现出在分化中实行组合进而整合的趋势,在组合进而整合中实现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飞跃。因此,职工队伍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分化与整合应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