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05826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8
《当梦想照进现实——从《迷墙》看电影与现实的关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梦想照进现实——从《迷墙》看电影与现实的关系论文.freelTV的鼻祖。电影讲述了平克·弗洛伊德(PinkFloyd)的故事:童年时代,战争夺去了平克父亲的生命,他在母亲的过分呵护下长大,即使在成为摇滚歌星后他也始终过着意气消沉的生活,最终因为吸毒陷入疯狂的状态。而现实中,平克·弗洛伊德是摇滚史上最伟大的乐队之一,电影中的故事灵感也来自于乐队两位成员的真实经历:罗杰·沃特斯(RogerWaters)的父亲在二战中死去,希德·巴勒特(SydBarret)因为使用迷幻剂导致精神失常,他在台上台下的古怪行为引发了人们更多的猜
2、测。由此可见,不管是从音乐专辑还是电影中,都能寻觅到一些现实生活的影子。然而,《迷墙》又是一部奇怪的电影,它没有人物对话,完全由原摇滚专辑中的歌曲串联起来,以一种文字逻辑为基础,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用大量断裂的、充满迷幻色彩的镜头,把观众带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个梦幻世界中,我们依然还能做出一些关于电影与现实的思考和反省——电影是要批判社会现实吗,电影中描绘的是现实社会吗?如果说那些主流电影描述了一个我们完全相信的“现实世界”,《迷墙》中的世界从何而来又走向何方?一、《迷墙》发电影与现实关系的思考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中,直到
3、电影的出现,之前的艺术形式都不具备如此强大而严格的记录功能,戈达尔曾说“只有电影是唯一可以完全讲述历史的著作”,从本体的角度来看待电影的功能,它的确是对所拍对象的忠实再现,以至于人们总是认为电影描述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虽然现在的电影已经不再被当做一种“记录”的方式,但大部分符合传统叙事模式的电影——或称其为故事片,都会极力营造一个看上去真实的世界,不管电影风格是写实的还是非写实的,一切看上去都像是的。而《迷墙》的叙事模式颠覆了传统,它用“片断式”的电影语言展现了一个摇滚明星的成长历程,片中重复出现的一些视觉符号以及动画场
4、景,总是令人头脑错乱,抓不住“现实”的特征,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电影与现实到底是什么关系,那些令人沉醉的电影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有多远。从西方文艺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上看,“主观精神说”、“客观精神说”以及“模仿说”是影响较大的几支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论。“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康德更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的创造物,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和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可见在主观唯心主义那里,艺术与现实无关。“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宇宙精神”的体现,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5、上,艺术的本质仍然被归结为“结对精神”。“模仿说”则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所具有的“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肯定了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是他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使他过分抬高现实美而贬低了艺术美。而当马克思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后,从生产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考察艺术问题,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理解则更加深刻了。“一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
6、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无论如何,电影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并逐渐延伸为人类艺术创作的产品,它是一个可以让创作者和观众集体做梦的媒介,我们的梦想可以在电影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电影也不能摆脱现实意义而独立存在,毕竟创作者和解读者(观众)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人的思维向度和能力必然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被转嫁如电影文本中。“只有电影能够将真正的艺术带向广泛的观众层面,只有电影能够说出许多人心里想说的话(而不只是少数人的沟通),理由很简单,因为电影能够提供给群众几近真实的东西,而唤起其情
7、感的共鸣。”也就是说,电影是游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影像世界”,它“几近”现实,却并非现实,它能够唤起人对现实的感知,从而激发起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作用于现实,可以说,电影影像中内含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内在关系。二、“电影现实”存在非现实性当电影靠近梦想,它的非现实性得以显现。电影的非现实性源于其作为艺术的本质,“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有脱离尘寰的倾向。他所创造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一种离开现实的‘他IfE(otherness)”’,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假定性。影片是以假定的、梦幻的方式,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观众看电影时是和真实
8、世界相对隔离的,他们投入电影描述的影像世界中,通过情感活动完成了电影情节的现实转化工作,所以与其说电影描述了~个现实世界,还不如说电影让观众产生了“现实印象”。法国学者麦茨也指出,“从总体上看,电影状态的幻想系数高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知觉状态,而电影状态的逻辑系数则低于我们现实生活的知觉状态。具体来看,不同类型的电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