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13554
大小:59.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的研究黄寿谊(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罗马小学广丙贵港537100)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是在新课程基木理念的指导下,最新研宄的课题。基木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木”,以“大众化”的数学思想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受到尊重,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获得数学经验和思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求进步,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抽象数学、形成分析数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创新能力。通过自身的活动,建构完全属于自己的知识范畴。1.“生活中的数学”是“活动化”教学的素材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使所提供的东丙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
2、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去负担。而生活中的数学正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的学习感到吃力,而且乏味、抽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如:我在教学土地面积一课时,组织一次到郊外丈量土地的活动。学生的情绪高涨,用100米长的尺量啊、测呀,非常感兴趣。学生们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习起来轻松多了。最后,有的学生说:木来我以为1公顷己经很大了,可量了1平方千米,感觉1平方千米更大了,那我们伟大祖国的领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那不就更大了吗!再如:“可怕的白色污染”一课,课前同
3、学们就做了大量的调查、搜集了很多资料,有些同学拍了很多照片、录象等,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达成共识----白色污染太可怕了,我们要拒绝白色污染。于是学生们自发地出了一期小报、板报来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拒绝白色污染从我坐起……这样的活动课,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去体验。如:我设计了一节“上楼梯问题”。上楼梯,谁不会,可从来没想过,还蕴涵着很多学问。学生融入了情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亲身体验的境界。生活化是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多角度,多维空间去思考问题,灵活地处理问题。1.以“活动”
4、为主线是“活动化”的教学形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践。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除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外,富奋探索性的实践任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A)愿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实践、去体验,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参与机会及充分活动的吋间,凡是学生能操作的,都让学生去做。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这样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可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如:在教学量的计量一课吋,让学生去广泛查找关于长度单位的资料,这样就把学AI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在实践中构建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创造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仅仅满足
5、于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是远远不够的,适当的实践性作业,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II会增加他的学习兴趣。如:在学完土地面积单位后,布置了3项作业:1是调查文化广场的面积有多大?2是调查吉林省的面积有多大?3是调查你家最近购买的一件商品是什么,在商店里,它的标签上写的是什么?3天后,孩子们高兴地把他调査的结果教给了我。冇的是从互联网上查到的,冇的是从图书馆查到的,有的是用电话向有关单位咨询得到的正确答案的。谁又能说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呢?2.“合作交流”是“活动化”教学的有效途径交流的0的,不在于学生解决多少问题,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
6、思考。课堂交流应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它比教师讲和个人自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兴趣,在互相启发中学会更多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去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如:在学4“玩的学问”时,我组织学生去动植物园游览,玩游戏。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在玩中的学问。交流汇报吋,学生们围坐成-个圆圈,学生不吋地争着补充、修正。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增进交流,体验了多种方法的策略性。把课堂搬到公园里去,使学生在游戏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1.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化能冇效地使学生产生
7、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学贵有疑”,教师启发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先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然后由教师协助形成完整的答案。这样做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的大门。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打破课堂40分钟的界限,不能说这不是一节成功的课。曾听一位教育专家在一节课后评价说:冇问题的课没冇问题,没有问题的课充满问题。解释过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