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88141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以生长的眼光审视儿童的需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生长的眼光审视儿童的需要 这是一个“游戏”狂欢的年代,大人小孩没日没夜坐在电脑、游戏机前的欢乐场景随处可见。但我却对电子游戏有根深蒂固的“深恶痛绝”,认为它在满足人的某种低级需要的同时,又把人送入了堕落的轨道,至少它是对教育力量的一种抵制和消解。我因此禁止儿子玩电子游戏。一开始,他小心翼翼地遵守我的“禁令”。但随着年龄渐长,到了四年级,问题出现了。每到周末,他就从家中消失不见――跑到同学家里玩游戏机去了。虽然在我的严厉呵斥下稍有收敛,但“偷偷玩”逐渐成为他的习惯。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他班上的男同学几乎人手一台游戏机,大家聚在一起交流的话题就是谁在
2、玩什么游戏、哪里可以找到最新版本的游戏。我儿子既没有游戏机,也不了解这些最新动态,在旁边傻站着干瞪眼,结果被这个交际圈“边缘化”了。出于对“孤独”的恐惧,他开始频繁与我吵闹…… 类似的情形还有“看电视”,自从读了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后,我就对他的观点深信不疑:电视导致了对童年概念的破坏,它不能提供儿童成熟需要的理性,阻碍人的自制能力、复杂的抽象思考能力、关注历史与未来的能力,以及注重理性和秩序的能力等的发展。我一直严控儿子看电视的时间,频繁地给他讲看电视的危害,但这种讲大道理的方式基本上沦为“虚空”,他看电视的时间已经从最初的半小时,慢慢延长到
3、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眼见我的管教有些hold不住了。7 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这一代的青少年如此热衷于玩游戏、看电视?后来看到一个关于儿童与媒介关系的研究,豁然领悟,症结在于儿童的需要。这个研究用大量数据表明,当代儿童对媒介有娱乐、逃避现实、情绪刺激、社会学习、交往等需要,而且儿童选择不同的媒介,说明他要借此满足不同的需要。他玩游戏,是为了满足放松与逃避现实和情绪刺激的需要;看电视,说明儿童存在着放松与逃避现实、情绪刺激、交往诉求和现实性等需要;阅读书籍,则与逃避现实、现实性、快乐诉求和安静诉求等需要有关。 如此一来,我面临的问题就不再是
4、要不要让儿子玩游戏、看电视,而变成了是否有必要满足他的这些需要?除了游戏、电视之外,还可以提供什么手段帮助他满足这些需要?我的家庭教育实践证明,一味地禁、堵、罚不是有效的办法。这样的“教育失败”不会是特例。 人的需要是人性的一部分,任何违背人的需要因而违背人性的管理和教育,都可能会带来失败。压制人的基本需要、压抑人性为基本特征的管理方式,已经证明带来的是灾难和浩劫。所谓的改革开放之“放”,是解放人性之“放”,是释放出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要之“放”。虽然这可能会带来“人欲横流”或“纵欲”的问题,但人类文明史早已证明,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推动人类
5、进步的内在力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的欲求是否需要压抑或释放,而在于如何把这种欲求变成促进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健康力量。7 人类的需要本身也处在发展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会产生并且也会创造出不同的需要。乔布斯的天才和成功之处,就在于为当代人创造了使用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需要,并把这种需要变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人类的需要内涵和层次因为这些电子媒介的出现而“更新换代”。 在个体生命的发展历程中,有些需要恒久不变,有些需要则处在成长变化之中。 儿时的我,喜欢阅读《安徒生童话》,那是一个美好得令人心碎的世界,之后又迷上了卡夫卡、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的
6、小说,再后来克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成为我的“新宠”,从中不仅使我逐渐探入真实的世界,而且得到了思维的乐趣,当年的童话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人的生长,意味着“需要”层次和品质的生长,“需要”本身的变化生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人的生长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生长需要”,它是“因生长而带来的新需要”和“因需要变化而带来的新生长”之间的融通转化。 教育的眼光,就是生长的眼光。以此眼光观照儿童走向成人的生命历程,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儿童的生长,就是需要的生长。 教师需要时常追问:孩子的需要有没有因为教育力量的介人而生长?
7、如果孩子的需要始终停滞不前,往往意味着教育的失败。更要追问:我有没有用孩子过去的需求,来看待和要求孩子今日的需求,并把孩子今日之需求视为固定不变的,因而替代了孩子未来可能产生的新需求? 教育的任务,首先是发现并且满足儿童的生长需要。我们在儿童生长过程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其实不是“问题”而是“现象”7,是生长需要的一种具体诉求。当孩子只在同伴面前眉飞色舞,但在父母面前沉默寡言的时候,这说明他有了与同伴交往的需要;当孩子开始频繁地把目光投向异性,关注自己的仪表和形象的时候,这不是问题,而是正常的生长需要,说明孩子的性别意识开始觉醒,从朦胧到清晰;当学生
8、在某个阶段普遍出现对班干部不满的现象,不能简单归结为班级工作的问题,而可能是反映学生有了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参加班级管理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