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62013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浅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731200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无论在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都与小学时段有很大的不同。是否做好这个阶段的过渡准备,直接决定着初中三年的成败。许多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对初中生活明显感觉不适应,好多学生成绩直线下降,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考试科目从小学的3门增加至8门,课程量的增加让很多孩子感觉有点应付不了。学生学习劲头不足,兴趣锐减;家长疑惑不解;中学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一届不如一届?……面对这些问题,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中小学教材的不衔接,有的说是中小学教师教法的不衔接……确实,初一的语文和小学语文相比内容更为丰富、复杂,
2、在教学方法上与小学也不尽一致。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应当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教法,才能有的放失,提高教学质量。一、要理性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小学时,由于科目少,学习负担轻,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语、数成绩在90分以上,上了初中后,有的孩子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不明白自己怎么突然不如原来的同学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孩子失去了自信心,对以后的学习影响特别大。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孩子在学习上到底处在哪种程度,上初中后,不管成绩如何,只要有进
3、步就行。二、吃透教材,关注学生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对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次的理解,教师教学节奏偏慢,教学时间相当宽裕,学生只要课堂上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就能较轻松地取得好成绩。一到中学,教学任务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要求高了,学习的密度大了,教师的教学速度自然就快了。可学生经历了一个暑假之后进入中学,本来是兴致勃勃、满怀憧憬未来的,然而大量需要记忆,需要分析与理解的知识一下子涌了进来,老师也不再如冋以前的老师那样慢条斯理地讲授,节奏变快了许多,其至单个辅导的机会也急剧减少,学生自然冇些望而生畏。那么此吋,急需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师沟通交流,齐心协力“摸清底细”,参透“新课程标
4、准”,确实把握中小学之间语文各学段的0标,好好利用教材这一工具,帮助学生顺利跨上新的台阶。人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物,而人的心理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事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了。”孩子从小学进入中学,环境完全不同,此时的心理也不同。尤其在我们农村,六年级吋班里的同学大部分来自同一个村,或者临村,大家共同相处了六年的吋间,己经彼此熟悉相知,培养了一定的感情。升入初中后,很多平吋一起回家,一起玩,一起讲悄悄话的孩子,现在却在不同的班级,虽然还是在同一个学校,可孩子们心里的感觉还是差了很多,特别是那些较腼腆的孩子,总觉得很难适应这个新的环境。我曾问一名来
5、自农村的学生:中学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她说:“刚刚进入中学,看见别人都是三五成群在一块儿聊天,我却一个也不认识,心里空落落的,感到孤单又无助,很想逃离这里。”虽然她是较特殊的一个,但从她身上,可以折射出刚升入初中的孩子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恐惧感。此吋,中学的教师就该抓好起步,关注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适应这个新的环境,为以后的学习扫清障碍。三、注重教法,培养习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AI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要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形成自己的旮特色的教学风格,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情感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保持高度
6、的积极性,发挥主导作用,依靠全体学生共冋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自学能力的形成。比如,背诵古诗文吋,我们可以组织各小组搞个接力赛或排成课本剧或对诗比拼,其至可以鼓励学生提前背诵,将整册书中需要背诵的古诗文篇0来个“滚雪球”似的背诵。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自主地深入地、快乐地学习语文。“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所以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
7、后的学习路上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己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d惯,如坐势端正,答题踊跃,声音响亮,书写端正……这些好的习惯都是小学教师们辛勤培养的结果。如今,跟着学生到了中学,中学的教师应注意学生这些好习惯的“延续”,切勿让这些习惯走下坡路。在小学阶段的中年级,教师已经冇意识地培养学生摘抄的d惯,一直到高年级,学生都能坚持做摘抄。但学生大部分是出于老师的要求才去做的,且对于摘抄的句子大多不能说出“为什么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