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

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

ID:243735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13

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_第1页
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_第2页
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_第3页
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_第4页
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引言新时期作家余华1987年正式登上中国文坛。无论在早期的短篇小说还是转型后的长篇小说中,余华常常选择家庭作为立足点,绝大多数作品采用儿童视角构筑的“父与子”的叙述模式,借助家庭中的男性形象来表现自己的叙述世界。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着“父亲”、“丈夫”和“儿子”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鉴于此,本文将借助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父性意识”采分析余华小说的价值和意义.父性意识主要借助父亲形象来体现,本文将从为人父和为人夫两个角度来分析余华小说中父性意识的变迁,从最初损父、失父、寻父到崇父的确立,与此蕴涵其中的父性意识也经历了颠覆、缺失、回

2、归到重建的变迁。在余华小说中,父亲多以一个承载着一定精神意义的符号形式出现,与理性、力量、秩序等字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徘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一方面对父亲充满了仇视和反抗,另一方面又深深的依恋离不开父亲的庇护,这两种对立的情感纠缠在一起,使得他对于父亲的态度复杂难解。作家带着对父亲的不解和不满踏上寻父之路,在寻父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对父亲的理解与认同,蕴涵其中的父性意识也越发明显,主要表现在父亲责任感的强化、父子关系的和谐融洽和夫妻之间充满了温情与世俗。在世纪之交的小说中,余华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审视,重新确证了“父亲”这一身份,出现了理想的父亲和理想的丈夫,进而确证了自我

3、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父亲,不再有过多的要求和期待,而是有了某种理解和认同,父亲身上平凡而高贵的品格,成为子辈自我审视和反思的标尺。余华通过对心目中父亲的寻找,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如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组成、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和父母的年龄结构等众多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尤其在青少年时期是最大的、更为直接的,突出表现在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教养的方式。同时不可否认,父亲是力量的象征,但这种力量,不应仅仅体现在对家庭提供的物质保障上,更应体现在家庭的精神支柱上,尤其对未成年子女的精神引领尤为重要。正如家庭中母亲的角色一

4、样,父亲角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在孩子的成长中确实需要一个负责称职的男性来指引,帮助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对社会的初步认知。英国文学家哈伯特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因此,笔者将用心理学新近出现的“父性意识”这一概念,来分析余华小说中蕴涵的父性意识演变的过程。在心理学中,“将父亲对于妊娠、分娩、育儿及亲子关系的态度,对为人父母的自信心与责任感,以及成为父母后对自身及配偶的评价及情感体验等称为父性意识,父性意识是成人对于为人父这一社会、家庭角色的自觉、不自觉的认识、态度、评价与感受,它不仅与父亲自身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而且渗透着父亲的价值趋向和价值

5、判断,进而影响到他的教养方式和对孩子的态度。父性意识概念的提出,有利于帮助我们研究父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根源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性意识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受教育的程度、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其中年龄是影响父性意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随着年龄的不同而父性意识水平会有所改变,父亲的年龄越大,对现实世界的认同感越强,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越发深刻,因此父性意识在他们身上表现的越发强烈。父性意识主要由接纳感和责任感、控制感、功效感、宽容性、亲子一体感和对配偶的评价等因素构成。既包括了父亲对自身发展与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态度、评价,也有父子相互作用的内容,还涉及到

6、夫妻之间的情感体验与对配偶的评价,因此,父性意识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作为父亲的人生阶段上,其对自身、对配偶、对孩子以及对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其他成员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父亲在每个家庭、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并且经历着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同时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也对父亲这一角色赋予了更多丰富的文化内涵。《十八岁出门远行》的主人公刚刚过了十八岁生日,“十八岁”也即意味着长大成人,主人公的父亲认为此时的年轻主人公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在这里父亲犹如一个幕后黑手将“十八岁”的“我”推向了不可

7、知的未来世界,紧接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我”措手不及。因此,对主人公而言,父亲是暴力的间接制造者和未来黑暗世界的引导者。《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称之为“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小说所描述的是一个名叫孙光林的男孩的成长经历,是一部绝望童年的心灵自传。在这部小说中展示了一种令人吃惊的父子关系。余华用孙光林一个孩子的身份和话语解构了“父亲”。“正是在幼年人的视野中,成年人的世界无可挽救地被颠覆或者自行解构。显然,这是一次对‘父法’的无情嘲弄,父亲的形象在这里绝无神圣尊严与慈悲的权威性,相反,却是一个凶恶而卑劣或虚伪的迫害狂。”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父亲阴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