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研究

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研究

ID:34267757

大小:2.46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3-04

上传者:beiai1218
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研究_第1页
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研究_第2页
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研究_第3页
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研究_第4页
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学校代码10530学号201510080923分类号I01密级公开硕士学位论文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研究学位申请人肖蓉蓉指导教师王洁群教授学院名称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文艺学二〇一八年六月一日 StudyonDestinyViewinYuHua'sNovelsCandidateXiaoRongrongSupervisorProfessorWangJiequnCollegeCollege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Program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SpecializationTheoryofLiteratureandArtDegreeMasterofArtsUniversityXiangtanUniversityDateJune1st,2018 摘要命运观是文学创作的母题之一,它是关于人生命运的思考。由于命运本身的不确定性与不可知性,其深受文学的青睐。余华作为先锋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中始终弥漫着对命运的思考与探索,凸显了余华命运观的复杂性、特殊性、艺术性。余华小说中命运观的表现为偶然与必然的悖论、历劫不息的救赎、死亡与生存的轮回等不同的侧面,是一种残酷命运观。人的生老病死、祸福贫贱有既定的命数,是必然存在的结果,无处不在的偶然死亡与无法抗拒的注定宿命不断锤炼生命的韧性与质感,共同谱写残酷命运的篇章。余华的残酷命运显示出强烈的生命意识与豁达的生存哲学,无论命运给予生存怎样的磨难与挑战,活着是对命运最顽强的抵抗。余华站在生存哲学的至高点,回答了生命的最终归宿不是死亡,灵魂仍可能重返人间,甚至死无葬身之地才是极乐永生。余华小说中命运观的形成主要与其独特的生命体悟息息相关,医院里充斥着死亡和血腥,文革时期的语言暴力,共同演绎了余华成长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余华有一个记忆深刻的童年,死亡、苦难与暴力等因素让余华体验到人生与命运的残酷。余华在海盐生活三十余年,来自当地文化的浸染,受民间宿命论与因果轮回观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余华充满悖论的命运观。同时,余华吸收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精髓,如卡夫卡式的荒诞书写与基督文化中的救赎思想,使得余华的命运观既融合了中国传统命运之观念,又体现了西方后现代命运之特点,形成了余华命运观的特殊性。命运本身的不确定性与多义性,给文学创作的隐喻表达蒙上一层神秘的效果,增强了荒诞书写的残酷性,余华成为残酷叙事的一股中坚力量。余华通过命运的表现形式,表现了人们对苦难的最大承受力,表达对生命力量的追寻与生存哲学的思考,呈现由“死”到“生”的人文关怀,由“实”到“虚”的价值追求。余华热衷于命运的书写,他笔下的世界看似荒诞和虚幻,实则是以其锐利的眼光考察人性,以其冷静的头脑思考人生,小说中蕴含了余华的人文关怀和悲悯之情。关键词:余华;命运观;死亡;苦难;残酷I AbstractTheviewofdestinyisoneofthemotifsofliterarycreation.Duetotheuncertaintyandunpredictabilityoffateitself,itisfavoredbyliterature.Asoneoftheleadingavant-gardefigures,YuHua'sworkshavealwaysbeenfilledwiththereflectionandexplorationoffate,highlightingthecomplexity,particularityandartistryofYuHua'sviewoffate.TheviewoffateinYuHua'snovelsisacruelviewoffate,whichismanifestedbythedifferentaspectsoftheparadoxbetweenchanceandnecessity,theredemptionthroughrobbery,thereincarnationofdeathandsurvival.Thefortunesofpeople'sphysical,rank,haveestablishednumeral,istheresultoftheinevitableexistence,theubiquitousaccidentaldeathandcan'tresistthedoomedfateoflifeconstantlytotempertoughnesswithsimplesense,composethecruelfate.ThecruelfateofYuHuashowsastrongsenseoflifeandanopen-mindedphilosophyoflife.Nomatterwhathardshipsandchallengesfatebringstolife,lifeisthemoststubbornresistancetofate.Standingatthehighestpointofthephilosophyofexistence,YuHuaansweredthattheultimatedestinationoflifeisnotdeath,thesoulmaystillreturntotheworld,andeventheplacewheredeathisnotburiedisblisseternallife.ThemainformoffateinYuHua'snovelviewoflifewithitsunique,thehospitalwasfilledwithdeathandblood,thelanguageoftheculturalrevolutionviolence,jointlyinterprettheYuHuagrowingfamilyenvironmentandsocialenvironment,YuHuayouamemorablechildhood,factorssuchasdeath,sufferingandviolencethatYuhuaexperiencethecrueltyoflifeandfate.YuHualivedintheseasaltformorethan30years.Influencedbythefolkfatalismandtheconceptofcausationandrebirth,Yuhuagraduallyformedhisparadoxicalviewoffate.Atthesametime,YuHuahasabsorbedtheessenceofmanyforeignliteraryworks,suchasKafkaesquemythwritingandsalvationinChristculturethought,makingYuHua'sfateisablendofbothtraditionalChinesetheconceptofdestiny,andembodiesthecharacteristicsofwesternpostmodernfate,toformtheviewoftheparticularityofYuHuafate.Fateitselfisofuncertaintyandambiguity,totheliterarycreationofmetaphorsonalayerofmysteriouseffect,enhancestheabsurdistwritingcruelty,YuHuabecomecruelnarrativeofanucleus.YuHuathroughtheformoffate,showstheII maximumtoleranceofsuffering,toexpressthepursuitoflifeforceandsurvivalphilosophythinking,presentedbythe"death"to"humanisticcare",from"real"tothevaluepursuitof"empty".YuHuaiskeenonthefateofthewriting,he'sworldseeminglyabsurdandfalse,itistheirsharpvisionofhumannature,lifewithacoolheadthinking,inthenovelcontainstheYuHua'shumanisticcareandcompassion.Keywords:YuHua;destiny;death;suffering;cruelIII 目录绪论..............................................................................................................................1第1章余华小说中命运观的表现..............................................................................91.1偶然与必然的悖论..............................................................................................91.1.1偶然死亡无处不在.......................................................................................91.1.2注定宿命难以抗拒.....................................................................................111.2历劫不息的救赎................................................................................................121.2.1温情地受难.................................................................................................131.2.2生命的救赎.................................................................................................141.3死亡与生存的轮回............................................................................................161.3.1亡灵回归.....................................................................................................161.3.2超越死亡.....................................................................................................18第2章余华小说中命运观的形成............................................................................202.1独特的生命体悟................................................................................................202.1.1缺失温情的童年.........................................................................................212.1.2惨遭挫败的成长.........................................................................................222.2本土文化的浸染................................................................................................232.2.1坚信命运存在的地域文化.........................................................................232.2.2相信命运轮回的民间习俗.........................................................................252.3西方文学的影响................................................................................................262.3.1荒诞意识促成命运书写.............................................................................262.3.2基督教文化的救赎思想.............................................................................27第3章对余华小说中命运观的反思........................................................................293.1对新时期文学残酷叙事的推进........................................................................293.1.1生命象征的隐喻表达.................................................................................303.1.2悲剧命运的荒诞书写.................................................................................313.2对生命哲学的思考与追寻................................................................................333.2.1由“死”到“生”的人文关怀.................................................................333.2.2从“实”到“虚”的价值追求.................................................................343.3对社会与人生的双重误读................................................................................363.3.1对社会的误读.............................................................................................363.3.2对人生的误读.............................................................................................37IV 结语............................................................................................................................38参考文献......................................................................................................................40致谢............................................................................................................................43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5V 绪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迎来了新阶段,新写实与先锋派的探索,从启蒙文学的宏大叙事向民间叙事成功转型,文学更加关注对“小人物”生存状态的书写。余华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迄今为止,余华已出版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5篇,中篇小说12篇,短篇小说19篇,随笔8部,以及最近出版的杂文2篇。余华从1984年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十八岁出远门》(1987)、《鲜血梅花》(1989)、《在细雨中呼喊》(1991)、《活着》(1992)、《许三观卖血记》(1995)、《兄弟》(2005)、《第七天》(2013)等较为有影响力的作品。纵观余华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2)余华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先锋派的探索上;第二阶段(1992~1995)余华的创作发生了明显转型,由先锋启蒙叙事转向现实民间叙事;第三阶段(2005~2007)余华的创作出现“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叙事大胆夸张,情节荒诞不经。1.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先锋派进行大胆的实验性创作,文本形式发生变化,从“写什么”到“怎么写”转变,现实是不真实的表象,内心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来源于“内心真实”形而上的精神追求,使得先锋派的创作更注重对民间“小人物”命运的探索,命运掌控世间万物,虚无缥缈神秘莫测命运成就先锋派荒诞虚幻的写作风格。余华的作品中充满着血腥、暴力、死亡、欲望等,将人性的丑陋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刻且残酷。他以冷酷的叙事风格著称,他的目光里全是忧郁,忧郁的目光常常注视阴暗的角落,却不屑于仰望蔚蓝的天空。余华非常重视个体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的叙事视角,颠覆历史理性,重构历史叙事方式,更加努力地不断接近真实,并且不断尝试转型。余华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先锋派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一经问世,表现出非凡的影响力,引起读者以及评论者广泛地关注,掀起一股余华研究的热潮,评论界对他的看法褒贬不一,形式内容多样。已出版的专著主要有洪治纲的《余华评传》,王达敏的《余华论》,以及吴义勤主编的《余华研究资料》。在“知网”期刊文献检索库中,以“余华”为主题进行搜索,出现了3000余条研究结果,由此可见,余华研究炙手可热。总体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 a.作品主题探讨“死亡”“暴力”“苦难”是余华作品中的三个核心语码,为评论界讨论最①多的主题,对余华小说主题进行研究的成果颇多,云南师范大学解亚姣在硕士学位论文中谈到影响余华对死亡主题书写的深层原因,是一种对生存意识的存在主义哲学,死亡促使人沉思,死亡是人一切思考的原点。肖百容提出余华的死亡主题是一种真善美的分裂,一种喜剧式的表达,而不得不承认在《活着》中喜剧效果并不明显,死亡带着沉重阴暗的色彩。张玲谈到了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以及修辞处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回归到余华对于个体生命的存在及存在哲学上,论文更多关注的是文本本身的修辞,具有一定的学理性。“暴力”是余华小说主题另一个核心语码,几乎与“死亡”占据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虽然暴力因素在价值取向上不被人接受,但暴力中的激情,让余华感觉②到心醉神迷。叶臣在自己的学位论文中系统详尽分析了余华作品中暴力类型,这种分类分析法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余华的暴力叙事也遭到一些质疑,但值得肯定的是,余华作品中的暴力、杀戮与血腥,并不是为了迎合读者的感官体悟,而是以此来观照人的生存状态,正视人的灵魂。在“死亡”与“暴力”书写的背后,必定带来“苦难”的结局。余华的长篇小说直面苦难书写,写尽了人性的丑陋和世态的炎凉。郜元宝认为余华对苦难的痴迷,实质上是余华对世界的某种态度,或者说是“在世”的一种呈现方式,漫不经心地将苦难呈现在读者面前,却又不给读者留下丝毫的余地,这或许本身也是一种残酷的书写。夏中义论余华小说主题演变时,从各个方面阐释了余华小说“困难”与“温情”的主题,见解独到中肯,显示出难以超越的思想性,余华的《活着》写尽了苦难,用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苦难的人寻找出路。除了上述三个关键词,对余华的主题探讨还有新的成果,如《兄弟》中对人性欲望的表达,死亡、暴力、苦难的书写最终关乎人类的生存问题,是一种向传统人生哲学的回归,研究者们将“回归”也纳入余华作品的主题当中,不过一种新式的表达而已。b.作家思想解读“知人论世”是批评界的传统研究思维,对作者的批评与研究,必定要与作者的思想与价值取向相联系。在对余华作品研究时还有一部分对余华思想的评述,赵凌河谈论真实与虚伪的悖论时,深刻论述了余华的真实论,余华不断追求自我真实,并且试图更加接近真实。在西方文论的影响之下,余华的思想被冠以“后现代主义”的头衔,“先锋”与“后现代主义”在某种价值追求上是不谋而①解亚姣.余华小说中的死亡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②叶臣.余华小说暴力叙事及其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6.2 ①合,是对“真实”的不懈追求,尹俊在自己的论文中谈到,西方的“后现代主义”与“先锋”的关联,以及与余华创作的后现代主义表现。值得考虑的是,当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盛行时,中国本土的“先锋创作”也悄然滋长,他们之间是否有着必然联系,余华的创作到底受到了多少西方文化的影响还有待考察。当余华与后现代主义被人津津乐道时,有学者提出余华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②艺术的关系,深入挖掘作品中的传统性。西南大学张梅的论文论及到余华小说③的传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研究者们的新视野。无独有偶,刘颖的硕士论文中将余华关注的人类生存问题归结到道家的人生哲学,将余华的思想内涵与本土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沈婵娟的一篇关于海盐地区文化对余华的影响将人们视线转移到余华土生土长的地域环境,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深刻而久远,有学者论述了余华作品中的童年书写,分析童年记忆对余华创作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宋雯的博士论文《剪不断的精神脐带》则是在一个较大的背景之下分析童年经历对中国六十年代作家创作的影响,这其中包括较为有影响力的余华的创作。当余华的《兄弟》问世之后,有不少学者对余华作品中的孩童形象、父亲形象、父子形象作分析,余华作品中的孩童形象常常是悲剧的化身,对孩童进行丑的审视,给人们带来了不良影响。也有学者将余华作品中的荒诞与怪异带来的喜剧效果视为一种黑色幽默,“含着笑的”稀释人间的苦难实则是对人生存状态的深沉思考。除此之外,还有论述余华的现实书写、救赎书写以及身体书写,这些对作家思想的探讨都离不开文化环境的大背景,必须将作家作品放置时代之下,才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c.文本形式研究先锋时代的到来,将过去“写什么”转移到“怎么写”的问题上来,因此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余华在文本写作技法上非常有讲究,研究者们也注意到这一点,对余华小说的叙事研究、叙事诗学、叙事艺术、叙事美学、叙事风格的研究随处可见,分裂、错位、重复成为主题词。余华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大胆运用错位与重复的手法,虚构与想象并存,以期触碰到内心的“真实”。冯④玫认为:生活本身不是真实,真实的是人的精神,用虚伪的形式颠覆一切常理的判断,余华所追求的内心真实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人的精神。何鲤的《论余华的叙事循环》认为余华对对死亡叙事的循环表现在重建真实以及颠覆文类表达,从而解构审美价值,体现了作为“历史人质”的现代人不可救赎的绝望,是先锋文学现实处境的暗喻。有学者认为余华的长篇小说中大量使用了复调的叙事手①尹俊.论余华创作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湖北民族大学,2015.②张梅.论余华小说的传统性[D].西南大学,2014.③刘颖.余华小说中的道家人生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2.④冯玫.余华小说的叙事学[D].武汉大学,2004.3 ①法,这些论断带有西方文论的色彩,和彩霞的学位论文则将余华的叙事模式表述为“二元对立结构模式”“循环叙事模式”,这种语义表达对余华的叙事风格②研究并非新的突破。也有学者对余华的文本进行专项分析,张彬从修辞学的角③度将暴力与血腥的主题结合在一起,探讨修辞研究的意义。柳应明总结了余华小说具有诗性质地与音乐美感的特质,同时也指出余华小说过度追求陌生化的偏颇,以及有故事模式化的嫌疑,能够对余华提出质疑这点很可贵,人无完人,取长补短更能促进中国小说事业的发展。d.比较与影响的研究比较研究是一种时尚的研究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国别民族的作家作品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比较分析,或是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家作品比较分析。在相互比较中更能深入了解一个作家,或是一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对余华的研究,比较研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牛建新将余华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④⑤卡的比较研究,还有王诗杨、王卿的学位论文中也分别将余华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卡夫卡进行比较分析,还有余华与村上春树、川端康成的比较分析,以及同民族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比较,论述较多的是余华与鲁迅之间的比较,大多数研究者执有余华继承和发扬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受到了鲁迅的影响,也有在同时代背景之下对余华与王小波等人的比较研究。总之,比较与影响研究开拓了读者与研究者的视野,若能从较为固定的X+Y比较模式中脱离出来,也许能得到更为广阔的天地。e.命运书写研究当研究者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余华小说“暴力”与“苦难”主题上的研究时,⑥王达敏发现了余华小说中对命运的叙写,他表示“这一发现让我激动不已!”换句话说,王达敏的发现使得他对余华小说的研究达到通透的境地,命运叙写是余华小说中最终价值追求。兴奋之下,王达敏将自己在余华小说中的命运的发现写成一篇经典的评论。纵观历史,研究者们对余华小说命运观的研究并不多见,如仲满义的关于20世纪90年代余华长篇小说的命运主题研究,主要论述《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小说主人公与命运抗争而认真活着,展现了人们略带民⑦间性的乐观精神。宋晓培在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余华的命运叙事表现在现实中人①和彩霞.余华小说的叙事模式浅析[D].河南大学,2006.②张彬.余华小说修辞研究[D].安徽大学,2015.③柳应明.论余华小说的修辞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5.④王诗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余华“对人性的鞭挞”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5.⑤王卿.卡夫卡与余华小说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3.⑥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⑦宋晓培.命运·苦难·反启蒙——论余华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D].西南大学,2011.4 ①类生命力的隐忍与归宿上,命运观是余华小说民间叙事的一个主题。刘玲从文化影响、生存困境、生命体悟、精神世界对余华命运书写进行探析研究,试图从余华小说的命运书写中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董素青的《命运、历史与真实——读余华的〈活着〉》展现了命运这种内在力量对人物生存的掌控能力。2.国外研究现状众所周知,余华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如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但是国外对余华的研究出现较为明显的“翻译超前,研究滞后”的现象。总体而言,国外对余华的评价相当高,法国《世界报》(2009年05月30日)评价“余华可以说是一个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意大利的《左派》(2009年04月)也说“余华和他的作品都是满溢智慧的宝石”,美国《时代》周刊(2003年11月9日)这样评价余华的《活着》: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余华将真诚的笔墨倾注于福贵身上,将福贵塑造成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可见,余华以及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获得较高评价。国外对余华的研究成果中,著作主要有李华(HuaLi)的《苏童与余华的中国当代小说:陷入困境的时代》(ContemporaryChineseFictionbySuTongandYuHua:ComingofAgeinTroubledTimes),这是第一本关于苏童与余华介绍的英文著作,探讨了两个作家的成长历程,这本书的出版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学者的兴趣。其次,已被翻译且收入在吴义勤主编的《余华研究资料》中有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汉学魏安娜教授的《一种中国的现实——阅读余华》,文章分析探讨余华后现代主义寓言式的写作,深切关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困境问题,文理兼备,体现了作者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除此之外,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叶青(QingYe)的硕士学位论文《余华小说中的男性魅力——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asculinityinYuHua’sfictionfrommodernismtopostmodernism,2009),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选择余华作为中国男性知识分子的代表,通过余华的小说来审视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关系,以期窥探男性知识分子在时代演变下的复杂心理状态。韩国金庆南(Kim,Gyeongnam)在《中国比较文学》(ComparativeLiteratureinChina)中发表了《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翻译与介绍:以余华、苏童为例》(TranslationandIntroductionofContemporaryChineseFictioninKorea:TakeYuHuaandSuTongasExamples,2013),主要介绍了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翻译与接受问题,并指出大多数优秀的中国当代小说尚不被韩国公众熟知。①刘玲.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命运书写[D].辽宁师范大学,2016.5 3.关键概念释义命运,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汉语大词典对“命运”的解释为“天命运数”和“发展变化的趋向”,在此命运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和世界变化的内在条件。古代汉语词典将“命运”解释为“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和“节遇谓之命也”(《荀子·正名》),这里的节遇指偶然的遭遇。古语有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易乾》)“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孟子·尽心》),这里的“命”当指“命运”。先秦儒家学派对“命运”有着诸多精辟和独到的见解,“生死有命”(《论语·颜渊》)“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它指人的生死,即一切遭际全由天命决定,天命不由得人们掌控,是一种难以预料至高无上的神秘力量。中国民间,常常将人的生老病死、富贵贫贱、兴衰荣辱寄托在“天命”之上,天有不测风云,人们对一切不可掌控的神秘力量有着无限的崇拜之感,常将“命”与“运”紧密相连。吕蒙在流传古今的《命运赋》中提到“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钱穆在谈及命运时,认为命是指一种局面,较大而较固定,运能够将较大而较固定的局面扭转和化解。也就是说,人的“命”指一种格局,相对固定而不易改变,人的“运”指人生际遇,可以经营和改善,能够扭转“命”的格局,命虽有定数,但可以通过运来使其改变。由此可见,“命运”在人们心中保持着重要的地位。西方文化历史中也存在着诸多关于“命运”的经典论述,阿奎那认为上帝决定着人类的命运,“上帝应当预先决定人类的命运,因为万物都服从于他的天意。①现在,正是天意安排了事物的结局。”上帝是人类命运的主宰,每个人生的结局早已被上帝安排,人们无法改变天意,只能顺应天意。西塞罗在《论命运》中则论证了命运偶然中存在着必然性,我们之所以这样喋喋不休的谈论命运,是因为不是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偶然的,它应该具有像命运这样的词汇或者是力量,②命运是偶然与必然的内在统一,“命运是一种不可挽回的必然。”“假如所有③事物都能从自然或偶然的观点来解释,为什么还把命运拉扯进来呢?”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要把命运这个概念拿出来,是因为世间万物,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从自然或偶然的观点来解释,命运常常拿来解释那些未知领域,没有合理的科学解释,或者超出了人们认知范围的事物或现象。在西方宗教文化中,命运与神时刻相伴,在神的力量和意志下,命运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安排,是次要原因的次序,人作为社会意志的载体,在与命运抗争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希腊神①阿奎那.神学大全[A].西方思想宝库编委会.西方思想宝库[C].长春:吉林出版社.1988:1176.②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A].西方思想宝库编委会.西方思想宝库[C].长春:吉林出版社.1988:1171.③西塞罗.论命运[A].西方思想宝库编委会.西方思想宝库[C].长春:吉林出版社.1988:1172.6 话中的西西弗斯为了逃避死亡的命运,绑架死神,触犯诸神,后被打入冥界,并惩罚他将巨石推向山顶,使他的生命在推石头上山又滚落下来的不断重复、永无止境中消耗殆尽。俄狄浦斯的悲剧在于人类永远无法逃脱神示的预言及命运的安排,只能按照命运的指示一路前行。命运观,顾名思义,是关于命运的看法。傅斯年先生在他的著作《性命古训辩证》中,将命运观分为五个类型,即命定论、命正论、命运论、非命论、俟命论。唐君毅对中国的命运观也有系统的研究,并将命运观分为“上命”“下命”“外命”“中命”“内命”五个类别。可见,中国的先贤哲人对命运观有较为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四种主要的被大多数命运研究者接受的命运观,这四种命运观为命运神定论、命运命定论、命运环境论、命运人定论。命运神定论者认为个人或民族或国家的命运是由神或上帝主宰,原始时代,人们的意志与行为常常看不出普遍性的理性原理,神或上帝成为人们解释一切自然现象与规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命运命定论者认为个人的命运是由前人、他人以及其他一些神秘因素而决定,通俗来说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它不一定由神或上帝来主宰,因而人们常常处于一种焦虑慌乱、不知所以然的神秘氛围中;命运环境论者认为人和事物的命运不是由个人决定,而是由周围的环境决定,这是历史发展下的文化产物,是唯物主义者的观点,相比于神秘的、不可知的命运神定论与命运命定论来说是历史的进步;命运人定论者则与前三者大不相同,甚至观念相左,命运人定论者更加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人们自己决定,而不是由除自身以外其他外界事物或力量决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命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4.选题的意义与价值①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谈到了“世界自身的规律”,余华所谈的“世界自身的规律”是指个人、事物以及情节、细节之间微妙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连接显得若即若离,时隐时现,恰好能够体现命运的力量。余华所谓的命运是一种世界结构与宇宙秩序,它在现实与神秘之间来回走动,世界里不可捉摸的那一部分闪耀光辉,命运掌控着现实人类的关系与生存状态。本文致力于探讨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探讨余华小说中人物与环境和时代的关系,展现特定时期人物的生存状态与际遇,以窥探小说中作者的情感与倾向,社会压迫给人性造成的异化,远不如残酷命运给人带来的失落与无奈。不可否认,某些时候小说中的人物不被创作者把控,极力想要表达自己声音,小说中的人物对命运有了自己的看法。一个是创作者对命运的看法,另一个是小说中人物对命运的看法,看似是两种声音,①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747 实则两者存在内在统一性,我们往往把小说中人物的声音看作是创作者潜意识的①表达,是一种较高境界的写作状态。余华相信“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余华的创作中始终正视命运的存在,小说的人物,在命运无情地戏谑之下受尽人间疾苦,每个人物都经受了人类生存的困境,每部小说皆是生活真实的写照。正如余华所说,创作是更加努力接近真实。因此,在余华小说创作中,通过命运的书写,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生存的无力之感,同时也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主题的分析,以期为读者和批评学者进一步了解民间小人物的命运。笔者经过仔细研读余华的小说,并查阅及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进行剖析。一是解决余华小说中的命运“是什么”的问题,余华小说中命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偶然与必然的悖论、历劫不息的救赎、死亡与生存的轮回,死亡、苦难、残酷是余华命运观中最鲜明的符码。二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为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追根溯源,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来源于他独特的生命体悟,童年在医院成长的经历,“文革”时代大背景对人类思想的荼毒,成年后现实给予的挫败感,在余华思想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残酷的命运观。地域文化对余华润物无声般的浸染,民间习俗的影响,西方文学在余华思想演变的过程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后现代主义的表征,存在主义的非理性观望,卡夫卡、福克纳、川端康成等对“死亡”与“命运”的独特看法,以及基督文化中的救赎思想等,无不成为余华小说中命运观的思想来源。三是对余华小说命运观书写的反思,因为命运主题,使小说呈现出的隐喻表达效果,以及荒诞式的书写,增添了文学创作的艺术魅力,成为新时期文学残酷叙事的中坚力量,余华对命运的书写展现他对生命力量的追求与存在哲学的思考,是对人类生存哲学的思考,对人类生命意义的审视,对生命最终归宿的叩问,实现生命由“死”到“生”的过程。①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6.8 第1章余华小说中命运观的表现命运问题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世界规律的问题,它是人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经历。古代先哲认为,命运是一种盲目的必然性,它让人感觉无可奈何,又无法抗拒。有学者认为命运是同一个人的生命、性命相关的状态。张耀南在《命运论》中提到:“只有当这有限、短暂与缺失的承担者,力图超越有限而达于无限而无限竟不能至,力图超越短暂而趋于永恒而永恒竟不能现,力图超越缺失而进入至①境而至境不能成时,‘命运’才凸现出来。”换句话说,当人的生命发展受到限制时,命运便凸现出来。从余华的小说中不难看出,他始终正视命运的存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试图以有限的生命存在去追求生命的无限可能,以短暂的存在去追求永恒,以生命中缺失的存在去追求至真至善,因为现实中生命的有限、短暂与缺失,命运才显现出它的残酷与无情,使人们尝尽人间的苦难。余华的残酷命运观认为只有当人们死后才能体验到至真至善,为人生徒添了几分悲凉。1.1偶然与必然的悖论命运是浮华世界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内在统一。命运的偶然是指人生的一切均由偶然支配,人类在偶然中无能为力,常被表述为无常的宿命;命运的必然性是指在自然界中建立起来的永恒的、不变而必然的秩序,比如人的死亡是必然的,发生死亡是偶然的,包含发生次数的一次性和发生过程的不可逆性。在余华的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往往通过死亡来展现,死亡是余华小说中的常态,人固有一死,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余华通过小说给读者展示了一系列非正常死亡,给人生蒙上一层变幻无常的虚幻之感。人类的命运或是个人的命运,它的表现常常毫无知觉,且不易被人们觉察,直到命运的行为表现出种种隐匿在自然之中的内在原因,余华把这种隐匿在自然之中的内在原因归结于命运,一种无法让人逃脱死亡的神秘力量,纵然生命的终点是走向死亡,人的生老病死是世界运行的规律,我们通常把这种死亡称之为正常死亡。而余华着力要表现受某种“内在原因”的非正常死亡,以此来展现命运的残酷与无常。1.1.1偶然死亡无处不在在时间的长河里,任何事物都会死亡或趋近死亡。奥古斯丁认为人们对死亡①张耀南.命运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001.9 的知觉,是一个最生动最令人信服的例子,只有当死亡降临的那一刻,人的自我才得以降生。西塞罗也有过类似的表达,当人们开始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时,那就是在为死亡而做准备,塞涅卡认为当人们愿意并准备退出时,愿意并准备死亡时,才能够享受生活的真正滋味,死亡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非常美妙且不可言状的事情。弗洛伊德以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认为人的死亡是不可被挑战的,承认生命的有限性,接受人终有一死的看法。余华在他的小说中竭尽全力地表现各种死亡,采用荒诞虚幻、夸张极致的表现手法,将死亡描写得淋漓尽致,人们无法抗拒命运安排的死亡,死亡的结果只有一个,即宣告生命的终结,而死亡的方式不尽相同。余华的小说中更是把各种死亡的方式展现出来,偶然死亡无处不在,以期与命运关联上某种内在的联系,对偶然死亡的感知力,以此来观照残酷命运偶然与必然的内在统一。《现实一种》叙写了一个循环复仇的故事,无处不在的死亡给人物命运增添了几分悲剧色彩,讲述的是两兄弟山岗和山峰之间恩恩怨怨。山岗的儿子皮皮摔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踢死了皮皮,山岗设计陷害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假冒成山岗的妻子,将山岗的尸体捐献出去最后肢解,以此来达到复仇的目的。山岗与山峰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却在循环的复仇中相互杀戮走向毁灭。《难逃劫数》中处处充满着偶然性的死亡,书写了一群人悲剧的命运。老中医的存在,属于一个意外,小说中每一个出场的人都能看到或者预知别人的命运,而对自己的命运却一无所知。当山东在那个绵绵阴雨之晨走入这条小巷时,命运便将他指向了一条毁灭的道路,他被妻子露珠毁了容,同时命运也将露珠带上了绝境,森林、小男孩、广佛、彩蝶、沙子等人的命运最终都走向了死亡,他们在彼此的身上看到了死亡的征兆,看到了除自己之外别人的命运。《命中注定》中偶然性的宿命式的死亡无处不在。家财万贯的陈雷突然死在自己的卧室里,警察确定这是一起谋杀案,却侦查无果,陈雷从小到大的玩伴刘冬生想起了六岁那年在汪家旧宅听到的三声“救命”,似乎预示着陈雷的命运,注定他将死于非命,更加离奇的是,在汪家旧宅陈雷的卧室里,被凶手用铁榔头砸死,凶手只是卷走了陈雷生前收藏了五百多只打火机,其他分文未取。这让刘冬生更加确定三十年前汪家旧宅里的三声“救命”就是陈雷的亡灵喊出来的,不禁让人毛骨悚然,陈雷终究是死于一场早已被注定的宿命中。《现实一种》直抵现实,将暴力与人性之恶赤裸裸暴露在人们面前,人物的命运与人性之恶之下,于荒诞之中归于死亡。人性的扭曲,世态的炎凉,生命遭到残酷无情地毒害,人物的命运就在循环的报复、轮回的杀戮中奄奄一息。在余华笔下,生命似乎成为一种再也寻常不过的“过程”,人们活着在循环的报复之中。余华的小说,充满各式各样的偶然死亡,每个人物也许没有华丽丽的出场,10 却有着让人印象深刻的死亡,给人的心情增加几分严肃与凝重。据不完全统计,余华的小说中共出现了29次死亡,每一次死亡不是由于生命走到尽头,而是残酷命运给人生设置的偶然死亡,犹如生命之河最终要汇入大海,而命运则是在生命之河上强行修了一道闸门,截断生命之流。死亡是人类存在的极端形式,正常的死亡是命运必然的结果,偶然的死亡是命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极大丰富了命运的意义与作用。在余华的小说中,不管是山峰与山岗两家人,还是森林、小男孩、广佛、彩蝶、沙子,还是正当壮年的陈雷,他们在不该死亡的时间、地点、环境里死亡,生命戛然而止,给人的内心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命运的残酷性在此显而易见。1.1.2注定宿命难以抗拒在佛学中有记载,“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断欲无求,当得宿命。”(《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里的宿命是指世人过去之世皆有生命,辗转轮回。也就是说,一个人生来就有自己的命运,这是前世注定的。古语有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的贫富、寿命都有定数,要服从上天的安排,宿命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余华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成长,民间宿命论的思想自然流淌在他的血液,深入他的骨髓。与民间传统宿命论存在微妙的差别在于,民间流传的宿命论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带有消极意义。余华小说中表现的宿命论是一种先锋写作的需要,在命运面前,人虽然无所作为接受命运的安排,但并不否定人有改变命运的能力和欲望,并非具有消极的意味。苏童、北村、残雪等先锋作家也酷爱宿命式的写作,曲艺将先锋小说宿命论的本质理解成为“原①罪”,通过死亡、苦难以及轮回命运的展现形式,原罪之说得到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阐释,体现了先锋小说作家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生存方式与生存困境的关注与关怀。先锋时期,余华突破经验地写作,将难以抗拒的宿命注入小说中。《十八岁出远门》,“我”在父亲的引导之下第一次出远门,遇上一个拉了一车苹果的司机,又莫名其妙地遭遇了一次抢劫,然后发现,“我”的所有遭遇不过是早已被人设定好的圈套,一切都是被注定的宿命。《四月三日事件》,一个无名无姓的十八岁少年,整日感觉不安,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感到极度敏感,在一个有日光昏暗的中午,被一个陌生的壮汉拉去认亲,莫名其妙地当了一回孝子,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不那么符合逻辑,像是早已注定的宿命一般,无法抗拒,只能接受现实的一切。《河边的错误》,在河边发生了一连串离奇的故事,疯子无意杀死了河边的么四婆婆,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孩,然后引起了一连串荒谬的事情,迫使正常人①曲艺.浅谈先锋小说的宿命观[J].文艺理论,2013(01).79.11 接受人们像对待疯子一样的审视,小说颇有戏谑的讽刺效果。值得深思的是,讽刺表达的背后是对人物悲惨命运的深度思考,人们生活不由自主,被命运的大手牢牢掌控。《难逃劫数》中每个出场人物的死亡和即将要发生的事,都按照自己的生命轨迹有条不紊地进行,像一股超自然力量,操控和把玩人们的命运,无法抗拒,亦无法改变,残酷命运书写是先锋叙事下的产物,它超越现实又直指现实,幻想与现实来回切换。余华用极简的语言艺术叙写了繁复神秘的人物命运,在人生的宿命里,人们无为地接受命运的安排,顺应天命,这也是余华小说中残酷命运偶然与必然内在统一的体现。与《难逃劫数》内在气质精神相通的还有《世事如烟》,同样,将命运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纠缠,表达了出世事在命中注定与纯属偶然之间相互交织,从而无法把握的苦恼。小说中的算命先生能够预知未来,看透别人的命运,在他的语言之下,世间一切关于宿命的东西都得到了应验,小说中出现了多处关于“命运”描述,好像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但事实上,算命先生所谓的“先知”不过是四处招摇撞骗,谋财害命,竟为满足一己私欲而强奸未成年少女,又一次撞击了人们的认识。小说中所有人的命运都在算命先生的预言中一一得到应验,让人们更加相信像宿命一样的东西的存在。在纷纭变幻的世界,是否有无天意可循?余华的小说似乎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的悖论,一切都由神的旨意安排,不在于人们的努力与抗争,在于神的怜悯与预定,但神又给了人自由意志,在寻求永恒造物主的旨意同时驱使偶然回归必然。宿命书写在余华的小说中无处不在,让人们难以抗拒,被注定的宿命并不是矛盾存在,而是余华小说中偶然与必然的内在统一,宿命的无常与被注定的命运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物身上,残酷的命运便凸现了它的力量。余华认为命运是一种虚伪的形式,打开了现实描述内在的广阔含义,认为荒诞的现实更加接近现实的本身,死亡书写则是命运的表现形式,偶然性与不确定性的命运书写成为余华最有意义的选择,死亡如同阴魂不散的幽灵,如影随形。余华这一时期的小说,人物的福贵贫贱、吉凶祸福早已命中注定,人物的病痛、死亡都难逃劫数,命运之神从未离场,他高瞻远瞩,冷眼看人间恩怨。余华将人最原始的生存状态展现在读者面前,把命运给人生带来巨大影响凸显出来,人们试图打破命运的牢笼,但是感觉势单力薄,无可奈何,被注定的宿命是一个悖论,也恰好是余华残酷命运书写的力证。1.2历劫不息的救赎夏中义在评价余华的作品时,提出了一个经典的看法,人们内心的孤苦大抵来源于现实的苦难,以及对世间温情的渴望,现实的苦难由世态的炎凉与人性的12 ①丑陋构成。人性是人的本质状态,直指人的内心,通常情况下,善良的人性肉眼可见,丑陋的人性常常披上了华丽的衣裳。为了更加接近真实的书写,余华极力表现了世道险恶及人性阴暗的一面,暴力、血腥、死亡成为余华小说最核心的语码。命运使人遭受世间无尽的苦难,一而再再而三的消磨人意志,然而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保持生命的延续性,人在保持活着的状态中得到救赎。苦难是新时期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之一,从伤痕文学到寻根文学,困难被层层渲染以及深度挖掘,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对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余华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文学未来的走向,他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从小人物的命运中来窥探历史的命运。余华说,他想写出一个国家的疼痛,疼痛来源于苦难的堆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总是遭遇各种磨难。幸运的是,人们由内而外彰显出生存的意志,使得生命更显质感和韧性。1.2.1温情地受难余华小说中的人物苦难命运具有双重含义,一个是表现在人物现实境遇上的命运之难,一个是人物生命体悟里的灵魂之苦。也就是说,小说中的人物饱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现实境遇带来的苦难和生命体验带来的苦难。先锋浪潮过后,余华的创作转向温情地民间叙事,福贵与许三观的命运开始显现出生命的力量。在余华的小说中,死亡仍在继续,不同的是人们对待命运的态度,由无法抗拒、听天由命转向为要为活着而做出一点点努力,小说中的暴力与血腥的因子渐渐褪去颜色,苦难跳出人们的视线,成为生命舞台的主演,人们的生存渐渐露出底色,残酷的命运给生存的蒙上一层悲惨的色彩,来自现实生活的苦难是人们悲惨命运的根源。余华通过福贵与许三多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力地证明了无论生命经受怎样的苦难,维持生命存在是对苦难的最大反抗。余华在《活着》的韩文版自序中谈到,《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谊;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宽广与丰富;讲述了绝望中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余华用充满了个人想象和个人理解的“文学现实”,即主观化、表现化、思考化、意象化的“现实”讲述一个人的命运和一个时代的命运,成为现代主义小说通俗化的成功典范。《活着》中的主人公徐福贵本出生于富贵人家,家境殷实,祖辈靠勤劳打下半壁江山,用福贵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徐家老爷把小鸡变成大鹅,把大鹅变成肥羊,把肥羊变成壮牛的过程,把徐家积累成福贵人家。不幸的是,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一个是徐福贵,另一个是徐家老爹,徐家父子有两个癖好,逛妓院和好赌博,①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J].南方文坛,2001(4).13 福贵去赌博的最大愿望就是把老爹输掉的一百亩地给赢回来,正因为这种赌徒心理,使得他轻而易举地掉进龙二设下的圈套,把家中剩下的良田连同祖辈留下的徐家老宅输了个精光。从此,徐家阔少爷的命运被改写,福贵福贵,既福又贵,然而,他却过着既苦又悲的一生,苦难从龙二接管徐家老宅开始便伴随福贵左右,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直到“我”遇到一个老人在劝导一头老黄牛。《活着》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死亡,徐家老爹摔死、母亲及妻子家珍病死、儿子有庆出血而死、女儿凤霞产死、女婿意外而死、小外孙被豆子噎死,最后只有福贵还活着,饱尝了人世间一切的苦难,顽强地抵抗命运的捉弄。与福贵相比,许三观同样承受着世间极致的苦难,他有着更为复杂的人物性格,普通寻常、投机取巧且存在侥幸心理,他与命运作对同时也追求平等。余华写道:“我认为,这是一首关于①平等的诗……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而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许三观极力追求的平等,其实是对命运抗争的另一种解读,别人都能活着,他就不能死去。许三观一生中总共卖十一次血,一次为了娶妻,七次为了一乐,一次为了二乐,一次为了全家,一次为了私情,当他第十二次准备为自己卖血时却没有成功。人活一世,却没真正为自己而活,是何等悲哀。许三观的一生都在生活的困境中度过,娶妻生娃养娃,克服生活的困难,他都是用卖血来度过生活的困境,层出不穷的苦难增强了许三观生命的韧性,生命在残酷的命运里备受摧残,卖血使得生命得到了救赎。《活着》描写了福贵苦难的一生,极大限度地展现了一个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福贵悄悄的经历世间最极致的苦难,没有怨言,没有悔恨,反而越活越通透,展现了福贵顽强坚忍的生命意志,福贵的生命在苦难中得到救赎,给予原本脆弱单薄的生命增加了生命的厚度与韧性。“血”不仅指身体里流淌着的鲜红血液,也代表一个人的生命,没有鲜血的生命是不存在的。许三观一生都在为别人流血,换句话说,他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有一天当他想为自己而活时却已是岁月不饶人,他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次卖血。命运着实与许三观开了一个玩笑,一个不能为自己而活的人该有多么悲哀!这也是余华笔下残酷命运给人情感的冲击力,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现实的苦难与命运的残酷。但庆幸的是,许三观是“知命”之人,他清楚地认识到“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使他一直保持生命的延续性,以此来抵抗命运。1.2.2生命的救赎救赎一词来源于基督教的教义,人生而有罪,人们要信仰承载一切罪恶的耶稣,生命才能够得到救赎。文学意义的救赎指摆脱困境,逃出命运的牢笼。当命①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4.14 运来敲门,人的意志与韧性能够战胜宿命论,生存能够战胜死亡,苦难只是暂时,幸福终究会来临,知命而后立命,用双手打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福贵与许三观是余华小说中塑造的两个经典人物形象,他们的共同点都在生活的苦难中挣扎,使身体和心灵受着双重压迫。余华从过去神秘的、不可知的、黑暗的宿命中看到一点点光明,一丝丝温情。不可否认,时间打磨了余华的思想,让他对命运的看法更加浑厚圆润,激励着人们更加善待自己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余华的小说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王达敏从小说的意义出发,认为《活着》与《许三观卖血①记》为批评界提供了“自设语境的可能性”,原因在于这两部小说所蕴含的意义明晰与模糊、确定与不确定、单一又丰富,一部优秀的作品必定有其丰富的内涵,它像一个多面体,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有学者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有着“人的复活”与“民间的发现”双重含义,具有鲁迅式的启蒙意识。余华从生存哲学的角度出发,表达了生命在残酷命运里的坚强意志,以此获得生命的救赎。《活着》中福贵给读者带来更多生命的韧性,余华对于命运的看法在此时出现了一次变奏,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福贵身边至亲至爱的人一个个先后离他而去,最后留下一头老黄牛与福贵孤独终老。“我②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这是来自苦命老人对生命最深刻的体悟,“做人还是平常点好”是对生命本源的认识,是命运认识论的智慧结晶。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季氏》),人的命运虽受上天安排,但是寿命长短、富贵贫贱、时运吉凶却因人而异,人们应该了解导致命运不同的前因,了解前因,便能知命,而后才能立命。在《活着》中,福贵是最没有理由活着的一个人,但却是唯一个存活下来的人,余华让福贵没有像其他人物一样死去,目的在于以活着来抵抗死亡,用生存战胜死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福贵的活着是另一种反抗,这不是一种激烈的革命式反抗,而是用生命的存在来化解苦难,以此来抗拒死亡的一种悄无声息的反抗。《活着》当中最没有理由活着的就是主人公福贵,可是他并没有听从命运的安排,而成了活得最长久的那个人。打小开始,余华就是一个思想不安分的小伙子,骨子里透着叛逆,上天让福贵活不下去,他却逆天而行,改写福贵的人生命运,福贵取名的本意是希望他这一生中既福且贵。可余华却给他安排了既苦又悲的一生,然而福贵为什么不死?福贵的活着正是对命运的另一种反抗,这种超越正是来源于余华深切关注小人物命运的生命意识,表达了一种对生存本真拷问的态度,揭示了在苦难与空幻中求生存的生命意识。《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余华对命运的书写,福贵与许三观都承受①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6.②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180-181.15 了世间太多的苦难,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苦难,触手可及显而易见的苦难,苦难在福贵与许三观的生活中以各自的方式呈现出来。在福贵的身上则主要是表现为至亲一个个离他而去,给生存者留下精神上的折磨。在许三观身上则表现为生存的困难,以至于许三观必须选择卖血才能维持生计,娶妻生子养家等,是物质的贫乏所带来的苦难。与先锋时期人物命运不同的是,先锋时期人物命运就像是几具冰冷的尸体,被动接受死亡的宿命。而这个时期出现了“人的复活”,人物认识到自己的命运,余华赋予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各自的方式战胜苦难,保持生命的延续性,安命与立命观念得到恰到好处的诠释。1.3死亡与生存的轮回生存与死亡是一组相对概念,是生命中不同的展现状态。轮回本是佛教中的术语,生与死的流转,一个人死后,灵魂会重新投胎成为另一个人,生生死死之间无限轮回,“我们的这一生,不过是前生行为的一个结果,亦不过是来时生活的一个原因。我们这一生的贫与富,我们这辈子命运之好与坏,都算不得什么,因为它只是生生世世无限轮回中的一个环,我们这一生不曾拥有的,来生会拥有,①来生不能拥有的,我们可以寄希望于比来生更遥远的将来。”命运的好与坏,不过是前生行为的一个结果,这是一种佛教式的因果轮回之观念。《第七天》通过亡灵叙事的方式,展现了余华死亡与生存轮回的命运观。人在死亡之地得到永生,得到人生前未能得到的一切,这种极致的反差效果让人不寒而栗。人死后一切归于虚无,人死后才能拥有一切,人死后拥有的是一切的虚无。余华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来反思人类的命运,现实的荒诞与虚幻给人带来一种残酷的命运。在死亡与生存的轮回中,余华对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赋予小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到哪里去?”形而上学的哲学追问,表达了人类生存状态的忧虑,体现了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终极关怀。1.3.1亡灵回归在《第七天》中,余华采用的特殊的叙事视角,人死后亡灵重返阳间,去见生前想见的人,去完成生前为完成的愿望。当灵魂来到虚幻之境,人们看到自己生前的命运,近乎绝望的境地,现实给人的压迫与残害,只有人死后才能得到满足,这是命运最无情的戏谑。《第七天》以《圣经》上帝造物故事作为开篇,西方的宗教文化“上帝七天造物”暗合了中国民间“头七”的说法,不管是“上帝七天造物”还是“头七”的说法,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余华恰到好处运用①张耀南.命运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185.16 了这种神秘感,以“七天”为小说创作形式的契机。《第七天》采用了亡灵叙述,叙事方式与神灵造物的模式相近,使小说蒙上了迷幻的色彩,增强了小说荒诞的艺术表现力。在整个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余华没有过多强调故事的历史背景,以及人物现实生活状态,而是采用简单的重复并列的叙述模式,以达到夸张、魔幻的艺术效果,使得残酷的命运显现出几分迷幻传奇的色彩。第一天,介绍了杨飞死亡的原因,杨飞是在一家叫谭家鑫的饭馆吃饭,突如其来的大火使杨飞在大火中丧失了生命,也使店老板谭家鑫一家人在大火中命赴黄泉,生命在灾难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第二天,讲述了杨飞生前的爱情婚姻,杨飞与生前的妻子李青偶遇,年轻漂亮的妻子在万人中选择了与杨飞共度余生,却终究没能抵挡住金钱的诱惑最而离开了他,过了一段光鲜亮丽的人生之后,最后在自己的浴室自杀身亡,人们苦苦追求的风光人生不如平常人生来得平淡自然。第三天,有关杨飞的出生、身世以及至亲至爱的介绍,将杨飞从铁轨上抱回来的养父杨金彪,以及喝着她的母乳长大的李月珍,都是杨飞生前身边最重要的人。然而,在死亡世界与李月珍相遇让杨飞感觉到很意外,她死于车祸,又与二十七个死婴相关联,善良的人在险恶的世界里也没有一个好的结果。第四天,主要讲述的是年轻男女鼠妹刘梅和她男朋友伍超的故事,鼠妹因为男友买了一个山寨iPhone手机送她,冲动之下跳楼自杀。与此同时,张刚与李姓男子生前为死敌,死后在阴间成了要好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适时的朋友。第五天,杨飞在死亡之地遇见了因为强拆而丧命的一对年轻的父母,他们的女儿还在废墟之上焦急地等待着她的父母,世道之恶使得幸福一家人生离死别。第六天,杨飞遇见了死于车祸的肖庆,得知伍超为鼠妹卖肾的事,伍超由于身体逐渐虚弱而走向死亡。命运像个老顽童,总是无端地捉弄痴情男女。第七天,杨飞终于见到了分别已久的父亲杨金彪,得知了父亲离家出走的原因,由于身体的疾病,父亲选择悄无声息地离开是为了不连累到儿子。杨飞感觉到父亲的爱意与温暖,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心中有爱到哪都不觉得孤单。小说中所有到达亡灵世界的人物,他们的死亡都是非正常死亡,天灾人祸,抑或自杀他杀。命运如同黑幕背后的幽灵,看不见摸不着,却感觉无处不在。采用亡灵叙事这种方式并非余华的独创,在其他小说中也运用过类似的表现手法,但是余华把这种手法的表现张力发挥到极致,死亡回归是对生存的另一种描述,真正回归的不是死去之人的肉体,而是由精神意志构成的灵魂,灵魂重人间,看到自己生前的命运,原来命运是这样的。人活着的时候一直深陷其中,无法认清命运的本质,只有等到死亡的那一刻,才真正意识到命运的本质与内涵,这对于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剧。余华通过亡灵回归的表现手法,向读者展示了现实与命运的残酷。17 1.3.2超越死亡人们无法决定死或不死,但是人们可以决定如何看待死亡。生命就像是凝聚在身体躯壳里的精气神,死亡就是人的精气神离开了躯壳,飘散到无限的时空之中,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就是精气神从一个时空渐渐地平缓地向另一个时空转移,它的总量并没有减少,就像倒立的沙漏。换言之,生命并没有因为死亡而消失,而是发生了常人无法理解的转换,进入另一个时空的境界,人的生命也就超越了①死亡,得到永生和不朽。罗洛·梅将“对死亡的觉知”描述为命运的一种感知形式,它是最生动且令人信服的例子,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死亡也意味着生命个体的终结。托马斯认为“人的诞生和死亡都同样带有神圣②的光泽”,不管是伟大卓越的人还是声名狼藉的人,死后仍然会被庄严的对待,在骨灰里星辉灿烂,在坟墓里雄伟壮丽。余华的《第七天》正是以此为契机,书写了一个人的死亡,以及人物的残酷命运,当人的灵魂到达死亡之境,生命便超越了死亡,获得了永生。杨飞,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他的亡灵在死亡之境偶遇自杀身亡的妻子李青,并得知妻子仍然爱着他,后来又遇见了离家出走死于疾病的养父杨金彪,养父因为不想连累他才选择离家出走,独自面对死亡。命运给现实中的杨飞以重重的一锤,但是死后到了另一个世界,让他感受到了爱与温暖,在彼此寻找与等待中,因为心中有爱,生命得以圆满。鼠妹愤怒之下跳楼自杀,在死亡之境通过他人得知,她的男友伍超其实是多么爱她,为了能给她一个安定的未来,不惜卖掉一个肾,伍超给鼠妹买了一块墓地,鼠妹的灵魂得以安息,而伍超因为感染也来到了死亡之境,最后获得永生。虽然他们最终被分割在两个世界,但因为爱让彼此生命得到救赎。李月珍,死于车祸,被父母不慎遗弃的杨飞就是喝着她的母乳长大,到了死亡之境,她带着弃婴快乐地歌唱,让他们在现实世界所缺失的母爱与亲情得以补偿,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正在李月珍身上熠熠生辉。谭家人,一介平民,苦心经营一家饭店,养家糊口,一场大火让谭氏一家人齐齐葬送了生命,到了死亡之境,谭家饭店重新开了张,新鲜安全的食材,色香味俱全的菜品,让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驻足留恋,谭家饭店生意自然是火到爆。李姓男子与张刚,一个是男扮女装街头卖淫,触犯法律,一个是维护正义的年轻警察,为民执法,人民警察张刚死于李姓男子的长刀之下,李姓男子也因此被判死刑,生前为宿敌的他们,来到死亡之境以后却成为难舍难分亲密的棋友,命运是一个伟大的编剧,人们只能身处其中,永远猜不到人生的结局。《第七天》将阴间与阳间的空间并置,现实与虚构、过去与未来自由切换,①[美]罗洛·梅.自由与命运[M].杨韶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9.②托马斯.墓穴[A].西方思想宝库编委会.西方思想宝库[C].长春:吉林出版社,1988:154.18 形成一种强烈的时间反差效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浮生乱象与社会积弊。人的生命被命运捉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超越死亡的是人在死后找到自己的生命归宿,人生命存在的终极目标是寻找“灵魂安息之地”,获得永生,死亡其实意味着另一个生命的诞生。生命的存在与非存在都是生命延续的方式,不同的是,善良的人类将获得永生,而险恶之人则坠入万劫不复的地狱,永不超生。死亡作为生命的一个节点,连接着生前与死后两个世界,与生俱来的苦难如影随形,大祸横飞不期而至,伴随孤苦无助的灵魂来到死无葬生之地,个性化的书写视域让小说把现实社会的生之苦难延伸到游魂出没的死亡世界,通过穿越生死的临界深渊来审视生命个体的受难状态,达到灵魂拯救的终极目的。现世的死亡只是肉体的死亡,人的灵魂则超越了死亡获得永生,这也是余华借助小说《第七天》想给读者传达的思想,死亡与生存之间的轮回,是现实与理想的切换,超越死亡的界限,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无论现实多么不堪,死后必定得到偿还,命运的轮回,使生命在绝望中充满希望。迄今为止,余华的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在先锋写作的探索之上,以《十八岁出远门》《死亡叙述》《命中注定》等作品为代表;第二阶段由先锋叙事转向民间叙事,以《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两部作品为代表;第三阶段是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色彩,以《第七天》为代表。不同阶段,余华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命运观也存在着些微的变化。第一阶段余华的作品给人们呈现出命运观偶然与必然的矛盾性与悖论性,也是有别于其他作家命运观书写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阶段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点点温情,人们在命运面前并非束手无策,而是以活着的状态,让生命得以救赎;第三阶段的命运观体现在对生命归宿的追问之上。然而,不论在哪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偶然中无处不在的死亡与命中注定的宿命,第二阶段生活中种种苦难与死亡,第三阶段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绝望,人死后才能得到自己所追求的。简而言之,余华的命运观始终是一种残酷的命运观。总而言之,余华通过种种表象,看透了残酷命运的本质内涵。小说中的命运观在偶然与必然的悖论中展现其光辉,在历劫不息中使得生命得到救赎,在死亡与生存的轮回中追求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不管是无处不在的偶然死亡,难以抗拒的被注定的宿命,都显现出命运的残酷与无情,丝毫不留给人们反击的机会。现实给予人们的苦难,一点点消磨着人们生存的意志,活着是对残酷命运最有力的抵抗,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是给予生命最好的救赎。死亡与生存,谁才是生命最好的呈现状态,在残酷的命运里,生存不一定比死亡更为理想,就生命的最终归宿与终极意义而言,死亡也许是另一种归宿。19 第2章余华小说中命运观的形成余华小说中所展现的残酷命运,与他独特的生命体悟息息相关。余华小时候在医院长大成人,看透了人间的生离死别,命运不过是将人的生命从这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世界,长大后人生的不如意,让他感觉命运的无常,在命运的掌控之下,人的一切行动能力都显得苍白无力,在海盐地域文化以及当地民间习俗的影响之下,给予余华创作灵感,激发余华更大的热情投身与命运的书写,西方文学思想打开了余华对死亡与命运新的认识,使得余华对命运的书写呈现了有着西方文学的荒诞意识和宗教文化色彩。余华作品中所呈现的个体生活感悟,是一种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常识与经验,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常使人感觉无能为力,像是被命运扼住了喉咙,呼吸不得,动弹不得。余华小说中关于经验与逻辑、真实与①虚伪的精辟论述,莫言感慨道“当代小说实现了哲学上的突破”,他非常佩服余华能够用清醒的思辨来为自己的写作设计方向,是对悲苦的意识与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和深刻的同情,展示了余华尖锐的现实批判立场。2.1独特的生命体悟余华出生在一个有着特殊背景的家庭里,成长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残酷与无情,时代的慌乱与不安,在余华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些耐人寻味的烙印在余华的思想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历史被注定,革命理想与现代权利在非理性的层面达成共识时,癫狂与文明将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奇特的历史潮流,社会的理性秩序将被空前颠覆。余华的小说充满暴力与血腥,他总是以敌对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世界,人与人、物与物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人作为历史文化的产物,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里必定会受到这个时代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余华坚持用一种客观的视角,以一种由节制性(非情绪化的语言)的语言方式直截了当的叙述一个过程或是事件。余华对命运持一种审视的态度,人一旦出生,命运给予每个人既定的生命轨迹,有始有终,而现实生活常常打破命运既定的轨迹,或缩短或延长或平顺或屈曲盘旋,命运是一条线,而人的成长经历将其打造成各种模样,医院与文革,没有温情的环境与时代,死亡、血腥、暴力直接影射至余华残酷命运的书写之中。①莫言.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杂感[J].当代作家评论,1991(2).20 2.1.1缺失温情的童年童年经历几乎被所有伟大的作家视为珍贵的馈赠和创作的源泉,作为全部人性最初展开的童年经历虽然短暂,但作用不容忽视,艺术创作的奥秘由此可窥见。我们通常所说的童年经验不仅是对童年生活的刻录,还应该包含活动主体的心理感受。汪曾祺曾谈到:小时候的事情是不容易忘记的。莫言也坦言:每个作家都有他成为作家的理由……我为什么成了一个这样的作家,我想着与我独特的童年经历有关。余华在一次访谈中也曾表达过: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童年的经历会对一个人的思想以及行为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余华的童年是在医院中度过,对死亡早已司空见惯,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场地,能窥见人生老病死的一生,让人不由得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残酷无情,不值得人留恋的世界。余华的父亲母亲同时就职于同一家医院,俩人互为亲密搭档。余华出生以后,便以母亲的姓氏与父亲的姓氏组合,取名为余华。在那个时代,随母亲姓的例子并不多见,这样大胆的尝试与不符合当时社会主流的做法,由此推测,余华父母都是受过教育解放思想的知识分子。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余华小时候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医院,几乎整个童年都在医院中度过,余华从小就亲眼目睹了医院的生①老病死。后来,余华在自己的随笔中坦言,他对“血肉模糊的东西习以为常”。余华“习以为常”血肉模糊的东西,却是令我们毛骨悚人、无法直视的“血腥”,人们在生老病死前显得微不足道,是人们无法改变的命运,“鲜血”与“命运”交织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命运在余华的童年生活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大约是命运让余华在美好的童年看到了残酷的死亡,死亡是现实生活中再也寻常不过的事情,因此,这种生活体悟折射余华的小说中,死亡是家常便饭,命运是操控死亡的手。余华成长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文革”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在上中学的余华迷上了街上的大字报,在大字报时代,人们的想象力被极大限度地挖掘出来,文学所用的一切手段,如虚伪、夸张、比喻、讽刺等等,都得到应有的发挥,余华小说中对“暴力”的迷恋大概也源于此。如果说父亲那座医院的外科手段,给余华带来了医学暴力,那么,文革期间的大字报给余华带来的就是语言暴力,这种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余华对于“暴力”又有了深刻的理解,“人性的扭曲也就是暴力,是历史的方式和动力。”②暴力将比野兽还要残酷无情,是难以根除的人类本性,耳濡目染的语言暴力与世态的炎凉在余华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动荡年代不安的影子直接或间接投射到余华的创作当中。在阴暗的历史环境中,暴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命运,却影响着人对命运的看法,暴力像一把重锤,直击生命的轴承线,改变命运的轨迹。①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59.②刘曾文.终极的弧度——对马原、余华、苏童创作的再思考[J].文艺评论,1997:1.21 余华在医院成长的经历,以及他年幼之时在大字报上所感受到的暴力,也直接投射至余华的小说创作当中。余华深刻关注着自己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把对小说人物的命运书写放在显眼的位置,表现了小人物与命运之间微妙的抗争与较量,这种抗争与较量又显得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就像飞蛾之于火的较量,最终回归虚无的境地。人生中的种种偶然也是被注定,像是余华童年时期在医院见证的死亡,人终有一死,这是必然性的结果,余华在医院所见所感受到的偶然性的死亡与必然性的死亡成悖论性存在,是命运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例证。2.1.2惨遭挫败的成长成长是每个人的必要经历,余华的成长是在命运的摧残下得以展开,残酷无情命运给余华的内心重重一锤,让他感受到命运的力量。当历史轰轰烈烈翻去“文革”这一页时,1977年恢复高考仿佛一声惊雷,重新沸腾青年的热血,俨然给这个时代的有志青年指明了一条光明的人生道路。高考意味着新的希望,意味着远大理想,意味着美好生活,每个人都试图抓住这根改变命运的稻草,从此过上美好的生活。在父亲的影响下,余华积极投身于这次高考之中,然而结果令人心酸,十八岁的余华高考落榜,名落孙山。十八,在这个标志成熟的年纪,却给余华的心灵留下创伤。十八岁是一道分水岭,要走向真正的成熟,破茧成蝶,喜悦、兴奋、惶恐、迷茫,要经历成人世界的错综复杂。十八岁的到来,也成为余华命运的转折点,高考未能遂愿,不仅仅是给余华带来失落感,也使余华在悲伤之中深刻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人们对命运的作用力微不足道,命运的出现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当人们欲想通过某个行为来达到某个目的,命运便存在了。余华的小说中出现了很多以“十八岁”为主题的作品,五年之后,余华再次回忆起这段岁月,落笔便写下了惊世骇俗的作品《十八岁出远门》,这部小说的问世,奠定了余华在先锋文学上的地位。“我”在十八岁那年满足父亲的要求独自出远门,在闯荡天下见识世面额旅途中,一开始就经历一场惊心动魄触目惊心的过程,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余华恰好也是出生在四月三日这天,十八岁的余华正经历着人生的转折,中学毕业高考落榜,这些经历都是刻骨铭心,让人感觉到沉痛压抑。有评论家指出:“余华可能是受到过丑恶事物的刺激,由于当时因为恐惧而产生的激情,使他有意识的活动产生抑制而成为无意识,而后,由于抑制的解除才能使当时那些未能意识的‘恐惧情结’逐渐显示为意识的东西……他们以淡然乃至麻木的嘲讽来细写极写各种丑恶,实际上是通过丑恶的赤裸裸放纵①来求得战栗与生命情绪的平衡了,通过幻觉世界表现了灰暗心理的逃避。”余华极致地将“人性之恶”表现出来,大约是十八岁给心灵留下的创伤。命运是偶①钟本康.余华的幻觉世界及其怪圈[J].小说评论,1989(4).30.22 然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存在,如同余华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一次随遇而安的旅行被冠以精心策划的骗局,四月三日事件一切看似无厘头却是在命运的安排下有序进行。落榜的余华在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当一名牙医,在余华眼里,牙科医生是“世①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文化馆对余华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并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文化馆工作,掂量一番之后,余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开始尝试写作。但是,那个时候余华的父亲坚决不同意余华当作家,因为他坚信有知识的技能是最需要的。余华的写作最初受到了父亲的阻挠,哪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父亲的阻挠开启了余华对人生命运的初探,“你不让我当作家,我就偏要去当作家,而且还是享誉世界的作家”,这也许是余华最真实的心理活动,也是余华从骨子里流露出的对命运的另一种反抗。倘若当初余华听从了父亲的劝告,在武原镇老老实实地做一名牙医,那么,在当今的文坛上则少了一名巨匠。人们不应该对命运只是言听计从,所谓“人定胜天”,是指人不谓命、不畏命,在余华后来的创作当中,结合余华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自己对命运的解读赋予小说当中。不难看出,福贵与许三观的人物形象经受着人世间的苦难,丰富了余华残酷命运的书写。2.2本土文化的浸染余华小说中对命运的看法,其思想来源还应该与余华长期生长的环境、社会文化背景、本土文化等息息相关。浙江是一个富饶的地方,特别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江南水乡的腹地,这是一个多产才子佳人的地方。在古代,则有谢灵运、周邦彦、陆游等文人骚客,他们为中国的文化事业留下瑰丽的宝藏;在近代,有名气的作家诗人不胜枚举,一代文学大师鲁迅,文化名人矛盾、巴金、王国维等,钟灵毓秀的诗人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等,还有受万人瞩目的武侠大师武侠金庸,90年代成长的人也许没有看过鲁迅的小说没有读过徐志摩的诗,但对于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定有所耳闻,或是小说或是影视作品或是相关的武侠人物。余华从文人墨客中吸收思想精髓,也从当地民俗习惯中得到启发,文人大多善感,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生不逢时,才华无处施展。在民间流行占卜算卦,人们欲通过骨相星象来预测灾异祥瑞,由此来掌握命运。2.2.1坚信命运存在的地域文化余华大胆地把自己在海盐的住所写进了小说里。无论南方口语,还是海盐旧址,或是小城地名,这些带有特色的本土文化对余华的影响是看得见摸得着,像①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94.23 生活一样真实存在着,随手翻开一本余华的小说,是眼睛看得到手指触摸得着的显性影响,而细细品读余华的小说,本土文化的浸染远远超越了表层的影响,它已渗透到余华的骨子里,化为血与肉,与余华同生长共幻灭,这便是余华的精神与灵魂所在。余华将现实生活中的地名人名直接写进自己的小说,一是对故土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二是通过名字的再现,以此唤醒人们即将忘却的历史和人们尚且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命运。相比于杭州,海盐的生活要显得匮乏与清贫得多,海盐留给余华的记忆是从“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开始的,虽然物质生活不如杭州般富裕与安逸,但是父亲却坚定选择海盐县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作为一家四口的生活依托。在海盐这座城市的滋养之下,余华对命运的看法由过去医院里所见的血腥与暴力,渐渐感受到社会给予的温情,人的一生究竟要怎样度过?人的命运是否无法改变?海盐位于杭嘉湖平原,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中,海盐隶属于“吴越文化”地域之下,“吴越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形成于周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文化有着深刻内涵和精神特质,其一是“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特质,使得吴越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变革,仍然保持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其二是“聪慧机敏,钟灵毓秀”的品质,吴越之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且吴越人民时世代沿袭着聪明才智,历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余华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孕育成长,自然有着吴越人民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的才气;其三是“经世致用,求真务实”的精神,由于吴越之地商品经济发达,人们重理重利,因此,导致吴越人民向两个极端发展,一是聪明能干,长于算计;二是争强好胜,人情淡薄。在吴越人民的精神气质里,聪明能干,长于算计,争强好胜,人情淡薄不过是造命论的种种表现,他们并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通过有所作为来改变命运,创造生命的价值。余华敏感的神经敏锐地捕捉到海盐文化中非常隐晦的阴暗面,于是,在余华的小说里,主人公拥有聪明的头脑,但极其敏感近乎神经质,孤独且执拗,渗透着暴力、血腥与死亡等极端的因子,这些极端的因子相互连接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命运的轴线上,迫使命运改变原有的轨迹。在余华极端的零感情的陌生化的写作手法之下,极大限度地将人性之恶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期探寻生命的最终归宿。如果将人的生命过程比喻成一条河,余华极力追求的不是河流的源头,而是河流的最终去向,回归大海还是消逝于尘土。①人最终的归宿在死亡之境,“那里人人死而平等”,生命的最终归宿不是回归大海也不是消逝于尘土,而是到了虚无的境地,也就是民间所谓的“极乐世界”,②余华意识到:“一切偶然因素都有着必然的前提”。这里的“一切偶然因素”如同命运之手则主宰着人生的无常,而“必然的前提”则是无论命运如何兴风作①余华.第七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225.②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73.24 浪,生命历程的最终归宿不过是虚无的境地,偶然中的必然事件。余华小说还散发着海盐地域文化的气息,小说中的取名以及地名在小城里能够找到相对应的原型,海盐县武原镇有一个叫“绮园”的清代园林,其中一处宅子叫做“三乐堂”,“三乐堂”充分体现了海盐县劳动人民的处事态度及生活理想,显示了纯朴劳动人们的人生价值追求,生命的存在拥有此三乐,足矣!余华将“三乐”之名直接用于小说当中,充分体现了余华对本土文化的吸收,在本土文化润物无声般的浸染下,余华对生命的态度极其乐观,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而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则是“常想一二,不思八九”。2.2.2相信命运轮回的民间习俗据史料记载,海盐地区最早出现的文化名人,应属于晋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干宝,他编撰了志怪小说集《搜神记》,记录了各种鬼怪故事。作为本土生产的文化瑰宝,海盐人民对《搜神记》中的鬼怪故事都非常了解,并且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形成了江南地区一种特有的民俗风情。余华小说中的很多地域名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以海盐这个小城为创作原型,余华曾经坦言,在大多数时候,余华都是以他生活的那个小镇为背景,常常借助于以前发生在故乡的一些场景。《第七天》讲述了杨飞死后灵魂重返阳间七天的所见所闻,暗合了民间流传的“头七”的习俗,即每个人死后,将会以游魂的形式在现实世界生存七天,走完生前所有的经历,也叫“七日游魂”,或是完成在阳间未了的心愿,去见阳间的亲人朋友。也有“头七还魂”的说法,人死后,魂魄附于骨上,等到第七天遇天煞地冲,灵魂与肉体脱离,灵魂归西,肉体死去。余华在这样一块浸润着牛神鬼怪故事的肥沃土地上成长,自然携带本土文化的因子,血液里流淌的是冰冷的渣子,思想里充满着离奇的荒诞色彩。有评论家曾指出,“余华的小说中散发着①魔幻主义的色彩,用极其夸张且荒诞的手法来表现现实的世界。”荒诞来源于集体无意识,魔幻来自于长期流传的鬼怪故事,也无端地钻进余华的思想与意识,连同想象共同构成一个荒诞的魔幻世界,致使人物命运显得扑朔迷离。余华在海盐生活了差不多三十年,他小说中的历史文化与人物风情,都与海盐这座小城有着某种不可断绝的牵连,这座小城承载着余华全部的童年记忆,而童年对每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记忆像被浇灌的铁水,映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余华想让汽车出现它就出现,想让汽车消失它就看不见,还能魔法般变出一群抢劫的村民,事物的发展并不受逻辑的控制,这就是魔幻手法的神奇之处。主人公一直在寻找旅店,而苦苦寻觅的旅店就在眼前,故事荒诞不经,却给人以强烈的震慑力。如同《鲜血梅花》中阮海阔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杀父仇人,旅途漫漫,①钟本康.余华的幻觉世界及其怪圈[J].小说评论,1989(04):30.25 有一天他突然醒悟,他苦苦寻觅地不过是他自己。这条漫长的探寻之路如同生命的历程,人生兜兜转转,走走停停,那些横空出世的偶然因素,看似神秘且不可把控,被命运之手牵着走,那不过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所有的挣扎所有的努力都是枉费心机,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挣扎与努力,人们将永远生活在迷雾里,被命运把控,受尽世间的爱恨情仇。2.3西方文学的影响余华阅读过许多经典的西方文学作品,并对他的写作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余华小说中对残酷命运的极致书写,大概来源于西方文学中夸张的荒诞的表现手法,卡夫卡、福克纳、博尔赫兹作家,打开了余华创作的思路,促使余华勇于探究新式的写作方法。因而,余华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对死亡、血腥、苦难等超出现实表象的描写,也是来源西方文学的思想。换句话说,西方文学影响了余华的写作方式,这种写作方式又直接作用于余华命运的书写,使得命运远超出现实的残酷,让读者感觉到余华笔下命运的凝重与压抑。2.3.1荒诞意识促成命运书写不可否认,卡夫卡是余华的人生导师,他让余华的写作脱胎换骨,为中国的先锋艺术迈出重要的一步,无论是缺少谁,可能都不会有现在的余华,不会有他现在的成就,川端康成与卡夫卡是余华文学创作之路的两位导师,余华非常感激命运,使他能够与川端康成与卡夫卡两位文学大师相遇,从此改变了他的创作之路,也影响了他对命运的看法。不论卡夫卡的荒诞主义,还是来自圣经的神学思想,都是西方思潮的精髓,它不仅有严谨的理论作支撑,还符合社会情感需求。西方思潮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它涉及到文学、艺术、社会学、道德、教育、宗教等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余华非常欣赏川端康成对于细部的描写,一种用目光注视而不是用手触摸的有距离感的描写,余华把向川端康成学习而来的细部描写融进他的作品里,在川端康成的影响之下,使余华对细部描写有了很好的把握,为以后对命运的关注埋下伏笔。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余华发现了卡夫卡,当余华独到《乡村医生》时,让他①吃惊到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卡夫卡颠覆性的写作方式彻底解放了余华的想象力,余华将他与卡夫卡的偶遇认为是命运的恩赐,命运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对余华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于是,余华更加关注命运了。当余华的想象力与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救了他,①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79.26 ①让他感到“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的”,换句话说,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在面对形式时是自由的,并不一定要以一种直接、既定的观念去理解形式。从②世界关系的内在结构里,余华感受到一种命运的力量,即“世界自身的规律”。正是这种微妙的命运的力量,成就了余华荒诞式的写作,对历史形式的颠覆,人与事物的发展不再受既定的逻辑关系束缚,时间上的错乱,语序上的颠倒,一切都出乎常理,但又给人异常接近现实的感觉。卡夫卡把余华从川端康成的桎梏中解救出来,与川端康成不一样的地方是,卡夫卡教会余华的不是描述的方式,而是写作的方式。在此之后,余华写下了《十八岁出远门》《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一系列作品,开启了他的先锋之路。年逾九十的算命先生,掌管着阴阳两界,预测着小镇人们的生死祸福。在街道的一隅,他住的充满阴影的小屋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每一个靠近小屋的人接近算命先生的人,或是遭受他的暗算,或是被引向死亡。他能够掌控阳间人物的命运,将厄运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然而自己也难以超越命运的大限,难逃劫数。人和世界都有各自的命运,世界那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一部分,便是命运的力量。卡夫卡自由而又严谨的写作形式解放的余华的思想,打开了想象的空间,荒诞乃至魔幻,了解了写作的技巧,然后认识到文学还有着多么丰富的表达,认识到了文学的美妙和乐趣。同时,余华的写作以及他对人生命运的看法还来源于其他作家的影响,如但丁、博尔赫兹、福克纳等。余华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一直以中国的方式成长和思考,却有幸让外国文学抚养成人。但丁诗句里表达语言的速度时,“箭中了目标,离了弦”给人无比的震撼,这让余华认识到,但丁只是将语言中的时间顺序小小的做了改变,就给读者带来一种神奇的效果,时间不仅创造了故事和情节的神奇,同时也创作了句子和细节的神奇。2.3.2基督教文化的救赎思想余华非常迷恋《圣经》,以至于他将《圣经》仔细研读过很多遍,也成为余华随手拈来的枕边书,《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盛典,也是一部具有很强文学性的著作,余华对上帝或神的信仰,大抵来源于基督教的文化观念,余华吸收基督教文化的思想精髓,结合他自身的感悟与体验,把本土的佛教思想观念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观念相融合,形成了余华具有个性特征的思想,这种思想反映在余华的小说当中,形成余华自己的对人生对命运的看法,他相信人的命运由上帝或者神主宰,人们在命运面前都身不由己,无能无力,上帝或者神将人的生老病死、祸福吉凶都放在既定的轨道里,人只要在既定的轨道按部就班的活着。①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79.②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74.27 ①余华在《第七天》的开篇写到:“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取自于《圣经·旧约》开篇创世纪,上帝花了六天时间造出天地万物,完成了创世的工作,决定把第七天作为休息日,定为“圣日”。余华选择了一个颇具基督教色彩的时间符号作为小说的题目,使得小说带着浓厚的宗教隐喻意义。余华的小说以“第七天”命名,故事以死人杨飞的视角,讲述他游历阳间七日的经历,七日游历恰好是杨飞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宿命的一生,困难的一生,只有等到死后的第七日灵魂才得以安息,生命得到救赎。人生而有罪,余华效仿上帝,用六天的时间创造杨飞以及杨飞所见之人苦难的一生。在西方,人们把第七天作为“礼拜日”,这一天,人们不用上班不用干活,而是去教堂朝拜造物者的上帝。灵魂回归到死无葬身之地,一个人人死而平等的地方,像是宇宙初始的时候,漫无边际的混沌,人从哪里来就将回归到哪里去,这便是人的命运。《圣经》以亚当夏娃因私欲而堕落的故事为叙述起点,认为人生而有罪,上帝为了惩罚亚当与夏娃,让他们在人间受尽苦难,把人类的苦难命运一步步推向极致,最终让人们在获得彻悟中皈依天国。暴力是与苦难紧密相连的关键词,它常被人性的负面因子所支撑操纵,产生了历劫不息的苦难人生,又在苦难中使生命得到救赎,从而造成了人们残酷的命运。余华对暴力与苦难始终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且迷恋于有暴力和苦难衍生出的残酷命运的书写,不管是他早期抹去了时间标志的暴力故事,还是后来现实性、时代感日益增强的苦难叙事,甚或还有《第七天》里那些漂浮在生前与死后隐喻性很强的苦难人生,都无不与基督教的《圣经》故事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暗合。余华用暴力与苦难书写了《第七天》中的残酷命运,与基督教文化的某些因素不谋而合,揭示了两者之间内在的关系。《圣经》的神学意识以及苦难与救赎的观念对余华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圣经中的神学意念能够超越一切自然法则,不被自然法则束缚,超自然的力量能够掌控世界,预测未来,圣经中的神能够为人们逢凶化吉,惩恶扬善。《圣经》的神学思想在他们的研究和创作中都留下深刻的烙印。如卡夫卡、福克纳、巴赫等对余华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西方文学大家,他们的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神学思想,福克纳的作品带着浓厚的基督文化的人道主义,凸显了亘古不变救赎的主题。②余华在自己的随笔录直言,“他的叙述里充满技巧”余华的叙述隐含了在叙述上对人生存状态的思考,是人道主义的人文关怀,是不同形状的人物命运。①余华.第七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②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12.28 第3章对余华小说中命运观的反思在中国命运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普遍流行的看法,即①“命运可预知”和“命运可改变”。命运可预知预先知道未来之吉凶、吉凶之主宰、吉凶之原因,命运可改变是指人可以通过某些途径改变已知之未来。前者常常通过占卜、算命等方式来预知未来,将人的祸福吉凶归于上天与神灵的掌控,人对命运无能无力,带有较强消极迷信的宿命论色彩。道德修养较高的贤者能人只有确信命运的存在,正所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在余华的小说创作中,不管是作为先锋派的余华,还是作为民间叙述的余华,始终确信命运的存在,笃信命运无处不在,并以此为本体依托和行为准则来寻找安身立命之所,在余华的小说中,人物命运从来不存在于人的生存之外,与人的行为强度息息相关,命运就是人的行为的最大限度,命运的产生不是在人们行为的发端,而是存在于人们行为的整个过程,作用于人们行为的终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书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对文学艺术表达产生重要作用,是对生命力量的追寻,也是对生存哲学的思考。3.1对新时期文学残酷叙事的推进新时期文学的残酷叙事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莫言开启了这一叙事风格,他中国乡村和中国农民树立了一个精神典型。早在2006年彭鸿祖评价莫言“独特的残酷叙事策略让莫言的小说在中国文学界有些卓尔不群,也让他对于②个性化的写作和作品的个性化追求显得不同凡响。”他认为特别是鬼童身上让人不寒而栗的鬼气增加了叙事的残忍性和血腥性,鬼童叙事与血腥叙事共同构成了莫言残酷叙事的丰富内涵。张志忠认为“读莫言的作品,是需要接受挑战的,③挑战你的神经的韧性,挑战你心理的承受力,这就是莫言作品的残酷叙事。”获得诺奖之后,专家学者这样评价莫言: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了一个隐秘的文学王国,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一个是残酷现实,细腻生动地展现当前乡村的各种风貌,核心主题是饥饿和不公;另一个是浪漫世界,以强大想象力推进被历史遮蔽的微暗世界,关键词是生命力和人性。基于这一点,余华小说中的命运书写将残酷叙事推向极致,与莫言的残酷叙事不同在于,余华更加强调苦难与死亡。①陈宁.中国古代命运观的现代诠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12.②彭祖鸿.论莫言小说残酷事策略的美学效应[J].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③张志忠.农民本色·残酷叙事·可成长性·中国故事——莫言讲稿四章[J].成都: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01).29 命运是文学的永恒母题之一,命运问题一直是中外哲学界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难度系数大、众说纷纭含混不清的命题。命运之所以深受文学的青睐,在于命运本身的不确定性与不可知性。余华作为先锋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其作品享誉世界,他更是迷恋对命运的书写,可以说,神秘不可知的命运成就了余华先锋派荒诞虚幻的写作风格,成为余华手中一把利剑。余华小说中的命运书写对文学艺术的表现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命运概念的含混与不确定性,为隐喻表达的效果增添几分魅力,使得有关命运的意象存在多义性的阐释。潘军就很崇尚命运这种东西,它能对许多不符合逻辑的事物的内在原因进行高度概括,它是一种比较美的形式。余华对命运的关注也成就了他卡夫卡式的荒诞书写。3.1.1生命象征的隐喻表达在修辞学中,隐喻是一种修辞方法,意为用一种事物比喻另一种事物。概念隐喻,最早出现在美国乔治·莱考夫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通常是指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强调隐喻是思维问题,而不是语言问题。当人们要表达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时,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便选择其他相似事物对其进行描述,这时隐喻就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帮助人们解决了表达的难题,此物与彼物的相似性,是隐喻的重要性质,隐喻蕴含丰富的语义,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后逐渐发展为隐喻学。人们常常认为隐喻实质上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和认知工具,隐喻作为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人们的思维已自觉地将两种事物相提并论,并以具体的事物来思考、描述和论证抽象的事物,隐喻使得抽象思维成为可能。余华的小说中的命运观多采用了寓言式的表现,富含隐喻效果,通过书写个人的命运,来隐喻整个时代整个历史的命运,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绝望当中,隐射出社会积弊,时代的残酷历史的残酷造成了人们命运的残酷。《许三观卖血记》中“血”作为全文中一个核心的意象,“血”关乎着许三观的生命与命运。在中国人的观念之中,血几乎与生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中蕴含丰富的隐喻意义。许三观一次次度过生活难关,靠的是流淌在身体里的鲜血,血本身是生命的象征,许三观拼尽全力保持生命,同时也在一点点消耗自己的生命。夏中义先生这样说:“若曰‘卖血’是另一种‘活着’,①那么,《活着》是另一种‘卖血’”。显然,这里的血并非指流淌在身体中的鲜血,而是引申为人类在痛感现实苦难所表现出来的血性,一种与命运相抗衡的①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J].南方文坛,2001(4):32.30 韧性。《现实一种》中四岁的皮皮是一个隐喻性的表达,具有象征意义,表现了欲望对于人的毁灭性的迫害。弗洛伊德曾提出欲望是人类一切成就之源,欲望是人体机能的本能反应。四岁的皮皮他心里十分不满意父母及家人对他的忽视与冷漠,于是将愤怒转向手无缚鸡之力还在襁褓之中的堂弟,在这个有母亲还有兄弟两家组成的大家庭里,只有堂弟地位比他低,力量比他小,堂弟能够满足皮皮对自尊的建立,获得成就感,是一种典型的阿Q式欺弱怕强的心理。看着堂弟在摇篮里“哭得很激动”,他觉得很“得意”,他禁不住使劲拧一下堂弟像海绵一样松软的脸蛋,堂弟“哇哇”的哭声使他感觉“莫名的喜悦”,随后又学父亲对待母亲那样对准堂弟的脸“打去一个耳光”,堂弟“嘹亮的哭声”使他“异常激动”,他不断去“卡堂弟的喉管又不断松开”,使他一次次“享受”这种爆破似①的哭声,他失手将堂弟摔死之后,发现“血是从脑袋里出来的”。对于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来说,原本应该单纯无邪,对世界充满好奇,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使得内心发生了变化,欲望使他有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想法,这种非常人不符合逻辑的心理历程是扭曲的,是畸形的,也是病态的,由于皮皮的误杀,从而引起了山岗和山峰兄弟两家循环复仇,从此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两家人的命运从此被改写,像是一场逃不过的宿命。在文学作品中,隐喻表达是一种广泛运用于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杨义在《中国叙事学》中提到:“意象的意义与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双重意义有所联系,但更为复杂的是,因为它首先是语言和物象的契合,其次是物象对意义的包含。”②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域,映射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民国心理。这里的人血是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事业的献身而来的一腔热血,却被愚昧的民众将它蘸在馒头上用来治病,暗示了这是一场缺乏民众基础的革命,也抨击了缺乏科学常识愚昧的民众。余华在小说中讲述人物的命运是,巧妙了运用了很多意象,使得他的命运书写蕴含丰富的语义,增加了读者对命运的体验与解读。3.1.2悲剧命运的荒诞书写余华大方承认自己写下了不少的荒诞作品,纵观余华的小说创作历程,不难发现,先锋时期的余华的确写了许多荒诞的小说,荒诞非理性的存在与人物命运的不合逻辑的发展过程相得益彰。换句话说,命运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性与含混性使得荒诞式的写作更具有悲剧色彩。在这个荒诞、虚假故事的背后,反映的是人被迫卷入他人的世界,从而导致自我的失衡和精神情感的匮乏,人们备受“霸①余华.现实一种[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4-7.②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3.31 道”现实的欺凌而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隐忍与被迫接受。余华试图通过叙写这样一个不符合逻辑的故事,来说明荒诞与虚幻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们在这个世界中感情与精神的缺失。《十八岁出门远行》使用的就是反常叙事,十八岁的主人公“我”却坐上了一辆不知上哪的拉苹果的车,车抛锚了,一群农民抢劫了苹果,特别奇怪的是司机不但袖手旁观,还伙同农民抢去了“我”的背包,把“我”打伤。直到夜幕降临,“我”躲在汽车的驾驶室里,感觉到汽车的遍体鳞伤,周遭都是冰冷的,只有我的心窝还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余华采用了背离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的形式去接近真理的叙事模式,用荒诞的手法来表达这个荒诞的世界,让人们感觉到命运的残酷性。《河边的错误》同样讲述了一个荒谬离奇的故事,河边发生了一连串的杀人惨案,一个疯子杀死了河边的么四婆婆,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孩,公安局刑警队队长马哲不满疯子对执法者的愚弄,怒气之下开枪打死了疯子。马哲妻子为了让马哲逃避法律责任,唯一的办法就是证明马哲也是个疯子,是一个精神病患者,马哲为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患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与心理医生几度周旋之后,却深陷“疯子”的囹圄中不得翻身。真正的疯子被当作正常人看待,真正的正常人却被当做疯子审视,小说的讽刺效应让人忍俊不禁。疯子杀人本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隐含了人的暴力的本能,执法者故意杀人更是暴力的表现,是人性的集中体现,《河边的错误》是余华先锋时期的作品,人物没有逃脱循环往复的杀戮和在劫难逃的宿命,体现了余华对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最后,死亡司机莫名其妙来到乡村里,一切像是命中注定一样,被一群陌生的人(可能是女孩的家人也可能是当地的村民)用镰刀、锄头等致死。这个故事极具讽刺意义,着实让人可笑,置身于慌乱险恶的世道,投机取巧、虚与委蛇之人活得悠哉乐哉、相安无事,于心无愧、真诚善良反而不得安宁、罪孽深重。所谓仁义,所谓道德,在世风日下的社会如阳光下炫目的泡沫,不堪一击。肇事司机最后死于愚昧村民的镰刀和锄头之中,无异于是对人类圣洁灵魂的嘲讽。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启迪了余华的智慧,让他能从存在的悲剧与绝望的意义上来理解人性与历史,并把他引向了由隐喻、暗示、反讽才能达到的辽阔空间,特别是卡夫卡、波德莱尔等文学大家所采用的现代艺术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余华更加迷醉于书写破碎、混乱的世界,使他迷醉于荒诞式的书写,这种荒诞是在颠覆和重构世界原有的叙事结构,带有寓言式的写作使人们的生命在作品的多义中获得救赎。余华惯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悲剧的命运,现实主义转型之后,比起通过一个个场景细节来描绘生活画卷,他仍然更注重表达抽象认知。他的写作思路是从一般到特殊,而非现实主义的从特殊到一般,先有了对生存、成长、32 社会、历史的某种认知,通过熟悉的故事来展现悲剧的命运。3.2对生命哲学的思考与追寻生存还是毁灭,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命的哲学问题,基督教的“子民说”让每一个信徒都相信自己就是上帝的儿子,上帝会眷顾每一个信徒,使之免于痛苦与灾难。基督教的“选择说”告诉人们,相信耶稣是上帝之子,相信耶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就能通往父神之地,去往天堂得到永生,反之,将被贬入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佛教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信佛者死后能去往极乐世界,享受永生之乐,否则,将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承受痛苦。千百年来,人类对关于的“人”的问题进行着孜孜不倦地探索,一切有关于人类自身秘密的探索,都将回归至人道主义的关怀之上,使人们能够更加充分认识自己,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认为灵魂是生命的起因或根源,生命之物的存在就是生存,而体内的灵魂就是它们的存在和它们的生存的起因或根源。生命在于运动,所有的生命哪怕是微笑的生命都处于活动之中,任何参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客体都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规律性,命运作为人类活动的最大限度,生命的过程则是命运的展开形式。生命的力量来源于人类活动的最大限度,是与命运同在的客体。在余华的小说中,生命力量是人类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最大的承受能力,以此来维持生命的延续性。3.2.1由“死”到“生”的人文关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佛教中的三世六道轮回之说暗示了生命的最终归宿,即上天堂和下地狱。而余华在《第七天》中却提出了与人们普遍的信仰和观念相悖的生死观与命运观,人死后的归宿不是以生前所作的社会价值贡献为依据,而是由是否有墓地决定,“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没有墓地的得到①永生”。中国民间流传的俗语“人死为大,入土为安”表达了人们对逝世者的尊重,“入土为安”则暗合了余华的“有墓地的得到安息”,预示着生命的真正终结,灵魂与肉体归一,完成“一生一世”庄严的仪式。《第七天》应该属于余华运用“时间”技巧最娴熟的一部作品,从生前跨越至死后,又从死后重返至生前,时间与空间的倒置、错位,消解了生与死的界限。当人们遇到重大挫折与失败时,常常会闪过“一死了之”念头,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认为“死”是就生命的终结,从此也就摆脱了苦难和伤痛。而余华的《第七天》告知读者,死亡不过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既然“死亡”不是人类生命的最①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55.33 终归宿,那么,何时何地才是生命的终结?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意思是说行善作恶都到头来都会得到报应,善人行善,积善成德,恶人作恶,自食恶果,其可以引申为行善之人死后将登上极乐世界享受快乐,作恶之人则被贬入地狱承受痛苦。在三六九等的社会中,有身份有地位有墓地的人毕竟在少数,而现实社会中绝大部分人同杨飞一样,普普通通,非正常死亡下来不及给自己买块墓地,死后的安生之所,灵魂在死亡之境游荡,生命到达此地得到永生。所谓的“没有墓地的得到永生”是余华为千千万万的亡灵建立的另一个世界,死亡之①境,这里“很多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在这里人人平等,没有身份与地位的区别,没有贫贱与富贵的差异,没有悲伤与痛苦的折磨。余华的作品能够让人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力量,福贵的命运就是一个鲜活的样本,余华这么评价福贵,“他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②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如福贵这般坚韧,活出生命的厚重感,在即将走进生命的尽头时,两个福贵(老人与牛)的对话。话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被岁月洗礼过的老年福贵对生活多了几分包容与温情,哪怕是对待一头老黄牛也心怀仁慈,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孤独的老人福贵假想身边有许多头黄牛为伴,并且给他们取了与家人一样的名字,家珍、有庆、凤霞、二喜、苦根,就像他们从未离开过自己一样,以致形单影只的福贵心里不觉得孤独,他依然活着,乐观地活着,越活越通透,如细水长流般维持生命的延续性。《许三观卖血记》承袭了《活着》的主题,即生命存在的本质,福贵以“活着”的生命表现“存在”,许三观用“卖血”来维持生命的“存在”。面对生活的苦难,命运的刁难,许三观以他强烈的生命意识为家人度过一次又次险关,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彰显了小说精神文明价值。3.2.2从“实”到“虚”的价值追求英国作家劳伦斯曾说过:小说是生命的一本光辉的书籍……除了生命之外,没有任何重要的东西。洪志纲在《余华评传》中也提到“人的生命存在是由自然③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塔型层次结构而成。”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他所关注的生命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而更加关注深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当中,也就是说,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更加关注人物呈现出的精神状态,写作不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陈述与罗列,而是能够启发读者心灵的精神创作。在这点上,余华比其他作家更加清楚认识这种“可能性”,是人物按照既定的命运①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225.②余华.我能否相信我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219.③洪志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107.34 模式,从而达到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不断完善“存在的图”,以期达到精神的最高境界。在余华的小说中,死亡是常态,《第七天》中所有出场的人物均属于非正常死亡,火灾、车祸、自杀、他杀、疾病等等,集中出现在一个故事中,使整个故事所处的现实世界显得荒诞和冷漠,更为荒谬的是,现实世界的荒诞、冷漠与死亡之境的温暖、祥和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具讽刺意味。不可否认,个体生命的存在无法逃脱死亡,而命运昂首挺胸阔步前行,使个体生命承受灾难与不幸,死亡便呈现出千奇百怪的状态。生命是生存哲学的一部分,人类要完成生存方式和生存意义的追问,就必须是生命有一个归宿。那么,人类生命的最终归宿是什么?是余华笔下的死无葬身之地?显而易见,死无葬身之地如同伊甸园一样虚无的存①在,“走在无边无际的混沌和无声无息的空虚里。”当生命停止呼吸停止思维停止记忆,灵魂仍在前行,最后回归至混沌与空虚中。萨特认为“虚无由之来到②世界上的存在应该在其存在中使虚无虚无化。”换句话说,世界上应该有一种存在,具备使虚无虚无化,并能以它的存在不断支撑虚无的性质。说到底,存在与虚无是具有不同结构的同一体,黑格尔也表示天地万物无不在自身兼含存在与虚无两者。由此看来,生命的最终归宿是走向死亡之境,走向虚无,其实不过是生命存在另一种表征方式。萨特的戏剧《死无葬身之地》将自己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融入其中,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对人类生存的价值与意义的看法。余华的《第七天》以命运叙写的角度,以高度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表达了人生就是要不断经历苦难与不幸,使人们充分认识这个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虚无,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于同荒诞的世界、虚无的人生不断地抗争与拼搏,从而使人生变得鲜活且富有意义,使灵魂得到救赎。《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不断为生命寻找存在的图,福贵与许三观的命运就是历经种种磨难,然后克服种种磨难,正视命运的存在,不被命运屈服,学会默默忍受,坚忍地活着,在有限的人生里最大限度的维持生命的长度。在很多人眼里,福贵的人生是失败无趣的,身边至亲至爱之人一个个先他而死去,他本该有一千个理由去死去结束生命,但是他没有,经过岁月的积淀与洗礼,他反而活得越来越通透,活像是一位圣者看破生命的真谛。福贵对生命的尊重让读者对这位孤寡老人肃然起敬,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竭尽全力维持生命的延续性,这也许是余华创作《活着》的初衷之一,正如他所说: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为活着以外任何事活着。许三观同样是一位尊重生命的勇士,生活总是试图逼迫他走投无路,而他总能以自己独门秘方把生活的苦难化险为夷,这个秘方就是卖血,许三观一生中共有十一次卖血经历,每一次卖血之后都能为他解决现实的困难,①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08.②[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51.35 也因为一次次卖血才使他安稳的活着,维持生命的延续性。这种对生命的态度来自于创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警醒世人尊重生命爱护生命。3.3对社会与人生的双重误读纵观余华的小说创作,从残酷叙事到民间叙事,再到后来的魔幻叙事,每个时期,余华将社会与人生都描绘得极致,社会充满无尽的苦难,命运是无比的残酷,人生是如此的虚幻虽然这种夸张的、荒诞的手法是文学创作艺术表达的需要,余华所追求的不断接近内心的真实,他越是努力接近内心的真实,越是疏离了现实的真实,文学作品中的感情基调,虽说它来源生活高于生活,但是过度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反而背离了不断接近内心真实的初衷,现实固然残酷与无情,现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压迫与苦难。3.3.1对社会的误读细读余华的小说,不难发现余华习惯用残酷严肃的笔调来书写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通过渲染社会现实中的种种苦难与不公来表现命运的残酷,反而言之,余华的命运观中其实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误读,余华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不是人们生活的社会现实,而是通过强烈艺术渲染之后的社会现实。先锋时期的作品,如《十八岁出远门》《四月三日事件》《死亡叙述》等等,社会现实的成分被弱化,让人们感觉到社会是一个虚无的存在,在命运的掌控之下循规蹈矩。《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社会现实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摧残,社会现实的苦难加剧了人物命运的残酷性。福贵身边的至亲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只有一头老黄牛与他为伴,许三观一生中只能靠卖血维持生活,卖血似乎能解决许三观生活中的一切困难。社会现实中是否真的这般残酷,或许它只是文学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是余华对现实社会的误解。《第七天》中杨飞的一生更加传奇,当今社会中似乎一切不祥和的事情都发生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的所见所闻似乎成了整个社会的缩影,杨飞也许会经历出生就被亲生母亲遗弃在铁轨,也许会经历妻子的背叛,也许会遇见强拆遭遇大火,但是当所有不幸的事情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时,在现实生活中则属于一个概率问题,或许只是极个别,而不代表大多数。阅读余华的小说,常常让人感觉到作者充当导演的痕迹,他想让人物具有什么性格就具有什么样的性格,他想让生活变得有多糟糕就有多糟糕,而忽略了人物与故事、社会、环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因为以偏概全,因为过度,这是余华对社会现实的误读36 3.3.2对人生的误读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在命运面前似乎显得苍白无力,特别是先锋时期的作品,人无法改变命运,只能听天由命,让人感觉非常绝望与无助。《十八岁出远门》中的主人公兜兜转转一圈后,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陷入人们设计的圈套当中,原来自己苦苦追寻的“旅店”一直就在自己的脚下。《鲜血梅花》中的阮海阔一心寻找自己的杀父仇人,把报仇当作自己人生的唯一目的,然而在江湖之上遇上形形色色的人之后,猛然发现,他苦苦追寻的杀父仇人早已离开人间,这是个多么荒唐的故事!对于阮海阔来说又是何等悲哀!就像人们突然失去了最后的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变得毫无意义。《第七天》中的杨飞到了死亡之地才与妻子重修旧好,阳间经营惨淡的谭家饭店到了阴间却生意火爆,死于医疗事故的27个死婴到了死亡之地才得到母爱,生前为死敌的李姓男子和张刚,到了死亡之地却成为形影不离的挚友。人们生前苦苦追寻的,到了阴间死无葬身之地才能得到毕生所追求的。人生的意义如同虚无一样存在,人们生前无法得到自己所追求的,人死后才能得到,人死后一切归于零,一切归于虚无,人生何等悲哀!人死后才能拥有,在绝望中的希望更令人感觉到残酷,人死后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人生最重要的意义是把握当下,为现世的人生创造更多的价值。活在当下,把握现在就是人生意义最好的解读,每个人生都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存在即是合理的,人生如同一杆称,称的两边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苦难与幸福分居两侧,不偏不倚才是理想的人生状态。而余华过度强调了人生苦难的成分,人生虚无的成分,否定了人生的积极意义,余华小说中对残酷命运的极度渲染,是对社会与人生的双重误读,给人以消极之感。37 结语纵观余华的小说创作,三十多年以来,他的视角从未离开过对命运的关注,他一直坚信“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从先锋写作到民间叙事,余华一直试图将现实的真实展现给读者,他强调,长期以来,他的作品都是源自于与现实的那层紧张的关系。在余华的小说中,现实的残酷与世界的荒诞轮番上演,无法抗拒的死亡加剧了命运给人们带来的疼痛感,苦难如影随形,只有顽强的生命意识才能与之抗衡,不断锤炼生命的韧性与质感。先锋时期,余华惯用荒诞的笔法来表现荒诞的世界,死亡、暴力、血腥是小说中的常态,命运则显得神秘和不可知,人的出生、富贵、贫贱、疾病、死亡都有既定的命数,命中注定,难逃劫数,余华一种残酷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变幻无常的命运,无处不在的死亡与无法抗拒的宿命,人固有一死,是必然的结果,是世界结构永恒不变的内在秩序,而余华将人的死亡的偶然性推向极致,宿命与无常也是被注定的结果,命运是对荒唐与混乱时代的嘲弄与否定,是为拯救生命存在做出艰难的实践。先锋浪潮过后,余华转向了温情脉脉的民间叙事,一改他“冰渣子”的写作形象,从《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读者感觉到触手可及的温度,苦难从未削减在福贵与许三观命运中的戏份,而是愈演愈烈,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任何事物活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与生存本能凸显了福贵与许三观的生命韧性与质感,余华以苦难叙事的方式来展现历劫不息的命运,温情地受难,且选择坚忍地活着,生命得以救赎,余华强调了人的行为在命运中的作用,告诫人们无论命运给生存带来怎样磨难,只要活着,维持生命的延续性,那就是对命运的最好抵抗。经过十余年的沉淀,余华重新回到读者的视野,带来了他的两部新作《兄弟》和《第七天》,或许是读者的期望值过高,批评界对两部作品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否定多于肯定。《兄弟》中兄弟两人的命运其实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命运的缩影,是对特殊历史时期的刻录。随后而来的《第七天》,由于融入了过多的时事热点,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更像是一个新闻大杂烩。因此,过多的新闻题材削弱了小说本该有的文学性。尽管《第七天》中事实杂谈一直被批评者诟病,但并不影响读者对其文学内涵的挖掘,余华也承认,以探究生命存在的真谛,佛教的因果轮回观念,人死后灵魂进入另一个世界,生前的行为在死后得到相应的回报,种什么因便得什么果,前世未能实现的愿望,在来生或者更遥远的下世也会得到补偿,这是超越死亡的价值存在,生命的最终归宿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余华站在生存哲学的至高点为读者解答,告知读者,生命最终回38 归到死无葬身之地,即虚无的境地,存在与虚无本是物质的同一体,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不断与荒诞的世界、虚无的人生作斗争,努力创造生命的价值。余华先锋时期的大胆尝试让他走在大多数作家的前列,余华总是以一双冷眼审视这个世界。先锋时期余华的小说中,人物的悲惨的命运近乎畸形存在,读之使人感到压抑,残酷命运观无疑带有一种消极的意味,人是否真的如草菅,在命运面前只能束手就擒?世界除了杀戮、血腥、暴力、死亡就没有一点点温情可言?如果这种一味的渲染死亡与暴力,是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渲染的效果,那么,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些用力过猛?余华以冷静的笔触,把命运的残酷、人性的冷漠、生活的苦难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但余华不是为命运而写命运,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他以高度的人文关怀,指引人们如何更好的生活,活着不容易,生命诚可贵,无论在何种逆境下,人们应该珍爱生命,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余华作为灵魂级别的作家,将会为人们创作更多凸显生命本真意义的伟大作品。39 参考文献1.著作[1]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2]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3]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4]余华.兄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5]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6]余华.战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7]余华.现实一种[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8]余华.世事如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9]余华.鲜血梅花[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0]余华.我胆小如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1]余华.黄昏里的男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2]余华.音乐影响了我写作[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3]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4]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5][法]加缪.局外人[M].柳鸣九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6][法]让·米歇尔.圣经故事·旧约篇[M].韩凌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17][法]让·米歇尔.圣经故事·新约篇[M].韩凌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18][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2014.[19][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20][捷]卡夫卡.变形记[M].李文俊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21][捷]卡夫卡.乡村医生[M].叶庭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7.[22][美]罗洛·梅.自由与命运[M].杨韶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陈宁.中国古代命运观的现代诠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2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5]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26]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7]刘琳王侃.余华文学年谱[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2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9]陆扬潘朝伟.《圣经》的文化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0]潘军.坦白——潘军访谈录[M].合肥:安徽出版社,2000.[31]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三联书店,2002.[32]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0 [33]吴义勤.余华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34]西方思想宝库编委会.西方思想宝库[C].长春:吉林出版社,1988.[35]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6]叶立文.启蒙视野中的先锋小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37]张耀南.命运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2.期刊论文[1]曹元勇.中国后现代先锋小说的基本特征[J].文艺理论研究,1996(1).[2]陈安金.命运与命运观的哲学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2(1).[3]陈晓明.论《在细雨中呼喊》[J].文艺争鸣,2007(8).[4]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J].文学评论,1994(3).[5]何家欢.余华的小说创作[J].小说评论,2014(4).[6]洪治纲.余华回到现实,回到存在[J].南方文坛,2006(3).[7]洪治纲.在裂变中裂变——论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J].当代作家评论,2006(4).[8]马志政.反思:命运与命运观[J].浙江大学学报,2001(5).[9]彭祖鸿.论莫言小说残酷事策略的美学效应[J].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10]任亚荣.论《许三观卖血记》的身体哲学[J].当代评论,2006(1).[11]史向前.庄子的命运观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1995(3).[12]王达敏.民间中国的命运叙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5(1).[13]王燕.论余华《活着》的死亡体验[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14]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J].文艺争鸣,2001(1).[15]肖百容.死亡:分裂的喜剧——论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J].理论与创作,2004(4).[16]叶立文.论先锋作家的真实观[J].文学评论,2003(1).[17]余秋胤.基督教·佛教生死观及其价值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8).[18]俞丽军.余华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J].外国文学,2001(1).[19]张炼红.苦难与重复相依为命[J].当代作家评论,2000(04).[20]张清华.死亡之象与迷幻之境[J].小说评论,1999(1).[21]张瑞英.论余华小说的暴力审美与死亡叙述[J].文史哲,2006(3).[22]张学昕刘江凯.压抑的或自由的——评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J].文艺评论,2006(6).[23]张英.略论传统儒家命运观[J].学术交流,2011(3).[24]张英.写出真正的中国人——余华访谈录[J].北京文学,1999(10).[25]张志忠.农民本色·残酷叙事·可成长性·中国故事——莫言讲稿四章[J].成都: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01).[26]振华.《兄弟》:虚伪的“现实”[J].文艺争鸣,2006(3).41 3.学位论文[1]蔡志成.超越想象的心灵探险——余华小说创作的精神苦旅[D].福建师范大学,2002.[2]冯玫.余华小说的叙事学[D].武汉大学,2004.[3]和彩霞.余华小说的叙事模式浅析[D].河南大学,2006.[4]黄韬.怪诞意识的自觉与实践[D].武汉大学,2011.[5]贾艳艳.论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D].河南大学,2002.[6]解亚姣.余华小说中的死亡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7]刘玲.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命运书写[D].辽宁师范大学,2016.[8]刘颖.余华小说中的道家人生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2.[9]柳应明.论余华小说的修辞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5.[10]吕建飞.无以言说与摆脱的无望命运——余华小说精神分析论[D].宁波大学,2009.[11]宋晓培.命运·苦难·反启蒙——论余华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D].西南大学,2011.[12]王卿,卡夫卡与余华小说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3.[13]王诗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余华“对人性的鞭挞”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5.[14]杨晓艳.论余华小说的主题意蕴——生命与命运的探寻之路[D].中央民族大学,2007.[15]叶臣.余华小说暴力叙事及其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6.[16]尹俊.论余华创作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湖北民族大学,2015.[17]张彬.余华小说修辞研究[D].安徽大学,2015.[18]张罗应.余华论[D].华侨大学,2003.[19]张梅.论余华小说的传统性[D].西南大学,2014.[20]赵相菁.论方方小说的人物的宿命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5.[21]郑波.暴力·死亡·亲子——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生命言说[D].浙江大学,2011.4.外文文献[1]LiHua,ContemporaryChineseFictionbySuTongandYuHua:ComingofAgeinTroubledTimes,Leiden:BrillAcademicPub,2011.[2]Kim,Gyeongnam,TranslationandIntroductionofContemporaryChineseFictioninKorea:TakeYuHuaandSuTongasExamples,ComparativeLiteratureinChina,2013(01).[3]YeQing,MasculinityinYuHua’sfictionfrommodernismtopostmodernism,Canada:McGillUniversity,2009.42 致谢行文至此,心情愈加沉重,曾几度搁笔,致谢竟成为我论文中最艰难的一部分。人生几何,时光匆匆如过眼云烟;相遇是缘,人来人往你我皆为过客。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没有人会在意别人的感受;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活着,没有人会在意别人的境遇;行色匆匆的人群里,我并不特别也没有优待。只是,一路走来,我学会了做人生的加减乘除,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然而,在我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我要为感恩做幂次方。感谢我的导师王洁群教授,王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导师见面会上,王老师雍容自若的气质风度,沉稳内敛的修养内涵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王老师,能成为王门弟子,是我此生的幸运。三年前,我背上行囊,独自一人踏上湘大这方沃土,懵懵懂懂,一头跌进了文艺学的深渊。对于初来乍到的我来说,文艺学这道门槛着实有点高,跨得过去便入了门,跨不过去便是我人生的一道槛,我曾努力过,迷茫过,质疑过,犹豫过,甚至一度想放弃,是王老师的包容与理解让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遗憾的是,对于文艺学我仍处于一脚进了门一脚未为过槛的尴尬境地。感谢王老师为我量身定做了命运主题,及时打消了我的自不量力,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王老师不露锋芒、不事张扬的处事原则,让我学会了低调行事、谨言慎行;王老师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为人态度,让我学会了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人生的起起落落。没有耳提面命的告诫,没有声严厉色的训斥,王老师对我们的影响于润物无声处。感谢师母王建香教授,没有上过师母的课,却听过师母给予我们很多教导,师母每次见到我们,总是笑容满面让人倍感亲切,像见到许久未见归国的女儿一样,我很难想象师母严厉的样子。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师父与师母常被誉为校园里的钱钟书与杨绛先生,学术上相互切磋,相互较量;生活中彼此体贴,彼此关照,几十年如一日,世间最好的感情莫过于此。多年以后,我们亦要为人妻、为人母,冬雪簌簌,春雨纷纷,有人共立黄昏,有人问粥可温,像师父与师母一样,触摸幸福。感谢湘大文新院的老师及同窗好友,季水河老师博学儒雅,学术精湛,以其学术水准及品德修养,真正诠释了作为学者该有的气质和涵养;杨向荣老师思维缜密,言辞犀利,对学术充满激情,对学生严厉苛刻,能一针见血指出论文的关键问题;罗如春老师思想深邃,恣意随性,醉心于学术,有一腔人文情怀和书生意气;郭明浩老师思路清晰,平易近人,坚守自己的为人准则和学术操守,与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宋德发老师思绪活跃,幽默诙谐,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理论和体系,能让课堂气氛变得妙趣横生。同时,感谢李志雄老师、黄宗喜43 老师、莫小红老师对我论文的指导和建议,在此向所有教导过我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为我辛苦付出。除此之外,感谢同门嘉琳、银萍的不在场,为我腾出一隅清幽的写作空间,感谢师妹李璐、婷玉、孙妍以及好友馨丹、铸锋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感谢室友们的遗世独立、各自为战,让我以更高效率完成毕业论文,感谢一路有你。感谢我的父母,生我养我,将我抚育成人;感谢BigBoss定时定点的问候,许我倾世温柔;感谢DoubleZhong带我领略世界的风采,身体被困住,心在远行;感谢远在海外读博Dr.Lu的激励和牵挂,与优秀的人并肩作战,每天都是进步;感谢随叫随到HL的陪伴,谈天说地的感觉很美妙;感谢ex-的不辞而别,让我更爱生活,今天比昨天更优秀;感谢所有闺蜜们的不打扰,让我潜心完成论文。我亦感谢“屁股与板凳建立友谊”的这段时光,读书,品茶,养花,闻香,望窗外,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恍然大悟,这不正是三年前我向往的生活么?感谢自己三年前那个重要的决定!时光荏苒,春华秋实,三年的时光如弹指之间,转瞬即逝。纸短情长,未来可期,向过去挥手告别,对自己道一声来日方长。愿岁月无波澜,余生不悲欢,愿所有的快乐,无需假装。命运如同手心的掌纹,无论有多曲折,终究掌握在自己手中!44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个人简历肖蓉蓉,1991年10月出生,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2010年09月-2014年06月,就读于长沙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5年09月-2018年06月,就读于湘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第一作者.浅析《活着之上》中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J].大众文艺,2016(18).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