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安危韩非子》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危韩非子》阅读答案安危韩非子安术有七,危道有六。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以动则胜,以静则安。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国家久安。左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故号令者,国之舟车也。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故安国之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顺,故后世服。今使人饥寒去衣食,虽贲、育不能行;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不能安。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无有,则轻法。法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
2、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尽如此干,则上不失,下不亡。不权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尽如比干,故国不得一安。废尧、舜而立桀、纣,则人不得乐所长而忧所短。失所长,则国家无功;守所短,则民不乐生。以无功御不乐生,不可行于齐民。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上空虚于国,内不充满于名实,故臣得夺主。桀,天子也,而无是非;
3、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诛于无罪,使伛以天性剖背。以诈伪为是,天性为非,小得胜大。明主坚内,故不外失。失之近而不亡于远者无有。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使殷不遗于朝,则周不敢望秋毫于境。而况敢易位乎?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临之而法,去之而思。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能立道于往古而重德于万世者之谓明主。(韩非子·说林下第二十三)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爱:喜欢B.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幸:希望C.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称:相称D.故周
4、之夺殷也,拾遗于庭遗:丢失的东西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使谗谀以诈伪为贵使供销以天性剖背B.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C.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下不能安尽如比干,则上不失,下不亡D.闻古扃鹊之治其病也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论证“国不得安”的一组是()①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②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③危而不指耳,则失圣人之意④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⑤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⑥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A.①②⑤B.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③④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5、的一项是()A.认为,在狂奔的车子上不会产生孔子那样的智者,在倒扣的船只下不会产生伯夷那样的廉者。B.国君要是不停地去搜刮民众,民众就会说再也没有了,民众要是一无所有了,也就自然会轻视国家的法令。C.国家的安危在于君主能否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强弱,因此,有时弱国也可以战胜强国,小国也可以战胜大国。D.尧和当时的国民并没有订立牢靠的盟约,但治国原则能够行得通,所以,成为明君不需要制订什么法令。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安国之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4分)(2)如此,则上无发使下,下无以事上。(3分)(3)能立道于往古而重德于万世者之谓明
6、主。(3分)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