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284939
大小: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固本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8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固本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86例临床观察吴兆腾(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肺病科重庆408000)【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078-02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疾病,笔者从2012年以来应用固木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86例,获较好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中,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龄15—81岁,平均年龄68岁,病程2—15年,原发病均为支气管哮喘。1.2诊断依据丙医诊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87年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支气管哮喘。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学会2008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
2、见病诊疗指南一一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哮病”的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平均年龄67岁。对照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构成比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2.1对照组予舒利迭、思力华吸入、酌情予吸氧等常规治疗,在用药观察期间,如患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转为急性加重期,则排除出木研究。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木平喘汤,并随证加减。基木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南沙参、熟地、淮山、补
3、骨脂、巴戟天、五味子、地龙、川贝母、防风、陈皮、半夏、泽泻,另据兼症酌情加味。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一疗程,停服6天后再服第2疗程,每年服4个疗程。1.疗效标准与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用药前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的次数及发作吋哮喘严重程度3.2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总奋效率90.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4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病案举例张某,男性,61岁,首次就诊时间:2012年1月15日。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病10年,曾在重庆市新桥医院住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出院后一直应用舒利迭(50/250ug)(化学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一次一喷,一日二次),思力华(化学名
4、:噻托溴铵,一次一喷,一日一次),症状可获控制但吋有急性加重,一般一年急性加重有6次左右。因患者哮喘反复发作,非常痛苦,要求服用中药根治。现患者处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B前主要症状:气短、轻度咳嗽、乏力、自汗,动则加重,腰膝酸软,耳鸣,夜尿多,平素易感冒,恶风;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哮病(肺脾肾虚),西医诊断:1、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治疗上西医治疗继续以上方案,中药予固本平喘汤治疗,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南沙参、熟地、淮山、、补骨脂、巴戟天、五味子、地龙、川贝母、防风、陈皮、半夏、泽泻,每日一剂,水煎服。服药20天后患者自汗、腰膝酸软,耳鸣症状消失,
5、气短、乏力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继续服用上方,1个月为一疗程,停服6天后再服第2疗程,每年服4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平地行走无气促,随访1年,哮喘未再复发。3.体会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属祖国医学“哮病”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元代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确定了本病的施治要领。哮病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伤及
6、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于是,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布津,则痰浊内蕴,并因肺不主皮毛,卫外不固,而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诱发;脾虚不能转输水津上归于肺,反而积湿生痰;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生痰,因肺、脾、肾虚所生之痰上贮于肺,影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可见,哮病为本虚标实之病,标实为痰浊,本虚为肺脾肾虚。因痰浊而导致肺、脾、肾虚衰;肺、脾、肾虚衰又促使痰浊生成,使伏痰益固,且正虚降低了机体抗御诱因的能力。本虚与标实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故本病难以速愈和根治。在间歇期以肺、脾、肾等脏器虚弱之候为主,表现为短气、疲乏,常有轻度哮症。哮病反复发作,正气必虚,故哮病缓
7、解期多表现为肺、脾、肾虚的症状。《景岳全书·喘促》说:“扶正气者,须辨阴阳,阴虚者补其明,阳虚者补其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火。然发久者,气无不虚……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堪为哮病辨治的要领、临证应用的准则。平吋正虚为主,故治以扶正固本,但应分清脏腑阴阳,阳气虚者予以温补,阴虚者予以滋养,肺虚者补肺,脾虚者健脾,肾虚者益肾,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至于病深日久,发吋虚实兼见者,不可拘泥于祛邪治标,当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用。因此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