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60577
大小:6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0
《楚簡佚詩《交交鳴█》劄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楚簡佚詩《交交鳴█》劄記馬承源先生对楚簡佚詩《交交鳴》作了精心的考釋[1],廖名春先生[2]、季旭昇先生[3]等也在此基礎上提出許多重要的補充。拜讀过諸先生的大作,筆者不揣譾陋,陸續寫成劄記,以求教于方家。交交鳴,李零先生[4]、季旭昇先生讀為烏。季旭昇先生認為是烏鴉。按:此字從鳥、於聲,“於”與“烏”同屬影母魚部,讀為“烏”是合適的。《穆天子傳》卷三:“於鵲與處。”郭璞注:“於,讀曰烏。”然而從詩中“集于中梁”“集於中渚”“集於中澫”句推斷,此處的“烏”並非常見的烏鴉,似乎是一種棲息在水濱且善於鳴叫的烏類。“交交鳴烏”,在结构
2、上與之最類似的當屬《邶風·匏有苦葉》:“雝雝鳴雁。”毛傳:“雝雝,雁聲和也。”故“交交鳴烏”之“交交”亦當與鳴叫聲有關。《秦风·黄鸟》:“交交黄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交交,通作咬咬,鸟声也。”若豹若虎,以自為□按:“若”讀為“如”,更合乎《詩經》的通例,如《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以自為□”缺佚一魚部字,廖名春先生補為“雅”,季旭昇先生補為“禦”。筆者認為,當補為“武”。《管子·形勢解》:“虎、豹,獸之猛者也。”《大雅·常武》:“進厥虎臣。”《魯頌·泮水
3、》:“矯矯虎臣。”孔疏:“矯矯然有威武如虎之臣。”《鄭風·羔裘》:“羔裘豹飾,孔武有力。”鄭箋:“甚勇武而且有力。”可見,把君子比做虎豹,是說君子有“威武、勇武”之貌。“以自為武”之“武”,其用法、含義类似于《鄭風·叔于田》:“洵美且武。”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武者,謂有武容也。”若□若貝廖明春先生補為“若珠若貝”,釋為“就像奪目的珍珠和寶貝”。季旭昇先生補為“若金若貝”,釋為“像金像貝一樣堅貞美好”。按:所補之字應與“貝”構成語義上的並列。《衛風·淇奧》:“如金如錫。”《大雅·棫樸》:“金玉其相。”則“金”與“貝”不相並稱。廖
4、名春先生所補“珠”,可備一說。然釋“貝”為“寶貝”,似可商。“貝”當指玉,《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齒如含貝。”張銑注:“貝,玉也。”“珠貝”可以並舉,《莊子·盜蹠》:“齒如齊貝。”成玄英疏:“貝,珠也。”《釋名·釋喪制》:“含,以珠貝含其口中。”“珠貝”犹言“珠玉”。不過,此詩第一章已言“如玉如英”,把君子比作玉石,第三章又言“如珠如貝”,有重複之嫌。“貝”似可釋為“錦”,《尚書·禹貢》:“厥篚織貝。”孔疏引鄭玄曰:“貝,錦名。”《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毛傳:“貝錦,錦文也。”鄭箋:“錦文者,文如餘泉餘
5、蚳之貝文。”“如貝”謂君子文采斐然,恰與下文“以自為慧”相應。則“若□若貝”所補之字或為絲織品的名稱。是好,馬承源先生讀為“愷豫”。,季旭昇先生讀為“幾”;孟蓬生先生讀為“豈”[5]。按:當讀為“豈譽是好”。即“豈好譽”,意為:難道(只是)喜愛好名聲?《管子·任法》:“舍法而任智,故民舍事而好譽。”君子相交,必求有令名者,《大雅·思齊》:“古之人無斁,譽耄斯士。”毛傳:“古之人無猒於有名譽之俊士。”鄭箋:“令此士皆有名譽于天下,成其俊乂之美也。”“豈譽是好?唯心是藇。”相仿的句式有《左傳·僖公四年》:“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6、”皆芋皆英馬承源先生讀為“偕華偕英”。季旭昇先生釋為:“和社會的精英相處得很和諧。”廖名春先生讀為“嘉華嘉英”,釋為:“他們是值得讚美、嘉獎的精華與精英。”按:拙文曾指出楚簡中的“芋”,從艸,省聲,為“華”之簡體[6]。從“皆小皆大”,“皆上皆下”判斷,詩中的“華”、“英”當為由形容詞轉化來的名詞。“華”有“玉有光華”義,“英”有“玉光”義,這裏引申指英才,優秀的人物。《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鄭玄注:“英,俊選之尤者。”“諧華諧英”為使動用法,指使英才之間關係和諧。皆上皆下按:“上下”一般指君臣。《周禮·訓方
7、氏》:“與其上下之志”。鄭玄注:“上下,君臣也。”不過這裏似特指指卿大夫,《禮記·曲禮》:“君臣上下。”陸德明釋文:“上,謂公卿。下,謂大夫士。”首章言“華英”,指賢人,次章言“上下”指友僚,末章言“小大”,指上下級,層次分明。皆小皆大按:《書·無逸》:“至於小大。”孔疏引鄭云:“小大,謂萬人,上及君臣。”《魯頌·泮水》:“無小無大,從公於邁。”鄭箋:“臣無尊卑,皆從君而來。”是小大為尊卑之臣。█自為馬承源先生讀為“以自為慧”,可從。按:拙文曾指出,實乃“歲”字,這是一個從“戉”省,從二“止”的訛變字[7]。“歲”古音屬匣母月部
8、,與“慧”“衛”皆屬同音通假。慧,才智也。“以自為慧”是說自己以對方為有才智之人。集於中澫“澫”,馬承源先生讀為“漫”,廖明春先生讀為“湡”,李零先生[4]、孟蓬生先生讀為“瀨”[5]。按:《交交鳴烏》之第三章,當押月部。“澫”讀為“瀨”,可備一說。筆者認為,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