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79417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多边形内角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材:新课标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6.4.1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和”设计理念:众所周知,数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的课堂。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达到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和意识的创新及情感的陶冶。这也是实现数学教育从“文本教育”回归到“人本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以PPT和黑板画图作为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定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序列,使学生
2、体会从具体到抽象、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一.教材分析从教材的编排上,本节课作为第六章的第一节。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四边形的内角和至多边形的内角和,环环相扣。同时,对今后学习多边形的镶嵌,正多边形和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的联系性比较强。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从本节的教学理念看,我欲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入手,蕴含了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新课程标准精神。二、教学目标(制定依据:依照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方法
3、、类比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而制定。)1.知识目标探究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探究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3.情感目标通过“水立方”建筑实例引入,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合作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合作意识。三、教学重难点(制定依据:为了较好完成教学目标
4、,同时这些知识也是以后正多边形和圆有关计算的基础,因此确定为教学重点;因为该定理的推理证明中采用的是添加辅助线,使新的知识转化为旧的知识,渗透类比和转化思想,归纳、概括性较强,这对初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确定为难点)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探索以及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过程;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讨论法五、教具、学具教具:PPT学具:三角板、直尺教学媒体:电子多媒体屏幕六.教法和学法分析本节课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
5、”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的思想,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学过程]一、生活实际引入
6、新课:1、由教师播放课件,并出示一组表面由多边形组合成的美丽建筑“水立方”,并让学生回答从中发现的多边形。(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以及发现生活中数学的美,达到激趣。最后设疑,达到生疑与质疑,自然引入探求新知)2、关于“概念形成”由三角形的定义引出四边形、五边形,最终引出多边形的定义;认识“正多边形”理解其定义为各边相等、各角相等;认识多边形是由“顶点、边、角组成,理解“外角、对角线”的定义;认识“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学生提前预习并填写各定义内容,学习后再做整理和修改。(设计意图: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帮
7、助学生认识边形的有关概念和重要性质,便于研究多边形时进行类比,激发学生对新学习任务期望,在学习之前形成正确的学习定势。)二、提出疑问探究新知( 教师恰如其分地辅导学习方法,诱导学习思路,使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指导与引导的过程。)活动一:问题一:同学们还记得三角形的内角是多少吗?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问题二: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其内角和为360°,那么任意的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呢?如何验证同学们的的猜想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正方形、长方形这两个特殊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很容易猜测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8、度。(设计意图:由已知的三角形和特殊的四边形的内角和自然过渡到探究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来创设问题情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探究问题的方法。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因为探索多边形内角和与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