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

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

ID:21807572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上传者:U-991
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_第1页
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_第2页
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_第3页
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_第4页
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西部地区科学有序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任务,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究西部地区科学有序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  关键词:西部地区;东部产业;承接;产业转移  :F127文献标志码:A:1002-7408(2011)04-0075-0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科学有序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然而,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有风险。因此,如何抓住机遇,科学有序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摆在西部地区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意义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近年来,由于市场、成本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于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促进西部地区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发挥后发优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基本要素,产品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空间大,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而技术、知识等要素相对不足。东部的产业西移带来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及高水平的管理要素,西部地区以自身优势吸收东部产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西部地区产品质量与等级,从而提升整个西部地区加工工业在中高档产品生产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东部产业转移的有效承接,有利于充分发挥西部的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自身经济发展,获取更多的区域分工利益。  2.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难题。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带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带动的作用是通过产业关联实现的。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复杂、密切的联系,包括后向、前向和旁侧关系。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的发挥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承接先进产业将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增加,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承接先进产业所带来的高技术生产组织方式会成为“扩散源”,从而逐步提高整个产业技术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西部地区形成新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3.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能够促进西部地区观念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落后是妨碍西部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思想观念不突破,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将受到无形的牵制。这些落后观念表现为因循守旧与小农经济的思想、“等靠要”依赖心理等。西部地区人们的观念比较落后,与市场经济不太融合,这些都是制约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重要原因。东部地区的产业移入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先进产业的移入必然带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和先进的管理,更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想。这些先进思想将对西部地区落后观念起着更新、改造作用,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源泉。  二、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较大,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对承接东部产业的认识不够成熟。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部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积极踊跃,热情高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以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来认识和实施承接产业转移,把承接产业转移视为实施开放合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本区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企业和其他民间实体对产业转移热情不高;二是过多地强调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职能,而忽略了企业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三是对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因认识不足,往往强调政策引力这一外在动因。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因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比较优势主要于生产要素供给优势和市场需求优势。过分强调承接产业转移的外因,容易产生产业转移中植根性不强等问题。   2.产业结构失衡有加剧的趋势。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低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阶段,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链不完整,尤其缺乏高端要素环节,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西部很多地区没有根据竞争优势,从区域优势出发,承接能和当地资源和经济结构相配套的产业。而是偏重于利用价格比较便宜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要素,属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容易造成经济落后地区过多地接受传统产业的转移而缺乏创新,使得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低附加值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业升级的时间。而且,随着产业转移的延续,还会不断地强化这种结构,形成相当大的结构刚性使得结构转换升级的代价上升。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区域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创新,就会陷入“承接—落后—再承接—再落后”的怪圈,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距。  3.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增长极。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产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通过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目前西部地区形成增长极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西部地区已经建成为数不少的各类园区,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其产业转移载体功能的有效发挥。西部园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一是园区规划和定位不明确,缺乏长远规划和明确的产业定位,导致园区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有的园区虽然聚集了许多企业,但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产业之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没有形成增长极。二是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以此为产业转移提供便利。三是园区内的管理与服务功能还不完善,不能为转移企业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4.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东部地区一部分产业主要受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和环境约束而内迁,这些产业虽然可以带动承接地经济的发展,但也可能造成承接地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西部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差,缺乏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指导,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盲目的、不科学的行为,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短期增长。这不仅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而且将会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破坏。而且,西部地区目前整个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全国有一半的生态脆弱县和60%左右的贫困县在西部。西部民族地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侵蚀面积的83.3%,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因此,西部地区如果继续承接污染严重的项目,就必然延缓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加重环境负担,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损害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三、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的进程效性,坚持承接产业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既要解放思想,大胆引进和承接,又要立足实际,采取以下对策:   1.坚持竞争优势原则,承接能和当地资源和经济结构相配套的产业。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要根据竞争优势,从区域优势出发,承接能和当地资源和经济结构相配套的产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既有的优势条件。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资源、劳动力成本等基础条件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在选择承接重点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和发挥这些优势,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任何一种产业的迁入和设置都必须适合承接地的基本情况及具体产业的实际需要。因为产业的引入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有条件的。先进与否是相对而言的,最先进的未必是最适用的。关键要看产业移入地区的吸收、消化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和掌握东部产业转移的新方向、新动态和新要求,准确把握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从研究产业转移的规律角度出发,搞清楚迁入产业在本区域布局的可能性,不能同现实脱节。所以,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选择的移入产业应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又要根据产业转移的特点,合理选择移入产业,使移入产业能够被吸收、消化和与本区域产业配套融合。  2.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本质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原则,严格控制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图一时的发展。而应加快引进那些有助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层次的产业,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3.坚持增长极原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理论突出强调了推动型产业在非均衡增长中的作用。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能采取“撒胡椒面”式的平均主义作法,而应相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发展工业园区,培育一批新的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根据沿海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的经验,可以在产业移入区选择一两个中心城市和区域,给予一些特殊政策,使之率先发展起来。引进的产业,应当是能够与当地产业配套,能够增加产业链的长度,提高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从而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整个产业移入。  4.坚持产业优化升级原则,调整产业结构。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决不能为了经济增长,把那些已经或准备淘汰的落后产业再重新扶持上马,这些项目往往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可较快地、大幅度地拉动经济增长。但从中长期看可能演变成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新的产能过剩,为今后的发展设置新障碍。因此,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必须符合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对产业和技术的引入,要在考虑适宜性的基础上,坚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相结合,利用后发优势,着眼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或在落户的企业中引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或对西部地区现有产业进行改造、配套和完善,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5.坚持特色性原则,发展特色经济。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才有竞争力。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适应国际产业结构和市场的变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发展具有活力的特色经济,以适应各种挑战,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西部地区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必须以形成特色产业为目标。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特。只有这样,西部地区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较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6.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民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离开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承接产业转移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当前,西部地区仍然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与扩大就业的统一,促进民生发展。只有让人民群众不断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增强人们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信心和热情,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