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22114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视角的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视角的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了“探究”这一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提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探究精神、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探究意识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前提,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下面笔者从三个角度例谈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下载论文网 一、激趣引疑策略―提出自己的问题 “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第一步,决定着整个探究活动的方向和深度,也体现了整个探究活动的科学价值。激趣引疑策略旨在通过创设合适的情景,设置合适的导向性的疑
2、问,引导学生逐步提出自己打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例如在学习《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时,笔者先让学生用凸透镜看教室外远处的景物,然后问学生:你看到了远处物体的像了吗?是什么样的像?学生回答: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教师小结:说明凸透镜可以成像。然后继续启发:既然凸透镜可以成像,那么它成的像是否与平面镜一样一直成性质不变的像呢?如果不一样,它成的像又是随着什么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用凸透镜从远处逐渐靠近书本看书本上的字(此实验还可在视频展示台下
3、演示,用摄像头代替人眼更加直观),看看像的性质是否改变,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是随着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的改变而改变的,这里或许存在某些规律,从而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主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像的性质与物距关系的规律)。 【评析】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注重理解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之间关系的规律。此前笔者也曾尝试过带领学生“开门见山”式地按部就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但教学效果一直欠佳。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探究,更不知道探究的问题有
4、什么意义。采取上述导入之后,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效果明显改善,这得益于他们的探究目的非常明确。 二、逻辑递进策略―有效探究的实施 完整的探究过程共有七个重要环节,但也并不是每个探究都必须具备这七个环节。环节的设置必须依据探究问题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需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符合结论形成的逻辑规律。逻辑递进策略就是要遵循规律,合理引导学生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得出科学的探究结果。 以《动能势能机械能》一节的教学为例,在得出了动能的概念之后,接下来就是本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探究动能
5、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环节笔者设计的是一个引导式的探究模块。 提出问题: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讨论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 回答的部分内容如下: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因为质量较大的火车对物体的撞击程度比自行车撞击的破坏程度大得多;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刚才老师所做的实验,若小球的速度太小,则木块移动的距离短,小球的速度快,木块移动的距离长。 接下来是设计实验的环节,首先让学生讨论:能否利用身边的器材来设计实验,探究动能与质量、速度有何关系?请说出具体的方案,在你的方案中,你是以谁作为研
6、究对象的?你又是通过什么来比较动能的大小的?用到哪些器材? 学生回答: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教师顺势提出问题:如何保持速度相同而改变质量?如何保持质量相同而改变速度? 以下是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回答体现了思维的多样性,没有丝毫局限。 一组学生回答:我们这一组讨论的结果是利用风车,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选择质量大小不同的风车,让他们转速相同;要研究动能和速度的关系,只需要让同一架风车转速变化就可以了。(此时笔者发问:如何体现动能的大小?学生无法回答。笔者想到动能大小须借助其他的一些现象才能体现
7、出来,如风车产生动能的大小可以由转化为电能的多少来表示) 另一组学生回答:利用小球、木块、斜面等,让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下滑,这样能够保证小球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观察推动木块的远近,从而知道动能的大小。要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用同一个小球从不同的高度下滑,观察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 接下来是进行实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注意标出木块在运动前后的位置。同时每一小组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一,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保证速度相同(从相同的高度滑下),换
8、不同质量的小球,发现质量较大的小球将木块推开的距离较远,故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它的动能越大;二,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选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滑下,发现速度较大时将木块推开的距离越远,故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评析】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上,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适当的引导,笔者觉得自身还需有更多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智慧地应对课堂中的突发状况,处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领悟探究的方法,获得理性的科学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