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90525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黄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黄杰湖南省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湖南张家界427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8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2例实施常规丙医治疗、B组43例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就组间疗效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组间在疗效方面比对,B组治疗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A组治疗有效率71.43%(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肺
2、气肿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常见。该种疾病是支气管壁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发病后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及机械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心肺功效衰竭或死亡,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对于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临床尚无明确统一的意见。祖国医学认为,木病的发生与风寒侵袭及肺、脾、肾、肝等功能失调有关[1]。此次我院对
3、近期内接诊的4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实施了中医辨证治疗,并与同期行常规丙医治疗的4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对研究,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只间接诊的8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全部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相关诊断标准,同时全部患者均无研究药物过敏史且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进行研究。入选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28岁到73岁不等,平均年龄(53.3±2.3)岁;患者病程1到10年不等,平均病程
4、(3.6±1.7)年。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2例、B组43例,组间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o1.2治疗方法:A组42例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氨茶碱片O.lg、左氧氟沙星片0.2g口服,每次3次;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0ml。对症状严重者,可改用0.3g左氧氟沙星、0.25g氨茶碱稀释后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B组43例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中药基础方:小麦15g,麻黄12g,厚朴、五味子、石膏、半夏、杏仁各10
5、g,甘草、细辛各5g。在基础方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证候进行辨证加减,其中对外寒内热者加黄芩、桑白皮各10g;对寒痰较重者加干姜10g;对咳嗽剧烈者加金银花、枇杷叶、浙贝母各10g;对胸闷喘息者加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各10g;对脾虚者加党参、白术各10g,炙甘草15g。中药配方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以15天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嘱患者加强锻炼,合理安排作总。1.3疗效评定:参考相关文献,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如下分级,其中临床症状、肺部炎症消失者记为治愈;
6、临床症状、肺部炎症明显改善者记为显效;临床症状、肺部炎症有所好转者记为有效;临床症状、肺部炎症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者记为无效[2】。此外,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砬发生情况,以综合评价临床治疗效果。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组间比对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A组患者中出现恶心2例、头痛4例,B组患者中出现恶心、头痛各1例,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B组4.65%低于A
7、组14.29%(P<0.05);组间在疗效方面比对,B组治疗冇效率95.35%,明显高于A组治疗有效率71.43%(P<0.05)。注:与A组比对,*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一种临床呼吸系统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尤以中年群体为主,本病主要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人体功能失调等有关,但具体病因尚无明确认定。本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病情严重者可造成心肺功能的衰竭其至引起患者死亡
8、,因此本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3】。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以针对性的解痉、平喘、镇咳、祛痰及抗感染等治疗为主,通过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实践显示,治疗效果一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在中医角度讲属于“咳嗽”、“喘证”的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内脏亏损、外邪入侵有关。在治疗方面,本病病情虚实夹杂,正虚常为气虚或兼阴虚,痰饮停聚为实,或偏热、或偏寒[4】,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中医讲究以止咳平喘、宣肺化痰为主。此次研究中采取的中药基础方剂中药物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