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矛盾中完善自身

在矛盾中完善自身

ID:21233368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在矛盾中完善自身  _第1页
在矛盾中完善自身  _第2页
在矛盾中完善自身  _第3页
在矛盾中完善自身  _第4页
在矛盾中完善自身  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矛盾中完善自身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矛盾中完善自身  〔摘要〕中国古人认为人性是性与情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与之相关的人学则探讨了如何保持本性,脱于禽兽和如何追求完美,比齐圣人的问题。而文学既作为了一种人们认识、反思自身的参照物,又成为人学探讨人性的手段,并作为一个过程与人学融合在一起。三者之间,由矛盾沟通,相互影响,并最终指向完善自身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人性;人学;文学;关系    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宇宙之间总是充满着相互对立的事物,同时任何事物又包含着对立和统一的两个方面,并且把这种现象归纳为“阴阳”。西方的马克思、恩格斯则将其理论化、系统化为“矛盾”。就中国

2、古代的人性认识,人学及文学来看,“阴阳”或“矛盾”沟通了三者之间的深层关系,而在矛盾对立中把握自己、完善自身则作为了三者共同的终极追求。    一    提及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最重要的就是“情”与“性”的对立和统一。  一方面,情与性是两极对立的,具体表现为性善和情恶的悖斥。性代表了最高的天理,情则是满足人的自然、原始的欲望。天理和人欲的对立构成了情和性矛盾的基本内容。古人又将这种对立归结为是两者的物质构成基础的不同使然。《白虎通义.情性》认为:“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即性与情来自不同的气:性是阳气的散布,情是阴气的变化。这导致

3、了人内心宇宙的矛盾,或是仁与贪的相对,“阳气者仁,阴气者贪”(《孝经纬.钩命诀》);或理性与计利之心的相斥,“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就理也”(《孝经纬.钩命诀》);或是静与动的相反,“性主安静恬然守常;情则主动,触境而变”(《孝经纬.援神契补遗》)。甚至,在《刘子新论.防欲》中,性和情被视为水火,互不相容。而李翱在《复性书上》很有代表性地指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情不作,性斯充矣”,人要保持自身的本性,就须灭情以复性。  另一方面,古人又主

4、张“生之所以然者为之性”(《荀子.正名》),“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性恶》),性作为了一种自然无差别的共同本质。面对人各不同的现实状况,古人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了性善抑或性恶的疑问,并最后大多数人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善恶可以转化。从先秦两汉到隋唐,一直到宋明理学,逐渐形成了一种性三品论说。性三品论把人划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等。中人以上的人性是善良的,其中圣人更是一切善性的集中代表;中人的人性既有善又有恶,是善恶相混的;而中人以下的人,他们的人性则是纯然恶的。韩愈《原性》:“中焉者(即中人)可导而上下也”,指出,中人之性有善有恶,善

5、的因素可导致高尚的行为,恶的因素可导致邪恶的行为。中品的性有善有恶,避恶趋善,这样就使得人们总在善恶转化的前提下,一方面排斥、拒绝邪恶,一方面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完善。  古人对于人性的这种认识,影响了古代人学理论。首先,就人的本质而言,提倡以性制情,反对以情害性。《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这里的‘情性’即后世所谓的情或情欲),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同时,具有消极性的是在人学中,尤其体现在儒家的学说里,把自身的完善途径简单的归结为了灭情以复性。    二    “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迎门的一句话,也是人类观照自身的

6、一句至理名言。中国古人所创造的学说或文化始终贯穿着关注人、注重人、崇尚人的主旋律。而认识自身,完善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就是在自身之外设立一个与自身相矛盾的参照物,才能比较真切的认识自身。对于人性的善恶之辩及转化的认识,体现在古代人学上,可以概而类之为两大主题:一是人禽之辩;二是圣凡之辩。这样古代的人性认识给了人学于深层上的影响,中人以下,中人以及中人之上之分与禽兽,凡人和圣人之辩构成了呼应。  古人认为,人与禽兽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同一性。通过与禽兽做比较,人类反观自身,指出了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这些区别对立表现在以下

7、几个方面:  最为直观的是人与禽兽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不同。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有人之气,物有物之气”,“凡气为虫,精气为人”(《淮南子.精神训》)。禀气不同,身躯的功能也就不相同了。古人认为:“视万形,听万声,而兼辨之者,则人而已”(胡宏《知言.往来》),动物虽然有视听等感觉,却没有对视听进行综合的能力。这种“兼辨之”的综合能力是人所独有的。  是否“能群”即有无社会性,是人与禽兽区别开来的一个显著特点。马克思曾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人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才能利用和改造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物质

8、互换。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存在物。《荀子.王制》:“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通过社会关系相互交往,人达到意志和力量的统一。这样智慧和力量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