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

ID:20698018

大小:206.0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5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_第1页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_第2页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_第3页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_第4页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_第5页
资源描述: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1)18世纪中叶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J.Rousseau〉认为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2)19世纪中叶的英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斯宾塞(H.Spencer)则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3)到了20世纪初,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J.Dewey)却认为教育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教育即生活”。(4)陶行知的观点:生活即教育1、髙等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1)髙等教冇的初创阶段(欧洲中世纪)(2)髙等教冇的形成阶段(17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3)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不同历

2、史时期苡等教育概念的演变中世纪大学一一基丁屮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大学教育19世纪沿半期的髙等教冇一一层次多样化、形式复杂化现代高等教育一一大众化、K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商等教育的概念界定:P4髙等教育是在完全的屮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冰的社会活动。社会职能(1)培养专门的人冰(2)发展科学(3)直接力社会服务3、髙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起作用。4、社会经济与髙等教育的关系:1、社会经济发展对髙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

3、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5)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蘅髙等教育的内容与手段。2、髙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匕人推动作用(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商等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经济收入。H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K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实现的。5、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1、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决定商等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商等教育的权利。(3)制约着H等教育的体制。(4)制约着商等教育的方针H的。2、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1

4、)使受教冇者政治化。(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J'。(3)促进政治的K主化。6、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一)十八世纪以前培奍人才的职能(二)十九悅纪初徳国大学发展科学职能的产生(三)十九世纪末美国大学服务职能的发展7、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效的根本使命。(二)发展科学是现代尚校的秉要职能。(三)服务社会是当代商校职能的延伸。8、大学社会职能的发展历程1、18世纪以前培养人才的一元职能2、19世纪初培养人冰与科学研宂的二元职能3、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三元职能。9、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1

5、)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在职能体系屮居于中心地位。(2)发展科学则是直接关系到大学培养人冰的质呈和学术水平的提髙。(3)直接服务社会足前两人职能的延仲。现代火学,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关系。第二章商等教育的目的1、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构成:(1)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耍和基木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冇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U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制定要以基本国情和教育工作自身的规律为依据。(2)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方而: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3)实施途径2、我国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教育必须为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过程:(1)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萌芽和形成(2)文革时期教育方针的严®扭曲(3)教育方针的拨乱反正和新时期的发展与完善3教育目的的含义和性质(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肓者的期组,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发展结果,或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教育目的(狭义)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耍的人的基木耍求,它规定了所耍培养的人的基木规格和质虽耍求。(二)教育目的的性质1、教育H的既是-种教育理想乂是-•种教育目标(教育H的具有主观

7、性,它反映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它为教育活动确立丫一个追求的目标,并能在宏观到微观各个方面对教育实践活动起若定向、导航作用。)2、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教冇目的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制约,不同国家、不IM1吋代的教育的都受到了当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三)教育目的的意义1、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的关系2、教育目的对广大教育丁.作者的全部工作具有极其重人的指导意义3、教冇目的也足受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